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為桑科植物大麻的種仁。火麻仁別名:炒火麻仁、大麻子、大麻仁、冬麻子、火麻子、萉、麻子、麻于仁、麻仁、線麻子、黃麻仁。中藥火麻仁功效主治:腸燥便秘、風痹、消渴、風水、熱淋、痢疾、月經不調、瘡癬、丹毒。下面分享火麻仁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火麻仁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火麻仁的功效與作用
1、火麻仁治虛勞,下焦虛熱,骨節煩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數少,吸吸口燥少氣:大麻仁五合,研,水二升,煮去半分,服。
2、火麻仁治小兒赤白痢,體弱不堪,困重者:麻子一合,炒令香熟,末服一錢匕,蜜、漿水和服。
3、火麻仁治產后郁冒多汗,便秘:紫蘇子、大麻仁各半合,凈洗,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喂之。此粥不惟產后可服,大抵老人、諸虛人風秘,皆得力。
4、火麻仁治赤流腫丹毒:搗大麻子水和敷之。
5、火麻仁取汁煮粥,去五臟風、潤肺。治關節不通、發落,通血脈。《食療本草》
6、火麻仁下氣,利小便,去風痹皮頑,炒令香搗碎,小便浸取汁服;婦人倒產吞二七枚。《本草拾遺》
7、火麻仁治大便不通:研麻子,以米雜為粥食之。
8、火麻仁治跌打損傷,去瘀血,生新血。《分類草藥性》
9、麻子仁,非血藥而有化血之液,不益氣而有行氣之用,故于大腸之風燥最宜。麻仁之所療者風,然屬血中之風,非漫治風也,而其所以療風者,以其脂潤而除燥,蓋由于至陽而宣至陰之化,非泛泛以脂潤為功也。《本草述》
10、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杏仁潤物也。《本草》曰,潤可去枯。脾胃干燥,必以甘潤之物為之主。《傷寒明理論》
11、麻子,性最滑利。甘能補中,中得補則氣自益,甘能益血,血脈復則積血破,乳婦產后余疾皆除矣。風并于衛,則衛實而榮虛,榮者,血也、陰也。《經》曰,陰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補陰,使榮衛調和,風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氣從小便而出也。《本草經疏》
12、火麻仁補虛勞,長肌肉,下乳,止消渴,催生。治橫逆產。《日華子本草》
13、火麻仁治白痢:麻子汁,煮取綠豆,空腹飽服。
14、火麻仁治大腸風熱結澀及熱淋。《藥性論》
15、火麻仁治小兒頭面瘡疥:麻子五升末之,以水和絞取汁,與蜜和敷之。
16、火麻仁治金瘡腹中瘀血:大麻子三升,大蔥白二十枚。各搗令熟,著九升水,煮取一升半,頓服之。若血出不盡,腹中有膿血,更合服,當吐膿血耳。
17、火麻仁治婦人月水不利,或至兩三月、半年、一年不通者:桃仁二升,麻仁二升,合搗,酒一斗,漬一宿,服一升,日三夜一。
18、火麻仁利女人經脈,調大腸下痢;涂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嘔逆。《綱目》
19、火麻仁治腳氣腫渴: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一大升,別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納麻汁,更煎三、五拂,渴即飲之,冷熱任取,饑時啖豆亦佳。
20、火麻仁治傷寒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于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炙、熬,別作脂)。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21、火麻仁治妊娠損動后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碎熬,以水二斗,煮取汁,熱沸,分為三、四服。(《食醫心鏡》)
22、火麻仁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者: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一大升,漉出曝干,炒,待香熱,即入木臼搗極細如白粉,平分為十帖。每用一帖,取無灰酒一大瓷湯碗研麻粉,旋濾取白酒,直令麻粉盡,余殼即去之,都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冷熱得所,空腹頓服,日服一帖。
23、火麻仁治大渴,日食數斗,小便赤澀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飲之。
24、火麻仁治五淋,小便赤少,莖中疼痛:冬麻子一升,杵研,濾取汁二升,和米三合,煮粥,著蔥、椒及熟煮,空心服之。
25、火麻仁主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后余疾。《別錄》
26、火麻仁治小兒疳瘡:搗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秘錄》)
27、火麻仁補中益氣。《本經》
28、火麻仁治聘耳,膿水不止:麻子一合,花臙脂一分。都研為末,滿耳塞藥,以綿輕擁。
29、火麻仁治寸白由:吳茱萸細根一把(熟搗),大麻子三升(熬,搗末)。上二味,以水三升和搦取汁,旦頓服之,至巳時,與好食令飽,須臾蟲出,不瘥,明且更合服之,不瘥,三日服。
20、火麻仁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者:麻子熬作末,摩上良。
30、火麻仁治產后血不去:麻子五升,搗,以酒一斗漬一宿,明旦去滓,溫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忌房事一月,將養如初產法。
31、火麻仁主五勞。《唐本草》
32、火麻仁治湯火傷:火麻仁、黃柏、黃梔子,共研末,調豬脂涂。
33、麻仁,能潤腸,體潤能去燥,專利大腸氣結便閉。凡老年血液枯燥,產后氣血不順,病后元氣未復,或稟弱不能運行皆治。大腸閉結不通,不宜推蕩,亦不容久閉,以此同紫菀、杏仁潤其肺氣,滋其大腸,則便自利矣。《藥品化義》
34、火麻仁治風水腹大,臍腰重痛,不可轉動:冬麻子半升,碎,水研濾取汁,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著蔥、椒、姜、豉,空心食之。
35、火麻仁治嘔逆:麻仁三合,熬,搗,以水研取汁,著少鹽吃。
二、火麻仁的食用方法
1火麻仁茶
材料:火麻仁15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火麻仁洗凈炒香,研碎,加水毫升,煎沸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攪勻即可。稍溫飲用。
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補虛。
主治:適宜于腸燥便秘者飲用。
2火麻仁粥
材料:火麻仁15克、大米50克。
做法:每次用火麻仁15克,加水少許搗爛,再加大米50克及水適量煮粥,調味服食。
功效:治肝病 經常性便秘。
3火麻仁酒
材料:火麻仁160g、白酒500ml。
制法:
1、將火麻仁炒香后搗碎,放入干凈的瓶中;
2、倒入白酒浸泡,封口;
3、3日后開啟,過濾后備用。
用法:將酒溫熱,每次飯前隨量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兼補中虛。
主治:腸燥便秘、小腹脹滿疼痛、消渴、熱淋、風痹、痢疾、月經不調、疥瘡、癬癩等癥。
注意:切勿過量致酒醉。
摘錄:《太平圣惠方》
4紫蘇麻仁粥
材料:蘇子10克、火麻仁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將蘇子、火麻仁搗爛,加水研,濾取汁,與粳米同煮成粥。
用法:任意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適用于老人、產婦體虛腸燥、大便干結難解者。
按語:兩藥富含脂肪油、主要成分為亞油酸和亞麻酸,能刺激腸粘膜、使分泌增多、蠕動加快,能滋陰補虛,無不良反應。
來源:《普濟本事方》
三、火麻仁的使用禁忌
1、火麻仁畏牡蠣、白薇,火麻仁惡茯苓。《本草經集注》
3、腸滑者尤忌火麻仁。《本草從新》
2、火麻仁多食損血脈,滑精氣,婦人多食火麻仁發帶疾。《食性本草》
4、火麻仁不良反應及治療:火麻仁含有較多的脂肪油,誤食一定數量后可引起中毒反應,大多在1–2小時內發作,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四肢麻木,煩躁不安,均在1–2天內癥狀先后消失而愈。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