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鴨皂樹皮,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金合歡Acacia farnesiana (Linn.) Willd.的樹皮。全年均可采,剝下樹皮,除去雜質,切片,曬干。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別名:莉球花、楹樹、牛角花、消息花、番蘇木、金合歡、荊球花。下面分享鴨皂樹皮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鴨皂樹皮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金合歡形態特征 金合歡,又名鴨皂樹、...
1烏欖葉,中藥名。為橄欖科橄欖屬植物烏欖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樹皮。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植物烏欖,分布于中國廣東、廣西、海南、云南。下面分享烏欖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烏欖葉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烏欖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至革質,無毛,...
2三條筋,中藥名。為樟科植物柴樟Cinnamomum tamala (Ham.) Nees et Eberm.的樹皮或葉。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別名:柴桂、小華草、香葉子樹。下面分享三條筋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三條筋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三條筋形態特征 柴樟:喬木,高達20米,胸徑20厘米;樹皮灰褐色,有芳香氣。枝條圓柱形,茶褐色,無毛,幼枝炙少具棱角,初時略被...
![]()
![]()
3槲皮,中藥材名。本品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樹皮。別名:赤龍皮、槲木皮、槲樹皮。下面分享槲皮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槲皮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槲樹形態特征 槲樹(《綱目》),又名:樸桑ā妒經》),槲桑ā抖雅》郭璞注),金雞樹、大葉櫟(《綱目》),槲櫟、大葉柞、柞櫟。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直徑達1米許。樹皮暗灰色,有深溝;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被灰黃星狀柔毛。葉互生,革...
2楮樹白皮,為桑科植物構樹樹皮的韌皮部。別名:穀木皮、楮樹皮、穀白皮、楮白皮、構皮。下面分享楮樹白皮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楮樹白皮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構樹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壯,密生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10cm,密被柔毛;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5-15(-20)cm,寬4-10(-15)cm,不分裂或3-...
1黃皮果,中藥材名。本品為山茱萸科植物長圓葉梾木的樹皮。拉丁植物名:Swida oblonga (Wall.)Sojak[Cornus oblonga Wal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別名:黃彈、黃皮、黃枇、黃彈子、王壇子、黃段。下面分享黃皮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黃皮果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長圓葉梾木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16m。樹皮灰褐...
2白蠟樹皮,中藥材名。本品為木犀科植物白蠟樹的樹皮。春、秋采收,剝取樹皮,曬干。下面分享白蠟樹皮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白蠟樹皮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白蠟樹形態特征 白蠟樹,又名:青榔木、白荊樹、小葉梣。落葉喬木,高達15米。小枝光滑,冬芽褐黑色。單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具短柄或無柄.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10厘米,先端尖銳,基部不對稱,鋸齒疏淺,兩面光滑,背面...
1樹火麻,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火麻樹Dendrocnide urentissima(Gagnep.) Chew的樹皮。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樹火麻別名:電樹、憨掌、麻風樹。下面分享樹火麻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樹火麻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樹火麻形態特性 火麻樹又名:麻風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編》。喬木,高3-15米,胸徑8-20厘米,樹皮灰白色,皮孔橢圓形;小枝渾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