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莖伏地蔓生,極細軟,分枝處常生不定根,多分枝。小葉卵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葉色呈藍綠色,其主莖纖細,呈褐黃色,分生的側枝著生細致如鱗片的小葉。今天春暖花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翠云草怎么養?翠云草的栽培技術以及價值作用等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翠云草的別名
翠云草又叫:龍須、藍草、藍地柏、綠絨草、伸腳草、爛皮蛇
二、翠云草的形狀特點
翠云草為中小型伏地蔓生蕨。主莖伏地蔓生,約長1m,發枝疏生。節 上有不定根,葉卵形,二列疏生。多回分岔。營養成分葉二型,背腹各二列,腹葉長卵形,背葉矩環形,全緣,向兩邊平整。孢子囊穗四菱形,孢子葉卵狀三邊形,四列呈覆瓦狀排序。
三、翠云草的生長習性
生在海拔高度40-1000m的山谷林下,多腐殖質土壤層或溪邊潮濕野草中,及其山洞內,濕石上或石頭縫中。喜溫暖潮濕的半陰自然環境。盆栽植物保養要留意盆景土排水管道性,防止陽光照射長期性照射。
四、翠云草的價值作用
1、翠云草觀賞價值:翠云草羽葉細膩,并會傳出藍寶石猶如亮澤,不同凡想,可裝點寫字臺、矮幾,非常討人喜歡。株態新奇,羽葉似云紋,一年四季翠綠色,并有藍綠色螢光,幽雅秀美,屬中小型家養植物,盆栽植物合適案頭、陽臺等處陳設設計。
2、翠云草護盆作用:因為翠云草莖枝具匍匐性,是理想的蘭花盆面覆蓋材料。
3、翠云草藥用價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止咳。用于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風濕關節痛,肺結核咯血;外用治癤腫,燒燙傷,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五、翠云草的栽培技術
翠云草繁殖方法
宜采用無性扦插的方式進行人工繁殖。翠云草的扦插,非常簡便易活。只要選擇一片陰濕地 (人工進行遮陽處理也可),保持土壤經常潮潤,截取翠云草長約10cm的莖枝,平鋪于潮濕地 上,無需用土埋,只需用水向其噴 霧,不久便可生根成活,一旦定植成活,粗放管理即可。只是對水分的要求稍高一些,宜濕不宜干,過 2-3個月便可生長繁茂。
翠云草種植要求
土壤:弱酸性或酸性土壤,盆土宜疏松透水且富含腐殖質,可用等量的腐葉土或泥炭、壤土和素沙混合配制;
水份 :喜濕潤的土壤環境,不耐干旱, 每日固定澆水,常以噴霧器噴灑水氣保持葉面濕度,有助生長更旺盛。冬季要減少澆水,保持稍為濕潤即可。
施肥 : 生長季每半月施肥1次,要注意氮磷鉀的配 合。為了避免枝蔓生長過長,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冬季停止 追施肥料。
溫度:喜溫暖,在20℃左右時生長良好,越冬溫度5℃。理想的生長適溫為夜間10—15℃,白晝21一26℃;
光照:喜半陰,盛夏注意庇蔭,不能曝曬,否則植株易枯焦死亡。
修剪:春季結合翻盆對植株進行1次修剪,剪去老化的 枝蔓,并短剪過長的枝條。
上盆及翻盆:種植可選擇口徑15-20厘米的花盆,每盆 栽苗5-7株。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基質可用腐葉 土、園土和礱糠灰或粗砂等材料配制。盆栽應于每年春季根系長 滿盆時進行翻盆。
翠云草病害防治
翠云草葉斑病發病癥狀:
受害翠云草葉片初期為圓形黑斑,后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點,此后病斑擴大迅速,葉片最后變成黑色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1. 發現病株要立即隔離噴藥,或剪除并集中焚燒
2. 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爾多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3. 由澆水過多或濕度過大引起的葉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