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社會傳統理念正悄然發生變化。最近,民政部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其中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如果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的高位428.2萬對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29.54%。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都是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原因。民政部的統計顯示,這一數據在不同地區有明顯的差異。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而這些地區人均GDP都相對較低。結婚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相反的走向。
今早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個中國人婚姻數據,從1987年到2018年,31年的民政部數據顯示:“晚婚”現象明顯,近5年25—29歲結婚登記的公民占最多。自2003年起,中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每年,有多少中國人登記結婚?年輕人為什么晚結婚了?
①從2006年開始,結婚率一直保持上升趨勢至2013年,從2014年開始連續4年下降。
②過去20—24歲年齡段結婚人數多,近5年25—29歲結婚登記的公民占最多。
③從1987年到2017年,離婚數量從58.1萬對增長到437.4萬對。
④從1987年到2017年,離婚率由0.55‰上漲至3.2‰。
看了上面的圖片有網友分析:不結婚、晚結婚是因為買不起房,離婚是為了方便炒房,這不,一二線不讓炒房后,7月三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
年輕人越來越晚婚了,也有有網友解釋說:上完學就20多歲了,畢業后首要任務是找工作,然后就忙于工作,圈子小,遇不到合適的人,漸漸就晚婚了唄。大學畢業后馬上找工作,然后買房、結婚、生小孩兒,十年之后安定下來,人生從此定型,仿佛所有人都該按這樣的時間表度過一生。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你不必按照別人的劇本度過自己的一生。總結一句話: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
民政部發布了一組“31年中國人婚姻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近五年來,25-29歲結婚登記結婚的公民最多,晚婚現象明顯。現在的人不但結婚越來越晚,離婚率卻越來越高,從1987年到2017年離婚率由0.55‰上漲至3.2‰,值得注意的是,從2003年開始至2018,離婚率是連續15年上漲。對民政部發布的這組“31年中國人婚姻數據”,用最簡單的話來總結一下就是:現在年輕人結婚意愿越來越弱,晚婚的越來越多,離婚的越來越多。與對待其它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不同,這次網友們對民政部發布的這組“31年中國人婚姻數據”是一至的認同,至少是默認。不像以往其它的部門發布的數據,一發布就遭到相當多的網友們吐槽,比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社會平均工資”數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的各種信息(包括數據、看法,)越來越公開透明,這些年來老百姓從公開的渠道知道的數據越來越多,但是,仔細觀察網情民意,發現老百姓對有關部門發布的有關數據認同度普遍不高,遭到吐槽的倒不少。老百姓之所以對“婚姻數據”認同度比較高,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發布的數據與老百姓的日常感覺和認知匹配度高。 人們在接受來自外部的信息時會根據自身的日常感覺和認知來判斷信息的可信度,如果接受的信息與自已的感覺和認知到的信息匹配度高,就會認同。比如此次民政部發布的“婚姻數據”與老百姓日常感覺和認知比較一致–確實發現身邊晚婚和離婚的人越來越多。相反,如果接受的信息與自已的日常感覺和認知不一致,就容易吐槽。比如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社會平均工資”,很多的網友就感覺這個數據與自身的工資數據相差太遠,與觀察到的身邊人的工資數據相比也相差也太遠,感覺工資被“平均”了,當然要吐槽。
其次是“婚姻數據”是按人數(以人為單位)來算的,不太容易被“平均”。稍懂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20%的人撐握80%的財富,一般來說,以貨幣為單位作為統計數據時,老百姓的各種經濟指標很容易被“平均和抬高”,但是,以人數算,在婚姻這塊,“富人”的人數根本就無法影響“婚姻數據”,因為基數少。所以,稍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這個數據的來源方式比較靠譜,所以網友在各種以“婚姻數據”為主題的文章下面,參與評論談“感同身受”的居多,幾乎沒有吐槽的。
人們之所以對有些權威部門的數據進行吐槽,可能是因為有關部門撐握的是宏觀數據,而每個老百姓的體驗是微觀的。比如前幾天,有媒體發表觀點說“房價較高致個人債務增長快,影響個人消費能力”的說法,這個觀點大部分人比較認同,然而,有關權威部門負責人就不認同,相反,他們還認為居民的消費能力還有潛力可挖。我有個朋友在中部某座城市做快速低溫食品的供應商,他主要向傳統渠道的便利店,雜貨店供貨,在聊天中他告訴我,新開的樓盤小區居民,雖然住著上百萬的房子,但是消費水平比較差,這些小區的居民消費的最多的是4元以下的產品,一些6元以上的產品半年都賣不了3件貨。相反,在一些比較成熟的老小區,高端的產品銷量要好些。
結婚率逐年走低,離婚率卻在攀升。面對逐年下降的結婚人數,這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應多予以年輕人更多的選擇空間。地區經濟條件越好,對單身和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也越寬容,不結婚、單身或者離婚,都是個人選擇。
經濟的發展帶來收入增長,互聯網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多年輕人看到了外面社會的變化,了解到世界的發展。結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經歷,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對于隨著社會發展出現的改變,人們應當轉變思想,與時俱進,應對推遲結婚、事實婚姻、不婚等給予更多寬容。
人們常說做工作一切以數據說話,數據不會說謊,數據最有說服力。但是這個話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采集的數據樣本要科學,統計數據的方式要科學,否則得來的數據就沒有說服力,依據數據下的結論也就不符合實際情況。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