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Matthiola incana),原產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為十字花科紫羅蘭屬下的各個種的植物的統稱。紫羅蘭花朵茂盛,花色鮮艷,香氣濃郁,花期長,花序也長,為眾多蒔花者所喜愛,適宜于盆栽觀賞,適宜于布置花壇、臺階、花徑,整株花朵可作為花束。
種中文名:紫羅蘭
紫羅蘭種拉丁名:Matthiola incana (Linn.) R. Br.
紫羅蘭科中文名:十字花科
紫羅蘭科拉丁名:Brassicaceae
紫羅蘭屬中文名:紫羅蘭屬
紫羅蘭屬拉丁名:Matthiola
紫羅蘭命名來源:(經濟植物手冊)[hook. F. fl. Brit. Ind 1: 130. 1872]
紫羅蘭原產地:歐洲地中海沿岸,
紫羅蘭用途:是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又是重要的切花,水養持久,矮生品種,可用于盆栽觀賞。
紫羅蘭又名草桂花原產歐洲南部,此花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為15℃,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堿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適生于位置較高,接觸陽光,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中。切忌悶熱,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
紫羅蘭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或倒披針形,花紫紅色,也有淡紅、淡黃或白色的,有香氣,果實細長。供觀賞。
紫羅蘭原產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在頭年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狀柔毛覆蓋,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為長角果圓柱形,種子有翅。花期12—4月,果熟期6-7月。
紫羅蘭習性
紫羅蘭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為15℃,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堿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適生于位置較高,接觸陽光,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中。切忌悶熱,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要求肥沃濕潤及深厚之壤土;喜陽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陰;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蟲害。
栽培
紫羅蘭繁殖
繁殖主要是播種繁殖。播種適期因各系統開花的時期、生產方式和栽培形 式差異不同。紫羅蘭不同系統、不同生產形式的:
主要播種適期系統 生產形式 播種適期
分枝性系(早開花)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5日~15日
分枝性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8月1日~10日
無分枝性系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25日~9月5日
無分枝性系 玻璃溫室栽培 8月20日~30日
十周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9月1日~10日
紫羅蘭田間管理
紫羅蘭栽培播種后經過30天~40天,在真葉6片~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半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因為要保持低于15℃的溫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內栽培到10月下旬時,要把換氣窗、出入口全部打開,以便降溫,確保花芽分化。通常無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天~20天后,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后,留上部3枝~4枝,其余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厘米~40厘米高時,要張網。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重瓣植株的觀賞價值比單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現了如何選擇重瓣植株的問題。通常是從選擇采種母株及幼苗兩方面來解決的。由于重瓣種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結種子,故只能從單瓣植株上采取種子。而單瓣植株有兩類,一類是后代完全呈單瓣的(稱純單瓣植株),另一類是后代中可分離50%~80%呈重瓣的。一般來說,純單瓣植株生長旺盛,體態端直,葉色鮮綠,葉端呈卵形突尖狀,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長角果直而寬,呈斜上著生狀,其頂端有角狀突起;含重瓣遺傳性的單瓣植株生長不旺盛,株態彎曲,葉色暗綠,葉端圓形并量弓狀下垂,長角果彎曲,果頂無角狀突起,果與花枝平生著生。采種時應選擇后者,在所采的種子中又應選擇種粒較小、外觀上似發育不健全的種子進行播種。 除一年生品種外,均需以低溫處理以通過春化階段而開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后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月~3月播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月開花。可以此類推,通常要有100天~150天的生長期。
單瓣花的幼苗子葉呈長橢圓形,真葉上鋸齒較多,苗色較深。通常花后約90天,種子成熟、果莢變黃時即可采收,每株約采收角果20個,有1000粒~2000粒種子。采得的種子貯藏在干燥、冷涼、透氣處。
留種植株要遠離其他十字花科的種類,以防止種間雜交。
紫羅蘭栽培技術
紫羅蘭栽培管理
紫羅蘭為直根性植物,不耐移植,因此為保證成活,移植時要多帶宿土,不可散坨,盡量不要傷根。一旦傷根則不易爛恢復。在真葉展葉前需分苗移植,一般小苗經過一次分苗后,就可定植。不可栽培過密,否則通風不良,易受病蟲害。栽培期間要注意施肥,施肥一次不要太多,要薄肥勤施,否則易造成植株的徒長,且影響開花。紫羅蘭的葉片質厚,對干旱有一定的抵抗力,因而淋水不宜過多,土壤保持濕潤即可,水分過多會爛根。若是作為花壇布置,春季應適當控制水分,并進行中耕保墑,以便植株低矮緊密,取得更好的觀賞效果。若作為切花栽培,就應保證水分的供應,以促使花劍伸長。若花后及時剪去花枝,施以追肥,加強管理,可再次萌發側枝,再次開花。夏季高溫、高濕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如養護得當,4月中旬即可開花。開花后需剪花枝,并施1-2次追肥,這樣能再抽枝,到6-7 月可第2次開花。采種應選擇良好的母株紫羅蘭留種植株要遠離其他十字花科的種類,以防止種間雜交。
播種及育苗
種子發芽出土最適溫度約16-20℃,一般采用撒播,播種床土要過細篩,育苗基質需松軟,透氣性好,用噴壺澆透底水,然后播干種子,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5克左右,上面覆細土0.5厘米。如用育苗盤播種。苗盤放在遮蔭防雨處,如果床土保水性較差,在覆土后上面蓋地膜或玻璃。播干種子約4-6天出苗。出苗后應逐漸撤去遮蔭物,使其見光。子苗期要防暴雨。紫羅蘭根系再生能力差,有條件的用容器育成苗,并要早移植。每個容入1-2株苗,容器直徑8-10厘米。隨著天氣變冷,溫室或拱棚應適當加強保溫,以利秧苗的生長。床土經常保持濕潤。應將秧苗放在溫室南側,以利獲得較強光照和較大溫差,可防止徒長。當有8-10片葉時定植,直徑26.7厘米的盆栽植2-3株;秧苗能忍耐-5℃低溫,忌高溫炎熱,生長最適氣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喜光,但也稍耐半陰不耐干旱。喜肥沃疏松床土,床土適宜Ph5.5-7.5。幼苗6-8枚真葉時,控制澆水,會出現兩種不同顏色的葉片,拔除葉片發黃幼苗,只保留葉色深綠的植株定植。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當白天氣溫20-25℃,夜間不低于5℃的情況下,秋天播種到開花約需120-150天。在北方寒地于8月份播種,其他地區于9月份播種,這樣可在春節前后開花。為布置春季花壇,北方寒地應在12月至1月播種,這樣可減少育苗天數,降低育苗成本。作切花用的接定植于保護地栽培床內;溫暖地區秋播用于春季花壇的移入冷床越冬。高生種在苗期摘心,且播種時間應排開,如7月上旬播種,可在10月中旬始花,越夏的應選適宜品種,合適的品種有風之舞、雪之舞、春之舞、黃之舞等。冬紫羅蘭當有8片真葉時,在5-15℃低溫下約20天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在5-10℃低溫下,日照增長能加快花蕾的發育,但在7小時的短日照下有的品種仍能正常開花。其次為提高重瓣花的比例,在移苗前可進行初步選擇。重瓣花的子苗子葉呈寬闊的橢圓形,鋸齒較多,單瓣花的子苗葉呈短橢圓形,鋸齒較少。或當子葉展開時,將苗盤移置于4-8℃的環境中,約經8天后,葉色呈淡綠者為開重瓣花苗,深綠者為開單瓣花苗。重瓣花種子壽命比單瓣長,用貯藏2年以上的種子播種,有增加重瓣植株的趨勢。 通常情況下紫羅蘭在2至5月播種,發芽適溫20至26℃,發芽需光,在發芽室中4至9天即可發芽。生長適溫為18℃左右,育苗期為7至8周,上盆后8至11周開花。生長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強光下應注意遮蔭,強光集中照射將使某些品種枯萎。
一、種苗生產中各個生長期的技術要求:
第一階段:從播種到胚根長出(要4至9天)播種后無需覆蓋,適宜基質溫度20至26℃,pH值5.0至5.5,EC值小于0.75,發芽期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但絕不能飽和。
第二階段:到第一片真葉出現(需11至16天)基質溫度保持在18至24℃,濕度中等。但為了使種子發芽良好,澆水前需讓基質輕微干燥。基質pH值5.2至5.6,EC值小于1.0。光照應充足,但避免夏季強光直射。當子葉完全展開后,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全苗后用廣譜性殺菌劑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噴霧,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階段:到成苗(需21至28天)最適基質溫度16至24℃,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0%,光照充足。澆水前使基質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這樣有利于根系生長。基質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于1.5。本階段交替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線蟲和地種蠅等植物根部蟲害,可用克線膦、氧化樂果等農藥灌根。
第四階段:煉苗(需7天)基質溫度控制在14至20℃,空氣相對濕度小于70%,澆水前使基質充分干透。基質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于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況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
二、波斯紫羅蘭成品花栽培技術要點:土壤:波斯紫羅蘭適宜種植在腐殖質含量45至65%的輕質泥炭土中,土壤需輕微肥沃,結構疏松,不良的空氣條件易導致根部問題。土壤pH值為5.0至6.5,EC值1.5至2.0,pH值過高會導致營養元素缺乏癥的出現。
水分:生長期應經常保持植株有規律地濕潤,但避免澆水過多,否則易導致根部病害。澆水最好從下面滲入,這樣可保持基質表面較長一段時間干燥,可有效減少地種蠅和黑蠅等蟲害的威脅。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鉀或硝酸鈣,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
光照:波斯紫羅蘭開花需一定數量的光照,并十分耐光照,但光強超過75000lux時需遮蔭,否則植株生長不良。
生長調節:大約在上盆后3周開始使用生長調節劑,可用B9、ALan、A-Rest等,處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種而異,但必須重復使用。
病蟲害:易發生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根腐病,灰霉病則用5%樸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至2000倍液防治。蟲害有蚜蟲、薊馬、潛葉蠅等,分別用10%一遍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防治。
紫羅蘭采收與貯藏
當花枝上1/2-2/3小花開放時采收。采收時間以早晨或傍晚為好。此時植株體內的細胞含水量較多,能使鮮花保鮮時間延長。從莖基部采剪,使花枝更長。每束10-20支,綁扎好后基部放入容器中充分吸水,再用包裝紙或塑料薄膜包裹后,冷藏或裝箱上市。切花花枝在4℃溫度下可保持3-4天,3-4天后就應回到室溫環境中。
病蟲害防治
蒔養過程中紫羅蘭常遭到病蟲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羅蘭枯萎病、紫羅蘭黃萎病、紫羅蘭白銹病及紫羅蘭花葉病。
紫羅蘭枯萎病
此病由尖鐮孢菌所引起。主要癥狀是植株變矮、萎蔫。幼株的葉片上產生明顯的脈紋、在較大的植株上引起葉片下垂等癥狀。
防治措施:①可用50–55℃溫水進行10分鐘溫燙浸種,這樣可以殺死種子攜帶的病菌。②藥劑消毒。種植紫羅蘭用的土壤應消毒后再利用,藥劑可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③如發現有嚴重感染的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以防傳染給其他健康植株。
紫羅蘭黃萎病
此病癥狀為植株下部葉片變黃、萎蔫。病株嚴重矮化,維束管理組織迅速變色。防治辦法同紫羅蘭枯萎病。 紫羅蘭白銹病 此病是由白銹病所引起,紫羅蘭植株受侵染后,病害部變為黃色,后期變為褐色。在葉片的表皮下產生鏈狀的無色孢子。
防治措施:①該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嚴重,紫羅蘭如與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會互相傳染,故應鏟除十字花科的雜草,并與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離。②紫羅蘭植株發生病害前應噴波美3–4度的石硫合劑預防,生長季節根據發病情況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防治。
紫羅蘭花葉病
此病是芫菁花葉病毒,又稱甘藍病毒1號所引起。通過以桃蚜和菜蚜為主的40–50種蚜蟲傳毒,也可通過汁液傳播。該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應與這些植物隔離。
防治措施:①與其他毒源植物隔離。②應及時消滅蚜蟲,藥劑可用植物性殺蟲劑1.2%煙參堿2000–4000倍液或內吸藥劑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
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為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非洲紫羅蘭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若光照不足,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至24℃,冬季不得低于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平時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干時再澆水,盆土積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生長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則會葉片長得很繁茂而開花很少。
若遇到這種情況,可將葉片除去一部分,使植株再長新葉,以消耗土壤中過多的氮肥,等土中氮肥耗盡,便會大量開花。在出現花蕾時適當多施磷鉀肥,可使花大色艷。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時都停止施肥。澆水、施肥時要避免水、肥濺到葉片上,更不能向葉面噴水,這是因為水滴滯留在葉毛間,葉片會產生難看的黃斑,甚至腐爛。但為增加空氣濕度,可在植株的周圍灑些水。每年春天換盆一次,因植株不大,根系分布較淺,宜用盆口稍大一些的淺盆栽種。盆土要求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3份、沙土2份混勻配制,或者腐葉土、草炭土各1份配成的培養土。植株栽培兩三年后長勢減弱,應繁殖新株,對老株進行更新。
紫羅蘭用途
紫羅蘭花朵茂盛,花色鮮艷,香氣濃郁,花期長,花序也長,為眾多蒔花者所喜愛,適宜于盆栽觀賞,適宜于布置花壇、臺階、花徑,整株花朵可作為花束。
一般花開四五成時采切,溫室栽培的,傍晚切,把莖留長,從基部切取。重瓣10枝一束,單瓣20枝一束,使其充分吸水,然后用紙包好,優良品裝箱上市,其他用草包包裝上市。
作為冬、春兩季的切花,其需求量逐年提高。因其耐寒性較強,加溫等方面的費用少,所需勞動力也少,栽培價值較高,從定植到收獲的周期短,故得以廣泛應用。通常12月~翌年2月上市的是室內栽培的無分枝系,3月下旬~4月上市的多是露地栽培的分枝系。一般來說,無分枝系價值較高,而重瓣的比單瓣的價格要高2倍~3倍。
紫羅蘭的修剪方法
可以適當將每個較長的枝條短截,短截口要離下一葉芽距離有0.3厘米以上,否則會影響葉芽的萌發。
短截的長短,因你的植株大小、枝條的粗細而定,盡量保持有生長的葉片,不要剪得太狠!!
剪下的枝條,可以扦插于干凈的河沙中,保持20℃左右的溫度,勤向葉片噴水,很快就會生根,而另植于其他盆中。
如果你要換盆,可以埋得比原來深上2厘米左右,土以砂質肥沃的土為好!不要用粘土!,盆也不要換得太大,比原盆大一個型號即可!換后要及時澆透水,以后正常養護即可。
紫羅蘭切花的保鮮
收獲部位為紫羅蘭的帶梗花序。當花序上的小花花蕾充分透色時即可采收,操作最好在上午氣溫較低時進行。產品先暫放在無日光直射之處,盡快預冷處理。同時可以把切花置于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2~5℃的環境中進行貯藏。當儲運時,紫羅蘭不宜進行干藏。應盡可能地將其插在水中。按照上述方法處理,紫羅蘭的帶梗花序通常能夠存放4~6天而不致影響裝飾效果。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