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節為睡蓮科植物蓮藕根莖的節部。藕節別名:藕節炭、光藕節、藕節巴。中藥藕節主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下面分享藕節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藕節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藕節的功效與作用
1、藕節,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藥也。邢元壁曰,《日華子》治產后血悶腹脹,搗汁,和熱童便飲,有效,蓋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時珍方治咳血、唾血、區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證,入四生欽、調營湯戶,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本草匯言》
2、藕節,止吐、艦、淋、痢諸血證。甘能補氏咸能軟堅去瘋,澀能斂散固精,又取其通而有節也。《醫林纂要》
3、藕節治血熱吐衄不止:藕節可與生地黃、大薊相合,以涼血止血;
4、藕節治卒暴吐血:藕節可與荷蒂同用,以加強止血之功;
5、藕節消食止泄,除煩,解酒毒,壓食及病后熱混。(《本草拾遺》)
6、藕節治鼻衄不止:藕節搗汁飲,并滴鼻中。(《綱目》)
7、藕汁,能消痰血不散。《藥性論》
8、藕汁,解射罔毒、蟹毒。《本草經集注》
9、藕節治眼熱赤痛:取蓮藕一個,連節,以綠豆入滿其中空處,水數碗,煎至半碗,連藕食之。(《嶺南采藥錄》)
10、藕節解熱毒,消瘀血、產后血悶。合地黃主研汁,(入)熱酒并小便服。《日華子本草》
11、藕節搗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藥性論》
12、藕節治凍腳裂坼:蒸熟藕節搗爛涂之。(《綱目》)
13、藕節治肺癆咯血:藕節可與白及配伍,以斂肺止血;
14、藕節治紅白痢:藕節一斤,搗汁,和蜜糖,隔水燉成膏服。(《嶺南采藥錄》)
15、藕節治婦人血崩,冷濁。《滇南本草》
16、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爆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肝旺、內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隨息居飲食譜》
17、藕節多服潤腸肺,生津液。《滇南本草》
18、藕節主煩熱鼻血不止。(崔禹錫《食經》)
19、藕節治大便下血:藕節曬干研末,人參、白蜜煎湯調服二錢,日二服。(《全幼心鑒》)
20、藕節治墜馬血瘀,積在胸腹,唾血無數者:用生藕節搗爛,和酒絞汁飲,隨量用。(《本草匯言》)
21、藕節治麥芒及塵土并物入眼不出:藕節一截,洗凈搗爛,以帛子裹于眼上,挹取汁,落眼中。(《普濟方》)
22、藕節粉:開隔,補腰腎,和血脈,散瘋級,生新血;產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綱目拾遺》
23、藕節治上焦痰熱:藕節、梨汁各半盞,和服。(《簡便單方》)
24、藕節主熱渴,散血,生肌。《別錄》
25、藕節治血熱尿血:藕節可與小薊、蒲黃、白茅根并施,以涼血止血。
26、藕節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綱目》
27、藕以仁和產者為良。熬濃汁服,既能補血,亦能通氣,故無膩滯之偏。《重慶堂隨筆》
28、藕節破產后血悶,生斯服亦不妨;搗患金瘡并傷折,止暴痛;蒸煮食,大開胃。《日華子本草》
29、藕節清熱除煩,凡嘔血、吐血、出血、敗血,一切血癥宜食之。《日用本草》
30、藕節治卒暴吐血: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上同蜜擂細,水二鐘,煎八分,去滓溫服。或研末,蜜調下。(《圣惠方》雙荷散)
31、藕節生食之,主霍亂后虛渴、煩悶、不能食;蒸食甚補五臟,實下焦。(盂說)
32、藕節涼血養血,利水通經。《本草再新》
33、藕節治虛寒性崩漏:藕節可與艾葉、炮姜等相佐,以溫經止血;
34、藕節治小便熱淋:生藕節、地黃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盞,入蜜溫服。(《綱目》)
二、藕節的食用方法
1藕節湯
材料:藕節30克。
制法:藕節加水煎煮取汁。
用法:飲湯,每日2次,可連用7–10日。
功效:清瀉肺熱,涼血化瘀。
2藕節蓮須湯
材料:藕節30克,蓮須10克。
制法:以上二物加水適量,煎煮取汁。
用法:飲湯吃藕,每日2次。
功效:清熱瀉火、男性腎虛、遺精過度、定神安魄。
3藕節丸
組成:干藕節5兩、人參1兩半、款冬花1兩、干蓮肉1兩、蛤粉1兩、干山藥1兩半、杏仁1兩半、棗兒(去核皮)半斤。
制法:上為細末,加大蘿卜1個,煮爛,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80丸,臨臥白湯送下。
主治:傷力吐血。
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八。
4藕節馬蹄湯
材料:馬蹄500克、鮮藕節120克、生姜2片。
制法:馬蹄洗凈,削皮并切對半,鮮藕節洗凈。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水800毫升(約3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滾至400毫升(1碗半量)便可。
用法:飲湯吃馬蹄為1人于1日分2次用
功效:滋陰清熱解毒利濕
按語:中醫認為馬蹄有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除痰、消食除脹之功,而藕節為止血類的中藥,有收斂止血之功。合而為湯,還可適用于秋燥、或秋雨交替時致濕熱的口渴、尿色深黃等及血尿者。
5藕節血余湯
材料:藕節250克、血余炭75克。
做法:取藕節,血余炭,加水2500毫升,煎煮至約1500毫升,過濾取汁,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收斂止血,治月經先期。
按語:血余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最有斯效。其化瘀生新之力,又善治大便下血腥臭,腸中腐爛及女子月信閉塞。
6雞爪皮藕節方
材料:雞爪皮10克、藕節15克、甜酒少許。
做法:2者焙焦研末混合,用甜酒沖服,1次/日。
功效:涼血,補血,止血。
主治:各型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癥見出血不止,血色鮮紅。
7藕節西瓜粥
材料:鮮藕節榨汁250毫升、西瓜榨汁250毫升、粳米100克。
做法:共煮粥,熟時加適量白糖服用,每日1–2次。
功效:主要治療鼻出血肝火上逆型:鼻衄、頭痛、目赤、口甘咽干、易怒,舌邊紅,苔薄黃,脈弦數。
8藕節燉排骨
材料:排骨350克、鮮藕300克、姜絲、紹酒適量。
做法:
1、排骨切小塊,氽水后盛入燉器。
2、鮮藕刨皮切條塊,與姜絲一起放在排骨上面。
3、放入800毫升清湯,加鹽、味精、紹酒調好味,灌入排骨里,上籠蒸30分鐘即成。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9鴨蛋藕節湯
材料:取鴨蛋?1個、蘇木6克、藕節?30克
做法:先將蘇木?、藕節煎湯,去渣后在湯中加入去殼鴨蛋,再煮片刻,然后吃蛋喝湯,每天1次,連食5天。
功效:適用于氣虛型惡露不盡。
10藕節茅根湯
材料:藕節200克、茅根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藕節、茅根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加入白糖,調溶即可。分2–3次服用。
功效:適用于肺結核咳血患者。
11桂圓花生藕節湯
配方:桂圓肉30克、花生米15克、藕節30克。
制法:以上三味洗凈后加水適量煎煮,至花生熟爛即可。
用法:每日1次,分次食完。
功效:益氣健脾,收斂止血。
主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2藕節豆腐冬瓜湯
材料:鮮藕節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
做法:共煎湯服,每日2次。
功效:主要治療口瘡實癥:唇頰內側、舌面、上腭等處有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粘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赤紅,脈滑數。
13山藥三七藕節粥
材料:干山藥60克、三七粉10克、藕節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干山藥60克,三七粉10克,藕節調入鍋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一大碗,用三七粉、山藥粉共煮粥,加入紅糖調勻即成。
14藕節黃芪豬肉湯
材料:藕節30克、蓮子15克、黃芪30克、豬瘦肉100克、山藥30克、黨參30克。
制法:
1、豬肉洗凈,切小塊。
2、將藕節、蓮子、黃芪、山藥、黨參洗凈,同豬瘦肉一起入鍋煎煮,煎至瘦肉熟爛,即可飲湯吃肉。
功效:此湯有益腎攝血、固攝的作用。可治療氣虛型惡露不盡,癥狀為初期量多,繼而淋漓不斷,精神倦怠,頭暈氣短。
按語:藕節味澀性平,為止血藥。黨參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治虛癥。蓮子補脾胃、補養心氣。山藥補腎固精、補氣健脾、養陰益肺。黃芪補氣長陽、益衛固表。
15藕節生地黃排骨湯
材料:鮮藕節100克、生地黃30克、黑木耳10克、蜜棗2個、豬排骨400克、生姜3片。
制法:各物洗凈。藕節刮皮去須;蜜棗去核;豬排骨切段。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功效:藕節是藕莖與根莖連接的部位,其干品亦為中藥。中醫認為有收斂止血、涼血散瘀的功效,為調理各種熱性出血的食療之物。
按語:中藥生地黃能清熱瀉火、涼血養陰;黑木耳能潤腸通便、涼血止血。加入甘潤的蜜棗和補益的豬排骨為湯,能清熱涼血、養陰止血,對秋暑干燥時的痔血者,及月經過多,或淋瀝不盡兼見口干口苦、煩躁易怒、便秘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禁忌:脾胃虛寒、經漏或血崩屬氣虛者慎用。
16楊樹葉藕節煎湯
材料:楊樹葉20克,藕節30克,甘草10克。
做法:加水適量煎湯飲用,每日1—2次。
功效:治腹瀉。
17紅棗藕節燉兔肉
配方:兔肉150–200克、藕節10克、紅棗15。
制法:上三味放砂鍋內煮爛,姜、糖適量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劑,早晚服食。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攝血。
主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三、藕節的使用禁忌
藕節忌鐵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