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及杯莧屬植物川牛膝的根。又稱鐵牛膝、杜牛膝、懷牛膝、懷夕、真夕、懷膝、土牛膝、淮牛膝、紅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蓋膝、百倍、牛莖、腳斯蹬、粘草子根、牛胳膝蓋、野牛充膝、接骨丹、牛蓋膝頭。牛膝的功效是散瘀血,消癰腫,牛膝的作用是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后血瘀腹痛,牛膝的禁忌是脾虛泄瀉,夢遺失精,月經過多及孕婦均忌服牛膝。下面分享牛膝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牛膝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1、牛膝治風瘙隱疹、骨疽、癩病:牛膝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2、牛膝按五淋諸證,極難見效,惟牛膝一兩,入乳香少許煎服,連進數劑即安,性主下行,且能滑竅。《本草通玄》
3、牛膝治痿痹,補虛損,壯筋骨,除久瘧:牛膝煎汁和曲米釀酒,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飲之。《綱目》牛膝酒
4、牛膝治癆瘧積久不斷:長生大牛膝一虎口。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發前一食頃服,第二服臨發服。《千金方》
5、牛膝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本經》
6、牛膝止筋骨疼,強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墜胎,散結核,攻瘰疬,退癰疽、疥癩、血風、牛皮癬、膿窠。《滇南本草》
7、牛膝治鶴膝風:牛膝、木瓜、五加皮、骨碎補、金銀花、紫花地丁、黃柏、萆薢、甘菊根,水煎服。《本草匯言》
8、牛膝治血熱妄行而致吐血、衄血者,牛膝可與梔子、白茅根、小薊等配伍,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
9、牛膝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烙之熱:蒼術六兩米泔浸三宿,細切,焙干,黃柏四兩切片,酒拌略炒,川牛膝去蘆二兩。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鹽湯下,忌魚腥、蕎麥、熱面、煎炒等物。《醫學正傳》三妙丸
10、牛膝治胞衣不出:牛膝八兩,葵子一兩。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梅師集驗方》
11、牛膝用于瘀滯經閉,產后瘀痛,跌撲傷痛等癥。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癥,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12、牛膝用于吐血、衄血、牙齦腫痛、頭痛暈眩等癥。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泄,可治上部血熱妄行的癥候,常配合側柏葉、白茅根、小薊等藥,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養陰清熱藥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齦腫痛屬于陰虛火旺的癥候;治肝陽上亢,氣血并走于上,頭痛眩暈之癥,常與平肝藥如代赭石、龍骨、牡蠣等同用。
13、牛膝治風濕痹,腰痛少力: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三分,山茱萸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圣惠方》
14、牛膝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及尿血等癥。本品又有利水通淋功效,能導膀胱濕熱外泄,且能活血祛瘀,故可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及尿血之癥,常與瞿麥、滑石、通草等同用。
15、牛膝治口中及舌上生瘡,爛:牛膝酒漬含漱之,無酒者空含亦佳。《肘后方》
16、牛膝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喉痹,口瘡,齒痛,癰腫惡瘡,傷折。《綱目》
17、酒蒸則益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攣,陰痿失溺,久瘧,下痢,傷中少氣,生用則散惡血,破癥結,治心腹諸痛,淋痛尿血,經閉難產,喉痹齒痛,癰疽惡瘡。《本草備要》
18、牛膝治陰痿,補腎填精,逐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藥性論》
19、牛膝治喉痹、乳蛾:新鮮牛膝根一握,艾葉七片。搗,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內,須臾痰涎從口鼻出。無艾亦可。《綱目》
20、牛膝治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等癥,牛膝可與滑石、海金沙、石韋等配伍。
21、牛膝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三兩。搗碎,以酒一升,漬經一宿,每服飲兩杯,日三服。《肘后方》
22、牛膝治暴癥,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晝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漬,密封,于熱炭火中溫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補缺肘后方》
23、牛膝治室女月經不通,臍下堅結,大如杯升,發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血瘕:干漆杵細,炒令煙盡,牛膝酒浸一宿各一兩六錢為末。生地黃四兩八錢,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或溫酒下二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藥。《三因方》萬病丸
24、牛膝治肝腎不足,腰腿酸痛,軟弱無力者,牛膝可與杜仲、續斷、桑寄生等配伍,以增強補肝腎強筋骨作用。
25、牛膝治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細判,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晝曝夜浸,汁盡為度,蜜丸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經驗后方》
26、牛膝治金瘡痛:生牛膝搗敷瘡上。《梅師集驗方》
27、牛膝治婦人血瘀諸癥,牛膝與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同用,以增活血去瘀去之效。
28、牛膝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兼治婦人血結腹堅痛:牛膝一大把并葉,不以多少,酒煮飲之。《肘后方》
29、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宜酒炒;活血通經、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宜生用。
30、牛膝療傷中少氣,男腎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止發白。《別錄》
31、牛膝主手足血熱痿痹,血燥拘攣,通膀胱澀秘,大腸干結,補髓填精,益陰活血。《本草正》
32、牛膝取胎:用雄土牛膝一兩,真麝香一錢,搗勻,溶蠟搓成長條,插入陰戶,即能墜胎。《藥鑒》
33、牛膝治癰癤已潰: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瘡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葉及地錦草各一握,搗,敷其上,隨干隨換。《陳日華經驗方》
34、牛膝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軟無力。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腎二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血脈、利關節,為治腰膝下肢病癥常用藥。對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與蒼朮、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濕熱下注引起的腰膝關節疼痛,常與蒼朮、黃柏等同用;如風濕痹痛、下肢關節疼痛為甚,可與木瓜、防己、獨活等同用。
二、牛膝的藥用炮制
1、牛膝:揀去雜質,洗凈,潤軟,去蘆,切段,曬干。
2、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黃酒噴淋拌勻,悶潤后,置鍋內炒至微干,取出放涼即得。(牛膝段每100斤,用黃酒10斤)
3、牛膝,今惟以酒浸入藥,欲下行則生用,滋補則焙用,或酒拌蒸過用。《綱目》
4、凡使牛膝,去頭并塵土,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細銼,焙干用之。《雷公炮炙論》
三、牛膝的食用方法
1、牛膝獨活酒
處方:桑寄生30g、牛膝45g、獨活25g、秦艽25g、杜仲40g、人參10g、當歸35g、白酒1000ml
制法:
a、將所有藥材洗凈后切碎;
b、放入紗布袋中,縫口;
c、放入酒中,浸泡30天;
d、將藥渣取出,過濾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點服用為佳)。
功效:補養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主治腰膝發涼、麻木、酸軟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著不仁,肝腎兩虧,風寒濕痹。
2、牛膝杜仲豬腰湯
材料:豬腰2個,杜仲30克,牛膝30克
制法:豬腰中間切開,去白色筋膜;杜仲、牛膝分別用清水洗凈,與豬腰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豬腰熟爛,去渣調味供用。
功效: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衰之前列腺炎。癥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萎、遺精早泄,眩暈耳鳴,精神萎靡,面色少華,稍勞則有精濁溢出,小便淋瀝等。
3、牛肉牛膝粥
材料:牛肉100克,大米100克,牛膝15克,調料適量。
做法:先將牛膝洗凈煮湯,取藥汁加水,加碎牛肉、大米同煮粥。隨量服用。
功效:補脾強腎、益氣活血,治短暫性腦缺血、氣血不足、少氣懶言、乏力心悸。
4、牛膝燉豬蹄
材料:川牛膝15克,豬蹄2只,黃酒80毫升。
做法:豬蹄刮凈去毛。剖開兩邊后切成數小塊, 與牛膝一起放入大燉盅內,加水500毫升,隔水燉至豬蹄熟爛,去牛膝,余下豬蹄肉和湯食用。
功效:川牛膝宣散降泄、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濕、補肝補腎、強筋健骨、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豬蹄性平、味甘咸,具有補虛弱、填腎精、健腰膝等功能。川牛膝與豬蹄同燉、補腎強身的功效更為顯著。
5、巴戟牛膝茶
材料:巴戟5g、牛膝3g、紅茶3g。
做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補腎和血,治虛羸陽痿。
來源:《千金方》。
四、牛膝的用藥禁忌
凡中氣下陷,脾虛泄瀉,下元不固,夢遺失精,月經過多及孕婦均忌服牛膝。
1、中氣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牛膝。《得配本草》
2、妊婦不可服牛膝。《品匯精要》
3、臟寒便滑,下元不固者當忌用牛膝。《本草正》
4、若瀉痢脾虛而腿膝酸痛不宜用牛膝。《藥品化義》
5、經閉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牛膝;上焦藥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牛膝。《本草經疏》
6、夢遺失精者,在所當禁。《本草通玄》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