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莢果蕨,中藥名。為球子蕨科植物東方莢果蕨Matteuccia orientalis(Hook.)Trev.的根莖或莖葉。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別名:大葉蕨、馬來巴。下面分享東方莢果蕨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東方莢果蕨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東方莢果蕨形態特征 植株高達100cm。根莖直立,連同...
2短葉蹄蓋蕨,中藥名。為蹄蓋蕨科植物東北蹄蓋蕨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的根莖。夏、秋季采收,洗凈,除去須根,曬干。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四川等地。下面分享短葉蹄蓋蕨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短葉蹄蓋蕨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短葉蹄蓋蕨形態特征 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大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5-120厘米;葉柄...
1芋兒七,中藥材名。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延齡草或白花延齡草的根莖。夏、秋采挖,剪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曬干。別名:玉兒七、佛手七、頭頂一顆珠、黃花三七、魚兒七、尸兒七。下面分享芋兒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芋兒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延齡草形態特征 1、延齡草多年生草本,高8~35厘米,全株光滑無毛。根莖短而粗壯,匍匐狀。莖直立,1~3條,不分枝,圓柱形,無節,直徑0.5~1...
![]()
![]()
3炮姜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的炮制品。取干姜,照燙法(指藥物與熱砂同炒的一種炮制方法,稱為砂燙,亦叫燙法)燙至鼓起,表面棕褐色。以外表色黑、內深掠色、質輕松者為佳。別名:黑姜。下面分享炮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炮姜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炮姜成分 主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姜烯、水芹烯、莰烯、姜烯酮、姜辣素、姜酮、龍腦、姜醇、檸檬醛等。具有抗炎、抗菌、止血、鎮痛等作用。 炮...
2草香附,中藥材名。本品為燈芯草科植物走莖燈心草的根莖。7~9月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別名:拉岡、走莖。下面分享草香附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草香附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草香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根莖細長,常橫臥,被褐色殘存葉鞘纖維。莖直立,圓柱形,具3~4葉片。葉片扁平,禾葉狀,長3~7厘米,寬約0.5厘米,基部成鞘抱莖,全緣,上面綠色,下面...
2山豆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莖。其苦,寒;有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別名廣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下面分享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山豆根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植物越南槐特性 越南槐的根莖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常殘存莖基,其下著生根數條。根呈長圓柱形,常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0.7~3...
2土良姜,中藥名。為姜科姜花屬植物草果藥Hedychium spicatum Ham. ex Smith的根莖。9~10月采收,鮮用或切片曬干。植物草果藥分布于我國云南、貴州、四川、西藏,尼泊爾也有。別名:野姜、良姜。下面分享土良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土良姜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草果藥形態特性 草果藥又名長穗姜花。根莖塊狀;莖高1米左右。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
2大鱗毛蕨,中藥材名。本品為鱗毛蕨科植物廣布鱗毛蕨的根莖。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臺灣等地。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除去葉及泥砂,洗凈,鮮用或曬干。下面分享大鱗毛蕨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大鱗毛蕨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廣布鱗毛蕨形態特征 植株高約100cm。根莖粗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淺褐色、闊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禾稈色,有光澤;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無毛,羽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