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學名Celosia cristata L.。原產(chǎn)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雞冠花 (cockscomb)
雞冠花青葙屬(Celosia),普通庭園植物。
雞冠花拉丁語學名:Celosia Cristata
雞冠花英文名字 :Cockscomb Flower、COCKSCOMB
雞冠花中文別名 :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筆雞冠、大頭雞冠、鳳尾雞冠,雞公花、雞角根、紅雞冠
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故稱。
雞冠花產(chǎn)地與習性
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產(chǎn)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世界各地廣為栽培,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雞冠花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莖直立粗壯,葉互生,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肉穗狀花序頂生,呈扇形、腎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種子繁殖,生長期喜高溫,全光照且空氣干燥的環(huán)境,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采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雞冠花,莖紅色或青白色;葉互生有柄,葉有深紅、翠綠、黃綠、紅綠等多種顏色;花聚生于頂部,形似雞冠,扁平而厚軟,長在植株上呈倒掃帚狀。花色亦豐富多彩,有紫色、橙黃、白色、紅黃相雜等色。種子細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絨毛內(nèi)。雞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種,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達2米,2009年大連沙河口區(qū)市民王錦章種出2.4米高的。雞冠花的花期較長,可從7月開到12月。
本品為穗狀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雞冠狀。長8~25cm,寬5~20cm,最大直徑40cm。上緣寬,具皺褶,密生線狀鱗片,下端漸窄,常殘留扁平的莖。表面紅色、紫紅色或黃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數(shù)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zhì)。果實蓋裂,種子扁圓腎形,黑色,有光澤。體輕,質(zhì)柔韌。無臭,味淡。
雞冠花生長習性
喜溫暖干燥氣候,怕干旱,喜陽光,不耐澇,但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種植,是當前發(fā)展庭院經(jīng)濟的一種新途徑,有識之士不妨一試。
主要成分
1、每百克鮮雞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質(zhì)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纖維6.3克。
同時含豐富的鉀、鈉、鈣、鎂、鐵、磷、鋅、β-胡蘿卜素,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C和E等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
2.雞冠花的嫩莖、葉和種子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亦很高,占鮮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礦物質(zhì)、維生素、天然輔酶、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具有良好的滋補強身作用。
3、主要化學成分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莧菜紅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鉀。紅色花含莧菜紅素,黃色花含量微。
★雞冠花含氨基酸 — 理想食品
意大利科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已在兩年前提出:“雞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體所特別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兒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導致失明。雞冠花籽的蛋白質(zhì)含量達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著吃。籽粒混合小麥制成面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雞冠花瓣,也有助于補充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
雞冠花食用價值
作為一種美食,雞冠花則營養(yǎng)全面,風味獨特,堪稱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雞冠花美食如花玉雞、紅油雞冠花、 雞冠花蒸肉、雞冠花豆糕、雞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鮮美可口,令人回味。
食譜
1.將雞冠花去籽,拖刀切薄片,豬肉切片,投入菜油燒至七成熟的炒鍋中,稍炒,再依次放入姜片、蔥和泡辣椒的斜段,加入味汁,顛翻炒勻,裝盤即成鮮嫩滑爽、清香誘人的雞冠花肉片。
2.將60克洗凈的白雞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鍋內(nèi)煎煮到60毫升,留湯去渣。將洗凈的蔥段、姜片下入鍋內(nèi),再下入適量鹽、味精、白糖,燒開、調(diào)勻。將雞蛋一只打入鍋內(nèi),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許麻油即成雞冠花蛋湯。本品湯白、鮮香、軟嫩,兼有涼血止血、滋陰養(yǎng)血之功。可用于治療便血、崩漏、白帶等癥。
雞冠花藥學價值
綜述
花序酷似雞冠的雞冠花,不但是夏秋季節(jié)一種妍麗可愛的常見花卉,還可制成良藥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強身健體功效。雞冠花在《本草綱目》中載:雞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帶下”。
《辭海》載:雞冠花“清熱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帶下等癥;種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腫痛,翳障等癥;雞冠花性涼,味甘澀,具有清熱除濕、收斂澀腸、涼血止血、止瀉止帶之功效,適用于赤白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痔漏下血、吐血、咯血、衄血、血淋、白帶過多、崩漏、遺精、乳糜尿等病癥。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雞冠花煎劑對治陰道毛滴蟲有良好作用,蟲體與藥液接觸5~10分鐘后即趨消失。雞冠花,通過現(xiàn)代科學實驗分析確定: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葉酸、泛酸、維生素B1、B2、B4、B12、C、D、E、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山柰甙、莧菜紅甙、蒎立醇、松醇、硝酸鉀、21種氨基酸、13種微量元素和51種以上的天然和酶輔酶,其中種子中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73%,可以補充糧食含量之不足。其種子有涼血止血之功用,主治腸風便血、赤血、痢疾、崩漏、帶下、淋濁等癥。而雞冠花其苗也有一定的藥用,可主治痔瘡、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蕁麻疹等病癥。食用其花瓣和花籽,能為人體提供營養(yǎng)平衡物南。而美國已將其列為糧食作物大面積種植。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涼。歸肝、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痢不止。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雞冠花藥用便方
1、治便血、痔血、痢疾– 雞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
2.治細菌性痢疾 — 雞冠花9克,馬齒莧30克,白頭翁15克,水煎服。
3.治經(jīng)水不止 — 紅雞冠花,曬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調(diào)下(忌魚腥豬肉)。
4.治咳血、吐血 — 鮮白雞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豬肺1只(不可灌水),沖開水燉約1小時,飯后分2~3次服。
5.治蕁麻疹 — 雞冠花全草,水煎,內(nèi)服外洗,治蕁麻疹。
6.治夜盲、目翳 — 雞冠花籽15~20克,紅棗7枚,水煎服。
7.治療吐血–白雞冠花用醋浸泡后煮7次,研末,每服10g,用熱酒送下。
8.治療青光眼–雞冠花、艾根、杜荊根各15g,水煎服。
雞冠花除了用于食譜外,可用于治病癥的方劑很多:
(1)治青光眼:用于雞冠花、龍膽草、黃苓各9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
(2)產(chǎn)后血痛:用白雞冠花15克,加水煎煮,濾汁放白酒半盅,混勻后飲用,日服1~2次。
(3)吐血:用雞冠花20克,加水適量,入白酒少許,煎煮三五沸,取汁飲用;紅痢用紅紅色花,白痢用白色花。
(4)蕁麻疹:用雞冠花全草水煎,內(nèi)服外洗。
(5)子宮出血、白帶過多:用雞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平花6克,水煎服。
(6)風疹:用白雞冠花、向日葵各9克,冰糖30克,開水燉腹。
雞冠花膳食
下面介紹五例藥食兩宜治療膳食:
1、龜膠冠花蛋湯:將雞蛋150克打和碗內(nèi),放上包膠20克攪均勻;雞冠花75克洗凈,改刀成片;炒鍋內(nèi)放化雞油燒熟,下雞蛋糊炒泡,加豬肉湯、精鹽,煮沸2分鐘后,下雞冠花、胡椒粉,煮熟,起鍋入碗,放上香蔥花25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滋陰潤燥,補血養(yǎng)血,涼血止血之功。
2、燕窩冠花肺片湯:將高級燕窩18克加入清水上籠蒸制燕窩燉軟,再半高級清湯、精鹽、料酒、姜蔥汁、蒸軟的燕窩、焯水后的凈豬肺片300克放入凈鍋內(nèi),置旺火上燒沸后,下凈雞冠花片60克燒沸、煮熟而入味,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滋陰潤燥,益脾胃,清肺熱,止瀉止咳,治咳血、吐血之功。
3、冠花黃顙魚湯:將凈鍋內(nèi)放高湯燒沸,下初加工好的黃顙魚750克煮沸,打凈浮沫,放生姜片、胡椒粉、精鹽,煮至入味,再放雞精和凈雞冠花片100克,煮熟,散止散止蔥花20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清濕熱,防止血病,補脾胃,消水種,利小便,防癌之功。
4、冠花蚌肉湯:將凈鍋內(nèi)放豬肉湯、凈水發(fā)木耳片70克、凈蚌肉200克,燒沸后,打凈浮沫,放上胡椒粉、料酒、姜蔥汁煮至燉軟時,再下精鹽、凈雞冠花片100克、雞精,煮至熟,起鍋淋上香油10克,即可食用,此湯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滋陰潤燥之功。
5、冠花蓮草肥腸:將凈鍋內(nèi)放鮮湯、焯水至斷生的凈肥腸節(jié)200克、蔥段15克、生姜片10克、旱蓮草汁水40克,煮至肥腸燉軟時,下精鹽、凈雞冠花150克,煮入味,即可。此湯具有涼血止血,養(yǎng)陰補肝腎,解熱毒之功。 雞冠花以花和種子入藥。花可涼血止血,有止帶、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過多,痢疾等。是一味婦科良藥。種子有消炎、收斂、明目、降壓、強壯等作用,可治腸風便血,赤白痢疾,崩帶,淋濁,眼疾等。
雞冠花園林應用
雞冠花因其花序紅色、扁平狀,形似雞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譽。雞冠花是園林中著名的露地草本花卉之一,花序頂生、顯著,形狀色彩多樣,鮮艷明快,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花壇花卉。高型品種用于花境、花壇,還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d以上。也可制干花,經(jīng)久不凋。矮型品種盆栽或做邊緣種植。
雞冠花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綠化、美化和凈化環(huán)境的多重作用,適宜作廠、礦綠化用,稱得上是一種抗污染環(huán)境的大眾觀賞花卉。高莖種可用于花境、點綴樹叢外緣,作切花、干花等。矮生種用于栽植花壇或盆栽觀賞。原產(chǎn)印度的鳳尾雞冠花(C.cristasta var, Pyramidalis),莖直立多分枝,穗狀花序。應用也較廣泛。
雞冠花繁殖種植
繁殖
雞冠花用播種繁殖,于4-5月進行,氣溫在20度-25度時為好。播種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餅肥或廄肥、堆肥作基肥。播種時應在種子中和入一些細土進行撒播,因雞冠花種子細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種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濕潤,播種后可用細眼噴壺稍許噴些水,再給苗床遮上蔭,兩周內(nèi)不要澆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長出3-4片真葉時可間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過密苗,到苗高5-6厘米時即應帶根部土移栽定植。
1.種子繁殖法,清明時(因為在外面,最好是無霜凍以后)選好地塊,施足基肥,耕細耙勻,整平作畦,將種子均勻地撒于畦面,略用細土蓋嚴種子,踏實澆透水,保持土地的濕潤;一般在氣溫15-20度時,10-15天可出苗。
2.夏播于芒種后,按行距30厘米播種,苗高6厘米時,按株距20厘米間苗,間下的苗可移載其它田塊,移載后一定要澆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時,盡量少澆水。苗高30厘米,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適當打去老葉,開花抽穗時,如果天氣干旱,要適當澆水,雨季低洼處嚴防積水。抽穗后可將下部葉腑間的花芽抹除,以利養(yǎng)分集中于頂部主穗生長。
3.當然,在溫室里也可以培養(yǎng),只要注意濕度和溫度就可以;但溫室里的種植到外面,必須在發(fā)芽長出四片葉子后,要在晚上拿到室外去堅苗,就是讓它學會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否則會長得細長嬌弱很快會死去。
種植
1.栽植 春季幼苗長山2-4片時栽植上盆。栽時應略深植,僅留子葉在土面上,并使盆土稍微干燥,誘使花序早日出現(xiàn)。在花序發(fā)生后,換16厘米盆。翻盆前應澆透水,如要得到特大花頭,可再換23厘米盆,同時注意花盆配套。小盆栽矮生種,大盆栽鳳尾雞冠等高生種。矮生多分枝的品種,在定植后應進行摘心,以促進分枝;而直立、可分枝品種不必摘心。
2.光照與溫度 喜溫暖,忌寒冷。生長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證有4小時光照。適宜生長溫度18 -28℃。溫度低時生長慢,入冬后植林死亡。
3.施肥與澆水 盆土宜肥沃,用肥沃壤土和熟廄肥各一半混合而成。在生長期間必須適當澆水,但盆土不宜過濕,以潮潤偏干為宜。防止徒長不開花或遲開花。生長后期加施磷肥,并多見陽光,可促使生長健壯和花序碩大。在種子成熟階段宜少澆肥水,以利種子成熟,并使較長時間保持花色濃艷。
栽培要點
發(fā)芽適溫:20-30℃ 播種期:秋、春
生長適溫:10-30℃ 開花期:全年
育苗:種子撒種於培養(yǎng)土,保持土壤濕潤,約6-8天發(fā)芽。經(jīng)疏間苗后,待本葉4-5枚時移植,移植要小心,不可折斷直根。
栽植:栽培土質(zhì)以排水良好的培養(yǎng)土。此植物耐熱,需充分日照,花壇株距15CM。苗期、生育期均需施用營養(yǎng)肥料,如有機肥、復合肥或花實等皆宜。
栽培相關
雞冠花性喜陽光,耐貧瘠,怕積水,不耐寒,在高溫干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在正常情況下不需澆水、施肥。雞冠花可作盆栽觀賞花卉。盆栽時一般不用幼苗盆育,而是在花期時從地栽雞冠花中選擇上盆。上盆時要稍栽深一些,以將葉子接近盆土面為好。移栽時不要散坨,栽后要澆透水,7天后開始施肥,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可7-10天施一次液肥,適當澆水。
如果想使雞冠花植株粗壯,花冠肥大、厚實,色彩艷麗,可在花序形成后換大盆養(yǎng)育,但要注意移植時不能散坨 ,因為它的根部極其較弱,否則不易成活。
雞冠花是異花受粉,品種間容易雜交變異。所以,留種的品種開花期要選出隔離。留種時,應采收花序下部的種子,可保留品種的特色。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