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中藥名。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的花。5-8月采花,曬干。吉林、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別名:鷺鷥花、五里香、紅薇花、百日紅、佛相花、紫梢、癢癢花、寶幡花、五爪金龍、滿堂紅、怕癢花、猴刺脫、狗骨頭、紫金標、紫蘭花、阿米茶、紫荊花、紫金花、蚊子花。下面分享紫薇花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紫薇花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紫薇花形態特征
紫薇,又名猴郎達樹、不耐癢樹、癢癢樹、搔癢樹、無皮樹、怕癢樹、紫槿樹、紫荊、抓癢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花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紫薇花成分
花含紫薇堿,印車前明堿,又氫輪葉十齒草堿,十齒草明堿,十齒草吹堿,十齒草堿,矮牽牛素-3-阿拉伯糖甙,錦葵花素-3-阿拉伯糖甙等花以甙。
紫薇花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2、紫薇花主治:瘡癤癰疽,小兒胎毒,疥癬,血崩,帶下,肺癆咳血,小兒驚風。
3、紫薇花為強瀉劑。
紫薇花的使用方法
1、治風丹:紫薇花30g。煎水煮撈糟服。(《重慶草藥》)
2、治癰疽腫毒,頭面瘡癤,手腳生瘡:紫薇根或花研末,醋調敷,亦可煎服。(《湖南藥物志》)
紫薇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紫薇花使用禁忌
1、孕婦禁服。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孕婦忌服。”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