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冬菜,中藥名。為十字花科蕓苔屬植物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的莖葉,經鹽腌蒸曬而成。中國原產。現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別名:霉干菜、陳干菜、梅菜干、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冬菜干、雪里蕻干。下面分享干冬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干冬菜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青菜形態特征
青菜又名江門白菜、小白菜、油白菜,小油菜,小青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5-70cm。植株光滑,無毛,帶粉霜。莖直立,有分枝。基生葉倒卵形,長20-30cm,堅實,深綠色,有光澤,基部漸狹成寬柄,肉質肥厚,白色或淡綠色;莖生葉長卵圓形或寬披針形,長8-15cm,寬3-8cm,基部圓耳狀抱莖,寬展,全緣,微帶粉霜。總狀花序頂生,成圓錐狀,花后花序軸漸延長;萼片4,淡綠色,基部呈傘狀;花瓣4,淡黃色,基部呈傘狀;花瓣4,淡黃色,瓣片橢圓形或近圓形,長8-10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6-6.5mm,短雄蕊長4-4.5mm,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圓柱形,花柱細,柱頭膨大,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2-6cm,喙細,稀薄8-12mm,果瓣中肋明顯,并可見網紋。種子球形,紫褐色或黃褐色,直徑1-1.5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干冬菜的功效與作用
1、滋陰,開胃,化痰,利隔。
2、干冬菜主治肺熱痰嗽,喉痛,失音。
《本草再新》:“治肺火咳嗽,化痰理氣,治喉疼失音,益陰滋水。”
干冬菜的使用方法
治白火丹,此癥形如水脹,肢體具腫,皮膚色白,飽脹不食,畏見燈火:冬菜(勿落水,愈陳愈妙),煎湯洗浴,并煎服之。
浙江梅干菜
梅干菜是慈溪、余姚、紹興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慈溪、余姚、紹興人普遍自腌自制,作為常備蔬菜,常用作饋贈親友的物品。早在《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梅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慈溪、余姚、紹興居民十九自制。”可見那時紹興梅干菜制作已極為普遍。
據曾在清代制作過貢品菜的老人回憶,這樣精制的貢菜由慈溪、余姚、紹興知府和山陰縣監制,每年不過千把斤,菜壇上加蓋黃封,專人運往京城。據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紹興時都要品嘗用貢菜做的菜肴和菜湯。如今,不僅紹興農民幾乎家家自制,戶戶常備,通年不斷,寧波地區的慈溪則是制作商品梅干菜為主。商品梅干菜年產在250噸以上,遠銷國內外。
客家梅干菜
梅干菜是享譽海內外的一種客家鄉土菜。秋末冬初,菜園里的芥菜抽了苔,它拇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村婦摘下菜心(長約5寸左右),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待滲出一些汁液時,便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過了半月二十天,取出曬干,便成了色澤金黃,咸酸味甘,具有特殊香味的梅干菜。
梅菜干為客家人的傳統名菜,選取環境幽雅的山村定點種植,采用鮮嫩大菜為主要原料,經傳統工藝精制而成。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晾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香味獨特、鮮甜可口, 且具有久蒸不爛、易貯存保管等特點,可作梅菜扣肉、梅菜干蒸排骨、梅菜干煲例湯及其他肉類佐料之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