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生姜別名:姜、干姜、姜皮。中藥生姜主治: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或痰飲嘔吐、胃氣不和的嘔吐、風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風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下面分享生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生姜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生姜的功效與作用
1、產后的女性坐月子時,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體質復原及喂養嬰兒。另外,姜水洗浴還可以防風濕頭痛。產婦可以試用姜片煲水洗頭洗澡,甚至洗臉洗手,因為姜片可以驅寒,用姜煲水進行洗浴,可以防風濕和偏頭痛。
2、生姜能抗氧化,抑制腫瘤: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3、生姜能防齲齒:每日早、晚堅持用熱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飲用數次。此法對保護牙齒、預防和治療齲齒頗為有效。
4、生姜能殺菌解毒,消腫止痛: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急性胃腸炎的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5、生姜能防感冒頭痛:將雙腳浸于熱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點鹽、醋,并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6、生姜用于胃寒嘔吐:生姜為止嘔要藥,可單獨應用,治療胃寒嘔吐。生姜也可治胃熱嘔吐,配合半夏、竹茹、黃連等同用。
7、生姜能防暑、降溫、提神: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于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是大有裨益的。
8、生姜能防暈車:止惡心嘔吐吃生姜具有防止惡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癥”,吃點生姜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民間用吃生姜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圣藥”之譽。
9、生姜能祛除腳臭:將腳浸于熱姜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干,擦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10、生姜能緩解腰肩疼痛:在熱姜水里加少許鹽和醋,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11、生姜能治療面部暗瘡:用溫熱姜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干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12、生姜能祛頭皮屑:先用生姜輕輕擦洗頭發,然后再用熱姜水清洗頭發,可有效防治頭皮屑。
13、生姜用于風寒感冒、發熱、惡寒等癥:生姜用于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癥,煎湯,加紅糖乘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生姜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藥品,能增強發汗力量。
14、生姜能解毒:生姜能解魚蟹毒,單用或配紫蘇同用。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湯飲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啞舌腫麻木等癥。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時候,常用生姜同制,以減除它們的毒性。
15、生姜能開胃健脾,促進食欲: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
16、生姜能減輕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17、生姜治妊娠嘔吐:生姜1片含于舌下;或生姜少量切碎,待大米粥將熟時入鍋煮片刻即可,粥姜同食。
18、生姜治性欲低下:生姜15–30克,當歸30–50克,羊肉500–1000克。羊肉切塊、洗凈,放滾水內先滾一下,取出。當歸、生姜洗凈,切片,用布包好與羊肉一起入鍋煨湯,熟后去藥包,飲用。
19、生姜治月經不調:生姜末3克,紅糖1匙,與米酒30克同煮粥服,有溫下通經之功效。
20、生姜治產后補養:生姜100克,去皮切塊,豬腳兩只切開,米醋100毫升同煮熟,分數日吃完。具有健脾胃、補氣血、通乳汁、散瘀血的功效。
21、生姜能抗衰老:生姜30克,鮮豬肉200克,洗凈切成絲,加調料同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不可一次食入過多,痛腫瘡癤、目赤內熱、便秘或患痔瘡者不宜食用。腐爛生姜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管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
22、生姜治老年斑:取適量鮮姜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開水浸泡5–10分鐘后,加入少許蜂蜜攪勻當水飲。
23、生姜治產后缺乳:生姜適量,木瓜500克,米醋500克,用瓦罐燉煮,分次服完。
24、生姜治月經過多:生姜15克,艾葉10克,雞蛋兩個。生姜、艾葉加水適量煮熱后,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25、生姜治閉經:生姜適量,去骨烏賊魚250克,加油鹽同炒吃,此法具有補氣通經之效。
26、生姜治痛經:干姜、紅棗、紅糖各30克。干姜洗凈切成片,紅棗洗凈去核,與紅糖共煎湯服;或生姜20克切絲,紅糖適量,沸水沖開后加蓋3分鐘,趁熱代茶飲之;或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二、生姜的食用方法
1生姜紅糖水
組成:杏仁120克(去皮、尖)、生姜180克(去皮)、甘草0.9克、桃仁15克(去皮、尖)、鹽花90克
用法:以上杏仁、桃仁、生姜,用濕紙同裹煨,砂盆內研極細,入甘草、鹽,再研,瓷器貯之,湯點服。
主治:老人膈滯,肺疾痰嗽。
來源:《壽親養老新書》卷一。
2醋姜藥茶
材料:鮮姜60克、醋、紅糖各適量。
做法:先將生姜洗凈,切片,以醋浸泡1晝夜。用時取姜3片,加紅糖,用沸水泡5分鐘即可。代茶飲用,每天2劑,溫服。
功效:溫中和胃,降逆止嘔。適用于食欲不振,翻胃嘔吐以及由胃寒引起的胃脘痛等。
來源:《偏方大全》。
3生姜瀉心湯
處方:生姜、黃芩、人參(去蘆)、干姜(炮)各二錢、半夏、黃連、大棗(三枚)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功效:治傷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氣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不利者。
來源: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4生姜瀉心湯
組成: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參9克、干姜3克、黃芩9克、半夏9克(洗)、黃連3克、大棗12枚(擘)
用法: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效:和胃消痞,散結除水。
主治:傷寒汗后,胃陽虛弱,水飲內停,心下痞硬,腸鳴下利;妊娠惡阻,噤口痢。現用于胃下垂、胃擴張、慢性胃炎等屬胃陽虛弱,水飲內停者。
來源:《傷寒論》
5生姜紅糖茶
材料:生姜10g,紅糖30g。
制法:生姜切絲或片,與紅糖一起放入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2劑。
功效:發汗解表,溫中和胃。適用于風寒感冒,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
6生姜檸檬熱飲
材料:生姜、檸檬、蜂蜜
做法:
1、生姜洗凈切片榨成汁;檸檬用榨汁器擠出汁水;
2、將姜汁和檸檬汁倒入杯中,加入熱水攪勻,飲用前調入1勺蜂蜜即可。
做法2:也可以用煎煮法來做,即生姜和檸檬切成片,加水先煎煮生姜片3分鐘,再加入檸檬片續煮1分鐘。
功效:驅逐寒意、預防感冒、潤喉爽咽。
7生姜酒
組成:生姜1兩(累擘破)。
用法:以酒升半,煮合3-4沸,頓服之。
功效:治注痢不止而轉筋入腹欲死。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見《圣濟總錄》卷四十。
8蘿卜生姜汁
材料:鮮蘿卜250克、生姜15克。
制法:將蘿卜,生姜洗凈,蘿卜連皮,生姜刮皮,兩者均切碎搗爛,用干凈紗布絞汁,將上汁分次慢慢咽服。
功效:蘿卜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的功效,生姜辛溫散寒和胃,本藥汁能祛寒疏風、解毒消腫,用于風寒感冒、咽喉腫痛、聲啞尤宜。
禁忌: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不要與人參、地黃、首烏等補藥同時服用。
9生姜檳榔水
材料:生姜6克、檳榔9克。
制作:生姜洗凈切片,檳榔切片或打碎,然后放入沙鍋內加清水400毫升,煎水內服,日服2次,每日1劑。
功效:本食療能健脾開胃消滯
10生姜蔥白紅糖飲
材料:生姜10克,蔥白1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生姜洗凈,切片,入鍋,加適量水,煎煮10分鐘,加入切碎的蔥白,再煮2沸,去渣取汁,加入紅糖,待糖溶化即成。
11生姜半夏湯
組成:半夏9克、生姜汁15毫升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半夏取400毫升,納生姜汁,煮取300毫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后服。
功效:和胃化飲,降逆止嘔。
主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風痰上攻,頭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腫。
來源:《金匱要略》卷中。
12生姜半夏湯
組成:半夏((口父)咀)3錢、生姜(切片)3錢。
用法:量水多少,煎至7分服。
功效:止嘔吐,開胃消食。
來源:《準繩·類方》卷三。
13生姜炒米粥
材料:生姜30–50克、炒米50克、紅糖適量。
制作:將生姜洗凈,切成薄片,與炒米同煮成粥,加入紅糖攪勻即可服食。
用法:趁熱服食,感冒愈后停服。
功效:解表發汗,疏散風寒,止嘔化痰。適用于外感風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食欲不振。也可用于胃寒嘔逆。
禁忌:風熱感冒及胃熱嘔逆者忌用。
來源:《本草綱目》
14生姜燉牛肚
材料:熟牛肚500克、生姜20克、砂仁10克、陳皮、草果各5克、料酒10克、精鹽3克、味精1克、雞精2克、清湯7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生姜削去外皮,切成條片。牛肚切成條片,下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
2、鍋內放入清湯,下入姜片、陳皮、草果燒開,煮10分鐘左右。
3、下入肚片、砂仁、料酒、精鹽燒開,燉20分鐘左右。加味精、雞精略燉,出鍋盛入湯碗,淋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生姜味辛,性溫。可發表散寒、溫胃止嘔。砂仁味辛,性溫,可化濕行氣、溫中止嘔、止瀉安胎。牛肚富含蛋白質、糖類、鈣、磷、維生素(A、B1、B2、C),能補虛損、健脾胃。此款菜肴可為孕早期婦女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多種維生素,有利于胎兒的早期發育和母體營養需求,對婦女妊娠嘔吐癥有一定療效。
15姜汁蜂蜜水
材料:生姜、蜂蜜
做法:
1、備好蜂蜜老姜;
2、切碎姜,多少可隨自己喜好;
3、姜末倒入杯中,沖開水,等待開水變成大概30/40度的熱水;
4、加入兩大勺蜂蜜,攪勻;
5、最后,滑而不膩的上品姜汁蜂蜜水出爐了。
功效: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等功效。
16姜母茶
材料:老姜80克、紅糖2匙。
做法:老姜切片,蔥白切段;姜與蔥白放鍋中,注入3碗水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左右.放入紅糖溶化,趁熱飲用。
功效:姜母茶具有去風發汗、開脾胃的功效;而從西醫的觀點切入,姜含有姜油烯,能調理干燥、失去彈性之膚質。治療感冒癥狀,可治淋雨引起的感冒癥狀,但不宜食用過量,尤其姜母茶需老姜、黑糖(紅糖)、水即可,
17艾葉生姜煮雞蛋
材料:雞蛋二個,艾葉10克,生姜15克。
做法:艾葉、生姜、雞蛋(帶殼)加水適量煎煮,雞蛋熟后,去殼取蛋,放入再煮,煲好后,飲汁吃蛋。
功效:月經不調、閉經、月經量多、痛經。
18紅棗枸杞子姜茶
材料:紅棗(去核)100克、紅糖100克、枸杞子30克、生姜25克。
做法:上藥水煎,入紅糖即可。當茶,分數次頻頻飲。
功效:益氣扶脾,治唇舌色淡、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月經由后期量少漸至閉經、女性氣血虛弱型閉經。
19生姜甘草湯
材料:生姜五兩、人參二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
制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效: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來源:唐代孫思邈《千金方》
三、生姜的食用禁忌
1、陰虛、內有實熱或患痔瘡者忌用生姜。
2、生姜久服積熱,損陰傷目。
3、高血壓病人亦不宜多食生姜。
4、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尤其是陰虛體質的人,絕對不能吃姜。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膚干、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癥狀。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