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皂角刺別名:皂角針、皂莢刺。中藥皂角刺主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頑癬,產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下面分享皂角刺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皂角刺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皂角刺的功效與作用
1、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癬。《本草圖經》
2、皂角刺去風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發搐,攻痘瘡起發,化毒成漿。《本草崇原》
3、皂角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于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熱風毒,故厲風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前鋒也。沈氏曰,皂莢刺宜用頭刺極尖銳者佳,刺下節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繼元云,治癘風癩疾,風癬風瘡,搔癢風屑,與苦參同用,其力更倍。《本草匯言》
4、皂角刺,凡癰疽未破者,能開竅;已破者能引藥達瘡所,乃諸惡瘡皂莢癬及癘風要藥也。《醫學入門》
5、皂角刺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6、皂角刺治大風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俱炒燥,研為末,和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曬干,入凈磁瓶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7、皂角刺小便淋閉:皂角刺9克,金錢草、車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須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2周。
8、皂角刺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干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儒門事親》)
9、皂角刺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婦人良方補遺》)
10、皂角刺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本草綱目》
11、皂角刺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樸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12、皂角刺治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13、皂角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本草衍義補遺》
14、皂角刺治癰疽惡毒:外發內發,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皂莢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藥、當歸、川芎、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鑒初集》)
15、皂角刺治風熱瘡疹,并能通乳。《四川中藥志》
16、皂角刺治痘疹氣滯,不能起頂灌膿者,功效最捷,而氣虛者慎勿誤用,恐透表過銳,反生虛泡也。若血滯不能起頂灌膿,叉需鯪鯉,當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風惡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燒灰為末,食后煎大黃湯,調一匕服之,不終劑而愈。腫瘍服之即消,潰瘍服之難斂,皂莢以其性善開泄也。《本經逢原》
17、皂角刺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為末,無灰酒服。(《圣濟總錄》)
18、皂角刺治扁桃體炎。《藥材學》
19、皂角刺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本草綱目》
20、皂角刺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一兩(去蘆頭)皂莢,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藥,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風湯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莢刺丸)
21、皂角刺治腹內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驗方》)
二、皂角刺的食用方法
1皂角刺山甲湯
材料: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馬藍、敗醬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兩面針、古山龍、半枝蓮、半邊蓮、金銀花、連翹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治肝膿腫。
2附子皂角酒
組成:生附子(不去皮)一兩一枚、皂角刺二十—根
主治:治痛風,婦人血風,身上瘙癢。
制法:上藥細銼,分為二處,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藥,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再合作—處,用泥密封口二宿即可。
用法:每次溫服一盞,不拘時候,無效再服。
禁忌:陰虛火旺者忌。
來源:明·《普濟方》
3皂角刺王不留行湯
材料:皂角刺9克、丹參、王不留行、半枝蓮、半邊蓮、夏枯草、千斤拔各15克、土鱉蟲、地龍、橘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治乳腺增生。
4青陳皮皂角刺蜜飲
材料:皂角刺30克、青皮20克、陳皮20克、郁金15克。
做法:將材料分別洗凈,曬干或烘干,切碎或切成片,備用。將王不留行20克洗凈,晾干后敲碎或研碎,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加入蜂蜜30毫升,拌和均勻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散結,適于乳腺小葉增生證屬肝郁氣滯。
5皂角刺丸
組成:皂角子2兩(燒存性)、防風7錢半、槐花7錢半、蛇床子3錢、白礬(枯)3錢、白蒺藜(炒,去刺)3錢、槐角子3錢、羌活半兩、蜂房(炒焦)5分、五倍子5分、枳殼(炒)。
制法:上為末,醋調綠豆粉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空心以苦楝根煎湯送下。仍用熱童便入白礬末澆洗肛門。
主治:痔痛而復癢。
來源:《醫統》卷七十四。
三、皂角刺的使用禁忌
凡癰疽已潰不宜服皂角刺,孕婦亦忌皂角刺。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