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卷柏,中藥名。為卷柏科植物兗州卷柏Selaginella involvens (Sw.)Spri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別名:石卷柏、金花草、千年柏、孔雀毛、柏葉草、細葉金雞尾、地側柏、虎毛草、小柏、松柏草、蜈蚣草、不黃草、山扁柏、黃河婆草、墻柏、紅蕨仔草、干蕨基、金扁柏、鹿茸草、扇卷柏、飛揚蕨、鳳凰衣、卷筋草、金不換、金扁柏、石養草、茯苓蕨、鳳凰尾。下面分享兗州卷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兗州卷柏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兗州卷柏形態特征
石生,早生,直立,高15-35 (-65)厘米,具一橫走的地下根狀莖和游走莖,其上生鱗片狀淡黃色的葉。根托只生于匍匐的根狀莖和游走莖,長0.5-1.5厘米,纖細,直徑0.1-0.2毫米,根少分叉,被毛。主莖自中部向上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不分枝的主莖高5-25厘米,主莖下部直徑1-1.5毫米,莖圓柱狀,不具縱溝,光滑無毛,內具維管束1條,莖從中部開始分枝,側枝7-12對,2-3回羽狀分枝,小枝較密排列規則,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1.5-4.5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4-6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2-3毫米。葉(除不分枝的主莖上的外)交互排列,二形,紙質或多少較厚,表面光滑,邊緣不為全緣,不具白邊,不分枝主莖上的葉不大于分枝上的,略一形,綠色,在主莖基部與橫走根狀莖上為黃色,長圓狀卵形或卵形,鞘狀,背部不呈龍骨狀或略呈龍骨狀,邊緣有細齒。主莖上的腋葉不明顯大于側枝上的,三角形,平截,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卵圓形到三角形,1.1-1.6毫米×0.4-1.1毫米,邊緣有細齒。中葉多少對稱,主莖上的大于分枝上的,邊緣有細齒,先端具芒或尖頭,基部平截或斜或一側有耳,(基部有簇狀睫毛),分枝上的中葉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0.6-1.2毫米×0.2-0.5毫米,覆瓦狀排列,背部略呈龍骨狀,先端與軸平行,具長尖頭或短芒,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齒。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明顯大于分枝上的(氣孔分布于遠軸面靠近葉脈處),分枝上的側葉卵圓形到三角形,略斜升,排列緊密或相互覆蓋,1.4-2.4毫米×0.4-1.4毫米,先端稍尖或具短尖頭,邊緣具細齒,基部上側擴大,加寬,覆蓋小枝,上側基部邊緣不為全緣,透明,具細齒,下側基部圓形,下側邊緣全緣。孢子葉穗緊密,四棱柱形,單生于小枝末端,5.0-15毫米× 1.0-1.4毫米;孢子葉一形,卵狀三角形,邊緣具細齒,不具白邊,先端漸尖,銳龍骨狀;大、小孢子葉相間排列,或大孢子葉位于中部的下側。大孢子白色或褐色;小孢子橘黃色。
兗州卷柏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涼血,利水消腫,清肝利膽,化痰定喘,止血。
2、兗州卷柏主治急性黃疸,肝硬化腹水,咳嗽痰喘,風熱咳喘,崩漏,瘰疬,瘡癰,燒、燙傷,狂犬咬傷,外傷出血。
3、兗州卷柏有抑菌作用。
4、《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脫力虛損及五淋白濁。”
5、《中國藥用孢子植物》:“志羊癇風,白帶,子宮內膜炎,小兒驚風,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
兗州卷柏的使用方法
1、治哮喘:兗州卷柏50~100g。沖開水燉冰糖服,日二次。
2、治創傷出血:鮮金花草搗爛敷傷口。
3、治咳血、崩漏:兗州卷柏35~50g。水煎服。
4、治燙傷:兗州卷柏研末,茶油調涂。
5、治黃疸:兗州卷柏45g,陰行草15g。煎服。或兗州卷柏45g,白英30g,積雪草30g,冰糖3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引《草藥驗方集》)
6、治勞力過度,咳嗽吐血:兗州卷柏45g。合青皮鴨蛋煮熟,去渣取湯,配鴨蛋服。(《泉州本草》)
兗州卷柏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兗州卷柏使用禁忌
凡無濕熱者慎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