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蘇,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水蘇(Stachys japonica Miq.)的全草。秋末水蘇莖葉凋萎后,可隨時采收塊莖,也可翌年春季萌芽前采收。采收后,可鮮用或曬干。產于遼寧、江蘇、日本等地,生于海拔230米以下的水溝、河岸等濕地上。別名:雞蘇、香蘇、龍腦薄荷、勞蒩、野紫蘇、山升麻、烏雷公、朋頭草、水雞蘇、望江青、還精草、玉薟草、銀腳鷺鷥、血見愁。下面分享水蘇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水蘇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水蘇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在節上生須根的根莖。莖單一,直立,基部多少匍匐,四棱形,具槽,在稜及節上被小剛毛,余部無毛。莖葉長圓狀寬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2.3厘米,先端微急尖,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為圓齒狀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葉柄明顯,長3-17毫米,近莖基部者最長,向上漸變短;苞葉披針形,無柄,近于全緣,向上漸變小,最下部者超出輪傘花序,上部者等于或短于輪傘花序。輪傘花序6-8花,下部者遠離,上部者密集組成長5-13厘米的穗狀花序;小苞片刺狀,微小,長約1毫米,無毛;花梗短,長約1毫米,疏被微柔毛。花萼鐘形,連齒長達7.5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肋上雜有疏柔毛,稀毛貼生或近于無毛,內面在齒上疏被微柔毛,余部無毛,10脈,不明顯,齒5,等大,三角狀披針形,先端具刺尖頭,邊緣具緣毛。花冠粉紅或淡紅紫色,長約1.2厘米,冠筒長約6毫米,幾不超出于萼,外面無毛,內面在近基部1/3處有微柔毛毛環及在下唇下方喉部有鱗片狀微柔毛,前面緊接在毛環上方呈囊狀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倒卵圓形,長4毫米,寬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開張,長7毫米,寬6毫米,外面疏被微柔毛,內面無毛,3裂,中裂片最大,近圓形,先端微缺,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先端略增大,被微柔毛,花藥卵圓形,2室,室極叉開。花柱絲狀,稍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子房黑褐色,無毛。小堅果卵珠狀,棕褐色,無毛。花期5-7月,果期7月以后。
水蘇的功效與作用
1、祛風解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止血消腫,跌打損傷。
2、水蘇主治感冒,痧癥,肺痿,咽痛,失間,吐血,咯血,衄血,崩漏,痢疾,淋證,跌打腫痛。
3、《本經》:主下氣,辟口臭,去毒,辟惡。
4、《別錄》:主下氣,殺谷,除飲食。主吐血、衄血、血崩。
5、《日華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帶下,血痢,頭風目眩,產后中風及血不止。
6、《本草圖經》:主諸氣疾及腳腫。
水蘇的使用方法
1、治風熱頭痛,熱結上焦,致生風氣痰厥頭痛:水蘇葉五兩,皂莢(炙,去皮、子)三兩,芫花(醋炒焦)一兩。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荊芥湯下。《圣惠方》
2、治吐血及下血,并婦人漏下:雞蘇莖葉煎取汁飲之。《梅師集驗方》
3、治鼻衄血不止:生雞蘇五合,香豉二合,合杵研,搓如棗核大,納鼻中。《梅師集驗方》
4、治血淋不絕:雞蘇一握,竹葉一握,石膏八分(碎),生地黃一升(切),蜀葵子四分(末、湯成下)。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和葵子末,分溫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一服。《廣濟方》
5、治暑月目昏多眵淚:生龍腦薄荷葉搗爛,生絹絞汁點之。《圣濟總錄》
6、治腫毒:鮮水蘇全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7、治蛇虺螫傷:水蘇葉研末,酒服并涂之。《易簡方》
8、治咳嗽失音:水蘇30g,匍伏堇15g,水煎沖冰糖服。《浙江本草新編》
水蘇用法用量
內服9-15g,外用適量。
水蘇使用禁忌
走散真氣,虛者宜慎。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