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果實。五味子別名:酒五味子、醋五味子、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中藥五味子主治:咳嗽虛喘、夢遺滑精、尿頻遺尿、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心悸失眠。下面分享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五味子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1、五味子治白濁及腎虛,兩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兩,炒赤為末,用醋糊為丸,醋湯送下三十丸。瀉,用蘄艾湯吞下。 (《經驗良方》五味子丸)
2、五味子固精,斂汗。《本草通玄》
3、五味子治腦疽痊后,及將痊時諸癥。(醫部全錄·頭門 加減八味丸)
4、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遇夏月季夏之間,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芪、人參、麥門冬,少加黃檗煎湯服,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涌出。生用。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孫思邈)
5、五味子治白濁及腎虛,兩腰及背脊穿痛。(《經驗良方》五味子丸)
6、五味子治氣陰不足,體倦自汗,短氣懶言,口渴咽干,脈虛無力;或久咳傷肺,氣陰兩傷,干咳短氣,自汗:人參10g,麥門冬15g,五味子6g。加水煎湯服。本方以人參益氣生津,五味子益氣生津、斂肺止汗,麥門冬養陰生津。(《內外傷辨惑論》生脈散)
7、五味子治陰火上沖激肺之嗽,陽虛火浮,故當黃昏陰盛之時,虛焰發動,乃始作嗽,宜以收攝肺腎為治。然惟脈虛、舌紅、無痰者乃合,若舌膩有痰,亦當知所顧忌。《本草正義》
8、五味子明目,暖水臟,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筋,痃癖奔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日華子本草》
9、黃昏嗽者,是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宜五味子、五倍子斂而降之。《丹溪心法》
10、五味子治小兒遺尿:五味子、五倍子、菟絲子等分研末,用水調成糊狀,敷臍,次日清晨除去。
11、五味子治脾腎虛寒有腹瀉,久瀉不止:五味子18g,吳茱萸6g。一同炒香,研為細末。每日2次,每次6g,米飲送服。本方用五味子補腎固澀,吳茱萸散寒燥濕。(《本事方》五味子散)
12、五味子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火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人參五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三錢。水煎服。(《千金方》生脈散)
13、五味子治夢遺虛脫。(《醫學入門》五味子膏)
14、五味子治肺經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兩,甘草三兩,干姜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雞峰普濟方》五味細辛湯)
15、五味子治爛弦風眼:五味子、蔓荊子,煎湯頻洗之。(《談野翁試驗方》)
16、五味子治虛勞羸瘦,短氣,夜夢,骨肉煩痛,腰背痰痛,動輒微喘:五味子二兩,續斷二兩,地黃一兩,鹿茸一兩(切片,酥炙),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湯下。(《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17、五味子治五更瀉:五味子9克,補骨脂9克,肉豆蔻6克,吳茱萸6克,棗肉6克(將大棗、生姜同煮爛,去姜)。制成丸劑,每丸9克,每天兩次,淡鹽水送服。主治療脾腎陽虛所致之五更瀉。
18、五味子治肺經感寒,咳嗽不已。(《雞峰普濟方》五味子細辛湯)
19、五味子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別錄》
20、五味子治風寒咳嗽,南五味為奇,虛損勞傷,北五味最妙。《本草蒙筌》
21、五味子治腎泄:五味子二兩(揀),吳茱萸半兩(細粒綠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為度,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22、五味子,五味咸備,而酸獨勝,能收斂肺氣,主治虛勞久嗽。蓋肺性欲收,若久嗽則肺焦葉舉,津液不生,虛勞則肺因氣乏,煩渴不止,以此斂之、潤之,遂其臟性,使咳嗽寧,精神自旺。但嗽未久不可驟用,恐肺火郁遏,邪氣閉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藥品化義》
23、五味子治體虛多汗:五味子、麥冬各9克,牡蠣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24、五味子治喘咳燥嗽,壯水鎮陽。(王好古)
25、五味子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本經》
26、五味子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礬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生豬肺炙熟,蘸末細嚼,白湯下。(《普濟方》)
27、五味子治肺虛寒:五味子,方紅熟時,采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時時服。(《本草衍義》)
28、五味子治雷風內障,頭旋惡心嘔吐。(《醫學綱目》磁石丸)
29、治慢性支氣管炎:五味子3克,苦杏仁3克,甘草3克,麻黃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0、五味子治神經衰弱,疲倦乏力:五味子90克,炒熟研末,用白酒500毫升浸泡72小時。每次服10毫升,每日兩次;或五味子30克,山茱萸12克,炒熟研末,米湯送服。
31、五味子用治嗽。(《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32、五味子治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備急千金要方》五味子湯)
33、五味子生津止渴,治瀉痢,補元氣不足,收耗散之氣,瞳子散大。(李杲)
34、五味子治夢遺虛脫:北五味子一斤,洗凈,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溫水將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濾過,置砂鍋內,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鍋斤兩外,煮至二斤四兩成膏為度。待數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滾湯調服。(《醫學入門》五味子膏)
35、五味子治嗽:大罌粟殼(去瓤擘破,用白餳少許入水,將殼浴過令凈,炒黃色)四兩,五味子(新鮮者,去梗,須北方者為妙)二兩。上為細末,白餳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盞,捺破,煎六分,澄清,臨睡溫服,不拘時候。(《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36、五味子治喘嗽,須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潤肺,補腎,勞嗽,宜用北者;風寒在肺,宜用南者。《本草會編》
37、五味子治瘡瘍潰爛,皮肉欲脫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 (《本草新編》)
二、五味子的食用方法
1五味子茶
組成:五味子15克、冰糖30克
制法:將五味子洗凈,用開水略燙,立刻撈出,放在茶杯內,加入冰糖,用開水沖泡,1日2–3次。
功效:養心安神,補助金腎澀精。用治心腎氣虛、早泄、遺精、遺尿、失眠、健忘、心悸。此外,還可用于自汗、盜汗、胃酸缺乏、煩渴等。
主治:傳染性肝炎,谷丙轉氨酶居高不降,口干欲飲,或伴盜汗,濕熱癥狀不顯。
禁忌:濕熱癥狀明顯者不宜應用。
出處:《食物中藥與便方》
2五味子散
組成:五味子30克、白石英30克(細研)、鐘乳粉30克、桂心30克、桑根白皮30克(銼)、紫菀22克(去苗土)、紫蘇子30克(微炒)、麥門冬30克(去心)、陳橘皮45克(湯浸,去白,焙)、杏仁3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12克,加生姜4克,大棗3枚,糯米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
主治:肺氣不足,心胸煩滿,喘促咳嗽。
3五味子散
組成:五味子60克(揀)、吳茱萸15克(細粒,綠色者)
用法:上二味,同炒香熟,研為細末。每服6克,陳米飲下。
主治:腎泄。
來源:《普濟本事方》卷四。
4五味子散
組成:五味子3分、黃耆(細銼)3分、甘草(炙,銼)1分、人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干姜(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白術半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2錢匕,生姜,烏梅湯調下。
主治:咳嗽,鼻塞清涕,顫掉緩弱,少氣不足,時時欲嘔。
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5五味子湯
處方:五味子(二錢)、麥門冬(去心、二錢)、人參(三錢)、杏仁(一錢、去皮尖)、陳皮(二錢)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七片,紅棗三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主治:傷寒喘促,脈伏而厥及汗下后氣閉咳血。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6五味子湯
組成: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續斷各6克、地黃、桑根白皮各15克、竹茹9克、赤小豆15克
用法:上九味,哎咀。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咳嗽,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7五味子湯
組成:五味子1兩、黃耆(炒)3兩、人參2兩、麥門冬1兩、粉草(炙)5錢。
用法:上每服5錢,水煎,日夜服5-7劑。
主治:癰疽,腎水枯涸,口燥舌干。
來源:《外科精要》卷下。
8五味子湯
組成:五味子3兩、大棗50枚(擘)、桑根白皮1升、藁本2兩、鐘乳3兩、款冬花2兩、雞蘇2兩。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溫服。每服如人行7-8里,進1服。
主治:肺氣不足,寒從背起,口如含霜雪,語無聲音,劇者吐血,苦寒。
來源:《外臺》卷十引《廣濟方》。
9五味子湯
組成:五味子1錢半,人參1錢,麥門冬2錢,杏仁2錢。
用法:上加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主治:小兒痘疹收靨后喘促而厥。
來源:《準繩·幼科》卷五。
10五味子湯
組成:川牛膝、防己、檳榔、赤芍藥、五味子、牛蒡子各等分。
用法:水煎,空腹服。
主治:足跟發。初起發癢。
來源:《外科活人定本》卷一。
11五味子湯
處方:五味子(一錢)、杏仁(炒,去皮尖,一錢)、桂心(一錢)、防風(去蘆,二錢)、甘草(炙,二錢)、赤芍藥(二錢)、川芎(二錢)、川椒(三分)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功效:治肺經受病,多汗惡風,時咳短氣,晝瘥夜甚,其壯偃臥胸滿,息促冒悶,風中于肺也,其鼻兩邊,下至于口,上至于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已傷,化而為血,不可治也。若妄撮空指地,拈衣摸床,如此數日必死矣。
來源: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12五味子粥
材料:五味子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大米、五味子,一起文火熬制。
功效:五味子可以養肝、補腎,大米有保肝、護胃的作用,酒后進食能夠減少大量酒精對肝的損害。
13五味子生脈飲
材料:五味子2錢、西洋參3錢、麥門冬5錢。
做法:將藥材洗凈后,加入60ml的水,慢火熬煮成200ml,煮好后分數次溫飲。
功效: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對溫度的耐受力。尤其適用于有慢性心肺疾病者。
14五味子燉肉
材料:五味子50克、鴨肉或豬瘦肉適量。
制法:五味子與肉一起蒸食或燉食,并酌情加入調料,肉、藥、湯俱服。
功效:補肺益腎,止咳平喘,適宜于肺癌腎虛型病人。
15五味子白酒
材料:五味子3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將五味子洗凈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14天后去渣,即成。
功效:益氣生津、補腎養心、收斂固澀,治肺虛咳嗽、津虧口渴、自汗心悸、體虛乏力、腹瀉
16五味子煮雞蛋
材料:雞蛋3枚、北五味子20克、鹽適量
制法:
1、五味子洗凈,浸泡30分鐘。雞蛋洗干凈。(五味子浸泡后容易煮)
2、雞蛋放入鍋中,加冷水沒過雞蛋,加少量鹽攪拌,水燒開后小火煮10分鐘。(加入鹽可以防止雞蛋破裂時蛋清流出,鹽可以使蛋白質凝固)
3、雞蛋撈出,用冷水浸泡一下。在案板上輕輕把雞蛋殼打碎,使表面形成均勻的小裂紋。
4、鍋中加適量冷水,加入五味子,雞蛋,大火煮開,小火煮30分鐘
5、煮完后浸泡至少一小時后盛出(浸泡一段時間雞蛋會比較入味)。
6、剝開即可享用啦!
功效:治療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失眠有極好的療效,此藥膳對于支氣管炎,哮喘也有良好的療效!
17參斛五味子茶
材料:西洋參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6粒。
制法:將上藥切碎,共為細末,用沸水沖泡當茶飲用。
用法:每曰1次。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生津。適于熱病傷陰,證見口干燥渴或胃陰不足,胃脘作痛,干嘔納少,舌光少苔,以及老年人氣短乏力,頭暈心悸等。
18靈脾五味子茶
組成:仙靈脾60克,五味子50克。
制法:上二味藥揀去雜質,去梗,仙靈脾切絲,五味子杵碎,和勻后瓷器貯藏。每日用20克放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20分鐘后分2–3次飲用。
功效:補腎陽,祛風濕,斂汗,澀精。
主治:①神經衰弱。②陽痿不舉,滑精。③腰膝無力,筋骨攣急,風濕痹痛。④自汗盜汗。
禁忌:感冒發熱、暑濕泄瀉及相火亢盛,內熱心煩者忌用。
按語:仙靈脾是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的常用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陽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日華子本草》說它“治一切冷風勞氣,補腰膝,強心力,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筋骨率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仙靈脾的葉和莖中含有淫羊藿甙等,具有明顯的性激素樣作用,能增強性功能。有降血脂、降血壓等作用。方中用仙靈脾與五味子配伍,加強了補益腎氣作用,又因五味子能興奮與強壯健康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各部分所進行的反射性反應,改善人的智力活動,因而用本茶治腎虛疾患、神經衰弱諸疾較為理想。
來源:《中醫良藥良方》
19胡桃五味子茶
組成:胡桃仁、五味子、蜂蜜適量。
制法:胡桃仁20–30克,分早晚兩次嚼咽,用五味子9克,蜂蜜1–2匙,用沸水沖泡,代茶過口。
功效:補腎斂肺,生津潤燥。
主治:肺腎兩虛,喘咳,動則加重,易于出汗,腰酸乏,大便偏干,如老慢支伴發肺氣腫。
禁忌:肺腎不虛而熱邪蘊肺者,不宜飲用。
按語:喘咳日久不愈必兼虛證,肺虛傷津與腎虛不納(氣)常常同時存在,故治用肺腎兩顧之法。方中胡桃肉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要藥,并有潤腸作用。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潤滑腸道正所以降肺。《本草綱目》說:“胡桃性熱,能入腎、肺,惟虛寒者宜之,而痰火積熱者,不宜多食耳。”五味子主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贏瘦。”《本草匯言》說:“凡氣虛喘急,咳逆勞損,精神不足,脈勢空虛,或勞傷陽氣,肢體贏瘦,或虛氣上乘,自汗頻來”,以五味子治之。《本草匯編》說:“五味治喘咳,須分南北。生津止渴,潤肺,補腎,勞嗽,宜用北(五味)者;風寒在肺,宜用南(五味)者。”慢性喘咳兼肺氣腫者,用本方補益肺腎,斂肺納氣,最為適宜。
來源:《貴州草藥》
20人參五味子茶
組成: 人參片4克、五味子50克、紫蘇梗6克、白糖100克。
制法:將人參片、五味子、紫蘇梗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 的水浸泡半小時,煎濃取汁,加入白糖,溶化澄清即可。
用法:不拘時隨意飲用,每天1劑。
功效:適用于氣陰兩虛,虛火上炎之慢性支氣管炎有咳 嗽,口渴,氣短乏力,言語無力者。
21杜仲五味子茶
組成:杜仲20克,五味子9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納入熱水瓶中,用沸水適量沖入浸泡,蓋悶15–20分鐘。頻頻飲用,于1日內飲完。
功效:補肝益腎,滋腎澀精,強健筋骨。
主治:①腎虛腰痛,頭昏腦脹,如早期高血壓。②頭昏失眠,腰腿乏力,陽痿、遺精,精神不振,如神經衰弱。
禁忌:因濕熱蘊結下焦所致之遺精、腰痛患者不宜飲用。
按語:中醫認為,腰為腎府,腰痛腿酸、陽痿早泄、遺精是腎虛、精失固攝的表現,故治用補腎固精。方中杜仲性味甘溫,功能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脊酸疼,足膝軟弱。肝主筋,腎主骨,筋骨疼痛,也可用本品治療。具有降血壓、療頭暈、失眠等作用。五味子性味酸溫,功能滋腎生津、澀精,主治勞傷羸瘦,夢遺滑精。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臨床證明,對失眠、頭暈、頭痛、眼花之神經衰弱有可靠的療效。二藥配伍,補肝腎而不燥,可以長期服用。
來源:《篋中方》
22蜂蜜五味子粥
材料:五味子2克–3克、蜂蜜30克。
做法:每次用五味子2克–3克,蜂蜜30克,加水在燉盅內隔水蒸1小時,丟棄五味子,與新煮熟的大米粥200毫升混勻服用。
功效:五味子味酸溫,能斂肺,滋腎,澀精,生津,收汗,主治虛勞久嗽;蜂蜜補中潤燥止咳;大米粥益氣生津,協助收斂肺虛久咳耗散之氣。
提示:此方四季可用,但不宜用于感冒咳嗽。
23五味子燉麻雀
材料:麻雀5只、五味子3克、姜、花椒、蔥、料酒各適量。
制法:取秋冬肥大肉多之麻雀,拔毛去臟,洗凈。五味子洗凈,與蔥、姜、花椒、料酒同放入沙鍋內,放麻雀,加水以浸沒麻雀為度。武火燒開,文火燉約30分鐘,起鍋,濾去五味子及調料,調入鹽、胡椒粉即可。
用法:食肉飲湯。
功效:壯陽益精,適用于心腎陽虛引起的自汗,心悸,腰膝酸軟,陽痿早泄者。
24鱸魚五味子湯
材料:鱸魚1條、五味子50克、料酒、精鹽、蔥段、姜片、胡椒粉、生油各適量。
制法:將五味子浸泡洗凈。將鱸魚去鱗、鰓、內臟,洗凈放入鍋內,再放入料酒、鹽、蔥、姜、生油、清水、五味子,煮至魚肉熟濃湯成,揀去蔥姜,用胡椒粉調味即成。
用法:每周1劑,分數次食用,用量不限。
功效:溫中補氣,補益肝腎。
來源:《健美與抗衰老菜譜》
25五味子川芎牛肉湯
材料:五味子5克、當歸5克、川芎5克、牛肉200克、蔥白50克、姜一小塊、清水1200克、黃酒5克、鹽2克
做法:
1、牛肉、姜、冷水煮開后,撈出牛肉備用。
2、牛肉、川芎、五味子、當歸、足量清水煮沸,烹入黃酒。轉文火煲50分鐘。
3、改旺火加入蔥白。5分鐘后,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五味子川芎牛肉湯,可以祛風、活血、潤膚,有利于面部營養改善。
26五味子豬肺湯
材料:五味子15克、訶子6克、豬肺1個、生姜3片。
做法:中藥稍浸泡;豬肺洗凈,從喉部多次灌入清水,揉擦至干凈,壓干水分,切塊,置鍋中炒片刻。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4–5人用量。
功效:補益肺腎、納氣平喘,中藥五味子、訶子煲豬肺,它帶中藥氣味,但有補益肺腎、納氣平喘的功效,適用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食療。
27五味子丹參瘦肉湯
材料:瘦豬肉100克、五味子30克、丹參15克、油鹽適量。
做法:將瘦豬肉洗凈后切塊備用;五味子、丹參分別洗凈與瘦豬肉一起放進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個小時,調味后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養血,寧心安神。
三、五味子的使用禁忌
1、外有表邪,內有實熱,或咳嗽初起、痧疹初發者忌服五味子。
2、感寒初嗽當忌,恐其斂束不散。肝旺吞酸當忌五味子,恐其助木傷土。《本草正》
3、痧疹初發及一切停飲,肝家有動氣,肺家有實熱,應用黃芩瀉熱者,皆禁用五味子。《本草經疏》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