花椒為蕓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的果皮。花椒別名:檓、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陸撥、漢椒、點椒。花椒主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下面分享花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花椒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花椒的功效與作用
1、花椒治冷蟲心痛:川椒四兩。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壽域神方》)
2、花椒治頭上白禿:花椒末,豬脂調敷。(《普濟方》)
3、花椒治飧泄:蒼術二兩,川椒一兩(去口。炒)。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溫水下。惡痢久不愈者,彌佳。如小兒病,丸如黍米大。(《普濟方》椒術丸)
4、花椒治好食生茶:(花)椒末不限多少,以糊丸如梧子大,茶下十丸。(《勝金方》)
5、花椒治漆瘡:漢椒湯洗之。(《譚氏小兒方》)
6、花椒主風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發,明目。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本經》
7、花椒治手足皴裂:(花)椒四合,水煮之,去滓。漬之半食頃,出令燥,須臾復浸,干涂羊、豬髓腦。(《僧深集方》)
8、花椒治呃噫不止:川椒四兩。炒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湯下。(《秘傳經驗方》)
9、花椒療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產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風邪瘕結,水腫,黃疸,殺蟲魚毒。開腠理,通血脈,堅齒發,調關節,耐寒暑,可作膏藥。《別錄》
10、花椒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現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兩,人參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膠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金匱要略》大建中湯)
11、花椒治久患口瘡:蜀椒去閉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下,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食療本草》)
12、花椒治寒濕腳氣: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腳。(《婦人良方》)
13、花椒破癥結,開胃,治天行時氣溫疾,產后宿血,治心腹氣,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日華子本草》
14、花椒治婦人陰癢不可忍,非以熱湯抱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吳萸、蛇床各一兩,藜蘆五錢,陳茶一撮,燒鹽二兩。水煎熏洗。(《醫級》椒茱湯)
15、花椒治惡風,遍身四肢頑痹,口齒浮腫搖動;主女人月閉不通,治產后惡血痢,多年痢,主生發,療腹中冷痛。治頭風下淚,腰腳不遂,虛損留結,破血,下諸石水,腹內冷而痛,除齒痛。《藥性論》
16、花椒治齒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療本草》)
17、花椒治齒疼:川椒一兩(去目),搗羅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燒令熱,于所痛處咬之。(《圣惠方》)
18、花椒治腎風囊癢: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陰囊而臥。(《仁齋直指方》)
19、花椒治手腳心風毒腫:生(花)椒末、鹽末等分。以醋和敷。(《補缺肘后方》)
20、花椒治元藏傷憊,耳聾目睹: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暴干搗羅取紅秤一斤,再搗為末),生地黃七斤(肥嫩者)。上二味,先將地黃攙絞自然汁,銅器中煎至一升許,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圣濟總錄》椒紅丸)
21、花椒滅瘢,下乳汁。《食療本草》
22、花椒散寒除濕,解郁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綱目》
23、花椒治夏傷濕冷,泄瀉不止:川椒一兩(去目并閉口者,慢火炒香熟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兩。上為細末,粳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川椒丸)
24、花椒治傷寒嘔血,繼而齒縫皆流血不止:開口川椒四十九粒,用醋同煎,臨熟入白礬少許,漱口含在口中,少頃吐出,再啜漱而含。(《仁齋直指方》)
二、花椒的食用方法
(一)雞肫花椒
材料:雞肫2只、花椒20粒、鹽少許。
做法:將雞肫里外洗凈,放人花椒,加鹽少許,濕紙包裹數層,火上煨熟,取出即可。切成薄片,趁熱食用。
用法:每次吃1只,1天吃2次,連用1周。
功效:雞肫養胃,本品和胃降逆,通腑理氣,能減輕胸骨后燒灼感及疼痛,減少呃逆及暖氣,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腸功能障礙均有一定治療作用。
(二)花椒米粥
材料:花椒粉,粳米,杪糖,蔥白,水
做法:將花椒研為細粉,先用南粳米50克(糯米亦可),杪糖適量,蔥白三根、同入沙鍋,加水500毫升,煮至米開湯稠,然后調入花椒粉5——6克,改文火煮5——7分鐘,鍋中微滾數次即可停火。每日早晚兩頓溫服。
功效:花椒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溫中養胃,散寒止痛,殺蟲驅蛔的功用。
適應癥:中焦虛寒、脘腹冷痛、寒濕泄瀉、嘔吐、疝痛、寒痢及蛔蟲病等。
(三)花椒兔肉
材料:兔肉500克、花椒10克、料酒15克、鹽5克、醬油15克、味精2克、白砂糖3克、香油1克、菜籽油75克、大蔥15克、姜10克
制作:
1、將蔥、姜洗凈,蔥切段,姜切片;
2、將油鍋置火上,放入生菜油,油熱,下入兔塊,炸透后撈出瀝油;
3、另用一油鍋置火上,放入適量香油,投入花椒粒炸出香味;
4、去掉花椒,逐下蔥段、姜片,稍煸;
5、依次加紹酒、雞湯、醬油、白糖、味精;
6、再放入炸好的兔塊,移至小火燒熟;
7、再用大火收汁至濃,最后淋上一些香油,顛翻幾下即可;
8、食用時揀去蔥段、姜片。
功效:健脾益膚,悅色明志;適用于高血壓、糖尿病、性欲功能過強等癥。
(四)花椒紅糖飲
材料:花椒12g、紅糖30g
做法:
1、將花椒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2、中火加熱小煮鍋中的400ml水,將花椒放入,待水燒開后,轉小火繼續加熱25分鐘,直至水量減少至250ml,將花椒水中加入紅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五)花椒姜棗湯
材料:花椒30克、生姜5錢、紅棗10顆。
做法:將姜、紅棗洗凈(紅棗剝開),生姜切薄片,一起放入100ml水中,煮30分鐘熄火。趁熱服用。
功效:改善體內濕氣較重或胃虛、胃寒,女孩子氣血凝滯型的痛經、腸胃消化不良,緊虛耳鳴等癥狀。
(六)羊肉花椒歸姜湯
材料: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當歸3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生姜、當歸片、花椒,加水適量,大火燒沸,改用文火煮30—40分鐘,調入精鹽、味精即成。
食法:吃羊肉喝湯。每日l劑,連服5—7天。
功效:羊肉性熱,味甘、咸,有補中益氣、安心止痛、固腎壯陽等功效;花椒性熱,味辛,有溫中止痛、散寒除溫、利水殺蟲等功效;生姜性組,味辛,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等功效;當歸性溫,味甘、辛、苦,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
(七)干姜花椒粥
材料:干姜5片,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紅糖15克
制法:將干姜、高良姜、花椒洗凈,姜切成片,以白凈的紗布袋盛之,與淘洗凈的粳米同加清水煮沸,30分鐘后取出藥袋,煮制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長期服食可見效。
功效:暖胃散寒,溫中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呃逆,口吐清水,腸鳴腹瀉等。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三、花椒的使用禁忌
1、陰虛火旺者忌服花椒,孕婦慎服花椒。
2、杏仁為之使。花椒畏款冬。花椒惡枯樓、防葵。花椒畏雌黃。《本草經集注》
3、花椒多食令人乏氣,口閉者殺人。《名醫別錄》
4、花椒久食令人乏氣失明。《千金·食治》
5、花椒畏橐吾、附子、防風。《唐本草》
6、肺胃素有火熱,或咳嗽生痰,或嘈雜醋心,嘔吐酸水,或大腸積熱下血,咸不宜用花椒;凡泄瀉由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虛冷者忌花椒;陰痿腳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門火衰虛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藥用;咳逆非風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花椒;字乳余疾由于本氣自病者不宜用;水腫黃疸因于脾虛而無風濕邪氣者不宜用花椒;一切陰虛陽盛,火熱上沖,頭目腫痛,齒浮,口瘡,衄血,耳聾,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證,法所咸忌。《本草經疏》
7、花椒多食動人墮胎。《隨息居飲食譜》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