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綠麻,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Wedd.的全草。分布于東北、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全草夏季采收。野綠麻別名:零余子蕁麻、艾麻草、紅禾麻、禾麻草。下面分享野綠麻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野綠麻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珠芽艾麻形態(tài)特性
珠芽艾麻又名:零余子蕁麻,華中艾麻,麻風(fēng)草。多年生草本。根數(shù)條,叢生,紡錘狀,紅褐色。莖下部多少木質(zhì)化,高50-150厘米,不分枝或少分枝,在上部常呈“之”字形彎曲,具5條縱棱,有短柔毛和稀疏的刺毛,以后漸脫落;珠芽1-3個,常生于不生長花序的葉腋,木質(zhì)化,球形,直徑3-6毫米,多數(shù)植株無珠芽。葉卵形至披針形,有時寬卵形,長(6-)8-16厘米,寬(2-5)3.5-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稀淺心形,邊緣自基部以上有牙齒或鋸齒,上面生糙伏毛和稀疏的刺毛,下面脈上生短柔毛和稀疏的刺毛,尤其主脈上的刺毛較長,鐘乳體細點狀,上面明顯,基出脈3,其側(cè)出的一對稍弧曲,伸達中部邊緣,側(cè)脈4-6對,伸向齒尖;葉柄長1.5-10厘米,毛被同莖上部;托葉長圓狀披針形,長5-10毫米,先端2淺裂,背面肋上生糙毛。花序雌雄同株,稀異株,圓錐狀,序軸上生短柔毛和稀疏的刺毛;雄花序生莖頂部以下的葉腋,具短梗,長3-10厘米,分枝多,開展;雌花序生莖頂部或近頂部葉腋,長10-25厘米,花序梗長5-12厘米,分枝較短,常著生于序軸的一側(cè)。雄花具短梗或無梗,在芽時扁圓球形,徑約1毫米:花被片5,長圓狀卵形,內(nèi)凹,外面近先端無角狀突起物,外面有微毛;雄蕊5;退化雌蕊倒梨形,長約0.4毫米;小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0.7毫米。雌花具梗:花被片4,不等大,分生,側(cè)生的二枚較大,緊包被著子房,長圓狀卵形或狹倒卵形,長約1毫米,以后增大,外面多少被短糙毛,背生的一枚圓卵形,兜狀,長約0.5毫米,腹生的一枚最短,三角狀卵形,長約0.3毫米;子房具雌蕊柄,直立,后彎曲;柱頭絲形,長2-4毫米,周圍密生短毛。瘦果圓狀倒卵形或近半圓形,偏斜,扁平,長約2-3毫米,光滑,有紫褐色細斑點;雌蕊柄增長到約0.5毫米,下彎;宿存花被片側(cè)生的2枚,長約1.5毫米,伸達果的近中部,外面生短糙毛,有時近光滑;花梗長2-4毫米,在兩側(cè)面扁化成膜質(zhì)翅,有時果序枝也扁化成翅,匙形,頂端有深的凹缺。花期6-8月,果期8-12月。
野綠麻的功效與作用
1、健脾消積,祛風(fēng),除濕,活血。
2、野綠麻主治小兒疳積。
3、《浙江中醫(yī)雜志》:“健脾消積。主治小兒疳積。”
野綠麻的使用方法
1、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紅禾麻根50g,紅五加皮15g,泡酒服。
2、治疳積:野綠麻全草9~15g(鮮品30g)泡水服;嚴重者加雞肝或豬肝同煮服。
3、治風(fēng)濕麻木:紅禾麻根25g,煨水服;另用紅禾麻煎水洗。
野綠麻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內(nèi)服,煎湯,15~25g(鮮者50g);或浸酒。
野綠麻的使用禁忌
本種植株上有刺毛,接觸皮膚后會引起紅腫,瘙癢和疼痛。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