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海風藤為雙子葉植物藥胡椒科植物細葉青蔞藤的藤莖。海風藤別名:滿坑香、老藤、大風藤、巖胡椒。海風藤主治:風寒濕痹,關節(jié)不利,腰膝疼痛,筋脈拘攣。肺寒喘咳,屈伸不利。下面分享海風藤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海風藤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海風藤的藥用炮制
炮制方法:原藥放清水中浸30-60分鐘,取出放籮內潤16-24小時,切片,曬干。
采收儲藏:秋季采割全株,洗凈,曬干。置干燥處儲藏。
二、海風藤的功效與作用
1、海風藤行散之性又能利水消腫,可單用煎服。
2、《本草再新》記載:海風藤行經絡,和血脈,寬中理氣,下濕除風,理腰腳氣,治疝,安胎。
3、海風藤辛散之功又可用于跌打損傷,可與三七、沒藥,大血藤等合用。
4、海風藤治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海風藤、追地風各二兩。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
5、海風藤用于脘腹冷痛者,多與干姜、香附、陳皮等同用,以增散寒行氣止痛之效。
6、《滇南本草》記載:海風藤治寒濕痹傷筋,祛風,筋骨疼痛,利小便及莖中痛,熱淋初起,利小便急速。
7、海風藤治跌打損傷:海風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紅牛膝、地烏龜。泡酒服。
8、《開寶本草》記載:海風藤主風血,補衰老,起陽,強腰腳,除痹,變白,逐冷氣,排風邪。亦煮汁服,亦浸酒服,冬月用之。
9、《別錄》記載:海風藤主金瘡痛。
10、海風藤常用于風寒濕痹,筋脈動拘攣,肢節(jié)疼痛,可與羌活、獨活、桂心、當歸等配伍。
11、《綱目》記載:海風藤煮汁服,治上氣咳嗽。
12、《浙江中藥手冊》記載:海風藤宣痹,化濕,通絡舒筋。治腿膝痿痹,關節(jié)疼痛。
13、《本草圖經》記載:海風藤治腰痛。
海風藤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浸酒。外用適量。
(1)海風藤藥酒
組成:海風藤125g 追地風125g 白酒(40~60度)適量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二次,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
制法:用浸漬法,制成1000ml。
功效:祛風利濕,通絡止痛。適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亦可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
禁忌:心臟病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
來源:《中藥制劑匯編》
(2)三藤酒
材料:絡石藤90克,海風藤90克,雞血藤90克,桑寄生90克,五加皮30克,木瓜60克。白酒3000毫升。
用法:每晚服30毫升即可,溫熱服效更佳。
功效:袪濕,舒筋,活絡。
(3)舒筋通絡酒
材料:黃芪15克,秦艽15克,木瓜15克,牛膝15克,白芍藥15克,丹參15克,當歸15克,枸杞子15克,雞血藤15克,川烏頭15克,草烏15克,烏梢蛇15克,海桐皮15克,鵝腸草15克,海風藤15克,白酒500克.
做法:
1、將黃芪、秦艽、木瓜、牛膝、白芍、丹參、當歸、枸杞、雞血藤、生川烏、生草烏、烏梢蛇、海桐皮、伸筋草、海風藤切成片置于容器中;
2、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養(yǎng)血舒筋、活血通絡之功效,適于急、慢性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癥患者飲用。
四、海風藤的使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海風藤。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