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及北玄參的根。玄參別名:黑參、元參、野脂麻、重臺、正馬、玄臺、鹿腸、鬼藏、逐馬、馥草、山當歸、水蘿卜。中藥玄參主治:溫熱病熱和宮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下面分享玄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玄參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玄參的功效與作用
1、玄參治三焦積熱:玄參、黃連、大黃各一兩。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 小兒丸粟米大。(《丹溪心法》)
2、玄參治頭風熱毒游風,補虛勞損,心驚煩躁,劣乏骨蒸,傳尸邪氣,止健忘,消腫毒。《日華子本草》
3、玄參用于咽喉腫痛、目赤、瘰歷結核等癥:咽喉腫痛有外感風熱所致者,有陰虛、虛火上炎所引起者,這兩類咽喉腫痛,玄參皆可治療。如感受風熱者須配辛涼解表藥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虛火上炎者配合養陰藥如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故玄參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虛火上炎者為佳。至于目赤而有陰虛火旺的癥候,可用玄參配合生地、石決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等同用。治瘰歷結核,可配貝母、牡蠣等同用。
4、玄參治傷寒上焦虛,毒氣熱壅塞,咽喉連舌腫痛:玄參、射干、黃藥各一兩。上藥搗篩為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圣惠方》玄參散)
5、玄參治心懊憹煩而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血滯小便不利。《醫學啟源》
6、玄參滋養腎陰的功效,與地黃相近,故兩藥常配合同用。但玄參苦泄滑腸而通便,瀉火解毒而利咽,臨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一般不作長服的滋補之劑;地黃則功專補腎養陰,可作為久用的滋陰藥品。
7、玄參治腎水受傷,真陰失守,孤陽無根,發為火病,法宜壯水以制火,故玄參與地黃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劉守真言結核是火病。《綱目》
8、玄參消咽喉之腫,瀉無根之火。《品匯精要》
9、玄參生暴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忽忽不知人,溫瘧灑灑,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氣,下水,止煩渴,散頸下核、癰腫、心腹痛、堅癥,定五藏。《別錄》
10、玄參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綱目》
11、玄參治瘰疬初起:元參(蒸)、牡蠣(醋煅,研)、貝母(去心,蒸)各四兩。共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開水下,日二服。 (《醫學心悟》消瘰丸)
12、玄參治傷寒發汗吐下后,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于外,故身斑如錦文,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玄參、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類證活人書》玄參升麻湯)
13、玄參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口渴舌絳、煩燥、夜寐不安、神識不清或身發斑疹等癥:溫邪入于營血,傷陰劫液則口渴舌絳,內陷心包則煩燥神昏。玄參能清熱涼血,并有養陰生津作用,常合鮮生地、麥冬、黃連、連翹、銀花、竹葉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諸癥。
14、玄參,清金補水,凡瘡瘍熱痛,胸膈燥渴,溲便紅澀,膀胱癃閉之證俱善。清肺與陳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澤瀉同服。《玉楸藥解》
15、玄參,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風藥中多用之。故《活人書》玄參升麻湯,治汗下吐后毒不散,則知為肅清樞機之劑。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以玄參為圣藥。(張元素)
16、玄參治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玄參一兩,麥冬(連心)八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 (《溫病條辨》增液湯)
17、玄參治赤脈貫瞳:玄參為末,以米泔煮豬肝,日日蘸食之。 (《濟急仙方》)
18、戴人謂腎本寒,虛則熱。如縱欲耗精,真陰虧損,致虛火上炎,以玄參滋陰抑火。凡頭疼、熱毒、耳鳴、咽痛、喉風、瘰疬、傷寒陽毒、心下懊憹,皆無根浮游之火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凡治腎虛,大有分別,腎之經虛則寒而濕,宜溫補之;腎之臟虛則熱而燥,宜涼補之;獨此涼潤滋腎,功勝知、柏,特為腎臟君藥。《藥品化義》
19、玄參為咸寒之品,質潤多液,功能滋陰降火、解毒、利胭。配鮮生地、丹皮、赤芍等,則清熱涼血;玄參配大生地、麥冬等,則滋陰增液;玄參配牛蒡子、板藍根等,則解毒利咽;玄參配大生地、石決明、密蒙花、蟬蛻等,則明目退翳;玄參配牡蠣、貝母、夏枯草等,則散結消瘰;玄參配銀花、當歸、甘草,則解毒消腫。
20、玄參能治暴結熱,主熱風頭痛,傷寒勞復,散瘤癭瘰疬。《藥性論》
21、玄參解諸熱,消瘡毒:玄參、生地黃各一兩,大黃五錢(煨)。上為末,煉蜜丸,燈心、淡竹葉湯下,或入砂糖少許亦可。 (《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22、玄參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余疾,補腎氣,令人明目。《本經》
23、玄參,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陰,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緩。《本草》言其惟入腎經,而不知其尤走肺臟,故能退無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結熱癰。《本草正》
24、玄參治急喉痹風,不拘大人小兒:玄參、鼠粘子(半生半炒)各一兩。為末,新汲水服一盞。 (《圣惠方》)
二、玄參的食用方法
1玄參茶飲
材料:玄參、麥門冬、桔梗各1.5錢,甘草5分。
做法:將藥材輾成細末,以紗布包著,用開水沖泡飲用。
功效:適用于長久抽煙的癮君子,其肺陰不足咳嗽的癥狀。
2玄參豬肝煲
配方:玄參15克、豬肝500克、料酒5克、味精5克、雞精5克、棒子骨湯2500毫升、姜5克、蔥5克、鹽5克。
制作:
1、將玄參洗凈,切成薄片;肝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透,撈出,切成薄片,加人姜、蔥、調料除去腥味。
2、將玄參置煲內,加湯燒沸。先煮30分鐘,再加入棒子骨湯、豬肝,煮熟,調味,上桌,既可燙其他菜食,又可直接佐餐。
功效:養肝益陰,瀉火解毒。適用于急、慢性結膜炎,更年期綜合征等。
3玄參磁石酒
配方:玄參150克、磁石(燒令赤、醋淬7遍,研細水飛)1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作:玄參切碎,與磁石一同人布袋,置容器中酒,密封,浸泡7日后,過濾去渣即成。臨臥空心溫服10毫升。
功效:滋陰,瀉火,潛陽。適用于瘰疬寒熱。
4蛇舌草玄參飲
材料:蛇舌草30克、玄參3錢、甘草3片。
做法:將蛇舌草、玄參、甘草放入1500ml水中,煮3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利尿,又可治療喉嚨腫脹疼痛、嘴破。
5玄參烏梅粥
配方:玄參、烏梅各15克、糯米30克、冰糖適量。
制法:
1、將玄參、烏梅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
2、糯米加水煮成稀粥,等粥成時兌人藥汁,加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生津潤喉。
6玄參升麻湯
組成:玄參、升麻、甘草(炙)各15克
做法:上藥銼碎。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主治:傷寒發汗吐下后,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于外,身斑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來源:《類證活人書》卷十八。
7玄參生地豬肉湯
配方:玄參、生地各80克、馬勃20克、陳皮1角、豬肉250克、鹽少許。
制作:
1、玄參、生地、馬勃分別用清水洗凈。
2、陳皮用清水浸透,洗凈。
3、豬肉用清水洗凈。
4、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2小時左右,以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消腫,養陰解毒。適用于口腔癌,尤其是喉癌,聲音嘶啞、喉嚨疼痛、喉部潰爛、口臭惡心、煩熱不適等癥。
注意:大便溏泄的人不宜多飲用。
8玄參升麻湯
組成:升麻5分、黃連5分、黃芩(炒)4分、連翹3分、桔梗3分、鼠粘子2分、玄參2分、甘草2分、白僵蠶2分、防風1分。
用法: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盞,煎至7分,去滓,稍熱噙漱,時時咽之。
主治:中風后咽喉中妨悶,會厭后腫,舌赤,早晨語言快利,午后微澀;喉痹。
各家論述:《古方選注》:咽喉諸證,歷考湯方,皆辛散咸軟,去風痰,解熱毒,每用噙化咽津法,急于治標而緩于治本,即喉痹之急證亦然。牛蒡散時行風熱,消咽喉壅腫;升麻散至高之風,解火郁之喉腫;白僵蠶得清化之氣,散濁結之痰;玄參清上焦氤氳之熱,連翹散結熱消壅腫,防風瀉肺經之風邪,芩、連清上中之熱毒,甘、桔載引諸藥上行清道。
來源:《衛生寶鑒》卷八。
9玄參麥冬瘦肉湯
材料:玄參25克、麥冬25克、豬瘦肉500克、蜜棗5顆、鹽5克
做法:
1、玄參、麥冬洗凈、浸泡1小時;
2、豬瘦肉洗凈,切塊,浸水;蜜棗洗凈;
3、將清水1800毫升放入瓦煲內,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滾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此款湯具有瀉火解毒,清熱養陰、利咽解渴、清心除煩之功效。
適用人群:因煙酒過多或頻繁熬夜而導致咽喉腫痛、風火牙痛、口干聲嘶、心煩口渴者可多飲用此湯。
注意事項:本湯寒涼,胃寒、脾虛泄瀉者慎用。
三、玄參的使用禁忌
脾胃有濕及脾虛便溏者忌服玄參。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