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木耳,中藥名。為莧科植物血莧Iresine herbstii Hook.f.的全草。中國上海、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栽培者為雌株,不結果實。四季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別名:紅靛、一口紅、漢宮秋、紅葉莧。下面分享紅木耳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紅木耳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血莧形態特征 血莧,又名紅洋莧。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壯,帶紅色,高達1m。單葉...
2海尼豆瓣綠,中藥材名。本品為胡椒科植物海尼豆瓣綠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曬干。別名:狗骨頭、散血丹。下面分享海尼豆瓣綠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海尼豆瓣綠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海尼豆瓣綠形態特征 半肉質草本,高5~17厘米。莖直立,圓柱形。三葉輪生,葉片闊矩圓狀卵圓形,全緣,無托葉。穗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極小,兩性,有苞片;雄蕊2;子房1室,有胚珠1顆。漿果,極小,不...
![]()
![]()
4還魂草,中藥材名。本品為景天科植物輪葉景天的全草。夏、秋季采,洗凈鮮用。別名:打不死、九死還魂草。下面分享還魂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還魂草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輪葉景天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須根細。莖直立,不分枝。葉3~5片輪生或對生,矩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狀疏齒,葉下常蒼白色...
2白三七,中藥材名。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曬干用或鮮用。別名:竹節參、打不死、還陽參、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下面分享白三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白三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豌豆七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根莖肉質,褐色。莖直立而長,分枝少。花莖直立,高約30~35厘米。葉3片輪生,無柄,卵狀菱形,長1.5~3.5厘米,先端急尖,基...
2中藥大鵝兒腸為石竹科植物大繁縷的全草或根。全草含皂苷、黃酮類成分、酚酸成分等。春、夏、秋季采集,洗凈泥沙,除去雜質,曬干。別名:繁縷、鵝腸菜、黑牽牛、寸金草、老鸛精、大種鵝兒腸、通經草、牛繁縷、鵝腸草、石灰菜、大鵝兒腸、鵝兒腸。下面分享大鵝兒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大鵝兒腸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植物大繁縷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莖多分枝,纖細平臥,上部直...
1寄生黃,中藥材名。本品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北、陜西南部等地。秋季采收。下面分享寄生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寄生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筒鞘蛇菇形態特征 多年生寄生肉質草本,無葉綠素,高5~15厘米。根狀莖肥厚,近球形,黃褐色,表面具淺色小疣。花莖紅色或帶黃色,中部具一總苞狀的鞘;鞘筒狀,上部稍脹大,3~5裂,長1.5~2.5厘米,花單...
2姑娘果是毛酸漿(Physalis philadelphica Lam.)的果實,毛酸漿起源于美洲,在中國已經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地,屬于無意引進的物種,常由其它種子攜帶進入,喜生于濕潤的土壤,常見于山坡林下或田邊、路旁,是常見的路邊雜草。夏、秋季采收帶萼的果實或全草,曬干或鮮用。別名:姑娘果、洋姑娘、菇娘兒。下面分享姑娘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姑娘果的...
2紫參,中藥材名。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華鼠尾的全草。秋季開花時采收,曬干。別名:大理茜草、滇茜草、紅根、色子片、石見穿、石打穿、月下紅、華鼠尾草、烏沙草、墨面風。下面分享紫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紫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華鼠尾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莖方形,單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綠色,被倒向柔毛。葉對生,全為單葉或莖下部為三出復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