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鼠曲草為菊科植物濕鼠曲草的全草。 濕鼠曲草別名:鼠曲草、無心草、黃花曲草、清明菜、田艾、佛耳草、鼠耳草。濕鼠曲草功效主治:用于肺寒及肺熱咳嗽痰多、風寒感冒及筋骨痛、腳膝腫痛、跌打損傷等。支氣管炎、哮喘、蠶豆病等配伍用之。下面分享濕鼠曲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濕鼠曲草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濕鼠曲草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2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徑2-5毫米,多少帶木質,常叢生弧曲或斜升小枝,中部和上部有與主莖成銳角直升或斜升的側枝,被叢卷的白色密絨毛,上部的毛更密,下部罕有脫落變稀疏,節間短,長5-10毫米。基生葉在花期凋萎;中部和上部的葉長圓狀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或稀達7厘米,寬2-4毫米,有時可達5毫米,中部向下漸狹,無明顯葉柄,頂端通常短尖,稀有鈍頭,全緣,兩面被均勻的叢卷白色絨毛,中脈明顯,在上面平,在下面凸起;頂端葉等大或不等大,密集于花序下面,且長于頭狀花序2至數倍。頭狀花序通常有2-2.5毫米的柄,徑約4.5毫米,在莖及枝頂端密集成團傘花序狀或近球狀的復式花序;總苞近杯狀,寬約4.5毫米,稍長于小花;總苞片2-3層,草質,多少透明,外層寬卵形,黃褐色,頂端鈍,長2.5-3毫米,被蛛絲狀絨毛,內層長圓形,淡黃色或麥稈黃色,頂端尖,長約3毫米,無毛。頭狀花序有極多的雌花(150個-208個);雌花花冠絲狀,長約2-2.5毫米,下部幾不擴大,上部有腺點,頂端有不明顯的3細齒。兩性花少數,通常7-8個,約與雌花等長或稍短,花冠淡黃色,向上漸擴大,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形,頂端變褐色。瘦果紡錘形,有多數乳頭狀突起,長約0.7毫米。冠毛白色,糙毛狀,易脫落。濕鼠曲草花期7-10月。
中藥濕鼠曲草炮制
1、采集加工
夏末花期采收,鮮用或曬干。
2、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撈出,潤透,切10mm段,曬干。
濕鼠曲草的功效與作用
1、濕鼠曲草全株長10-20cm,密被綿毛,灰白色。莖圓柱形,單一或2-3枝叢生。徑約0.1-0.2cm。單葉互生,葉片皺縮,完整葉展平后呈長圓狀線形至倒披針形,長約2-5cm,寬約0.3-0.5cm,先端鈍尖,全緣,表面密被綿毛,灰白色。頭狀花序呈半球形,密集于葉腋的小枝頂端;總苞3列,膜質;花小管狀,淡白黃色或灰白色。瘦果暗綠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而微甘。
2、濕鼠曲草藥理作用
全草制劑有降低血壓、擴張血管和減慢心率作用。此外,該制劑可增加腸蠕動及促進潰瘍的愈合。
3、濕鼠曲草祛濕,降血壓,消瘡腫,止咳化痰,調氣和中,清熱平肝。
4、《吉林中草藥》:“止咳,化痰,解毒。治咳喘,支氣管炎,胃潰瘍,膿腫,高血壓等。”
濕鼠曲草的使用方法
1、治一切咳嗽:鼠曲草30g,冬花30g,鼠地60g。共焙干,研細末。每次3g,每日服2次。
2、治慢性支氣管炎:鼠曲草30g,杏仁9g,甘草3g。水煎,每日服2次。
3、治筋骨疼痛:鼠曲草30g,白酒500g,浸泡3天。飲酒,每次1酒盅,每次服2次。
4、治胃潰瘍:鼠曲草9g,白芍9g,甘草9g。水煎,每日服2次。
5、治高血壓:鼠曲草12g,鉤藤9g,桑寄生9g。水煎,每日服1次。(1-5方出自《吉林中草藥》)
6、濕鼠曲草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內服,煎湯,3~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濕鼠曲草的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