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成熟果實。冬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別名:槐實、槐豆、天豆、槐子、槐連豆、金藥樹、護(hù)房樹。下面分享槐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槐角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植物槐生理特性
槐,落葉喬木,高15-25米,胸徑可達(dá)1米。槐多生于溫帶,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一般為中性及微酸性的砂質(zhì)壤土中,常栽于街道兩旁及庭院。槐喜干冷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肥、稍耐陰、耐旱、耐寒、抗風(fēng)、抗病蟲害、抗污染的特性。適應(yīng)性很強(qiáng),對土壤要求不甚嚴(yán)格,pH5-8,含鹽量在0.4%以下生長良好。在北方,3月下旬芽膨大;4月中旬芽開裂;4月下旬展葉;5月中旬生長盛期;6-7月吐蕾;7-8月花盛期;8-9月座果期;9-10月果熟期;10月落葉,形成越冬芽,進(jìn)入休眠期。果實經(jīng)冬不落,成熟過程中,莢果成節(jié)狀脫落。
槐角成分
主含蕓香苷(又名蘆丁)、槐實苷、槐黃酮苷、山柰素、雙葡萄糖苷、脂肪油、半乳糖、甘露聚糖及維生素A、C等成分。有降壓和改善毛細(xì)血管脆性的作用。
槐角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用于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zāi)砍唷S梅ㄓ昧浚?~9g。——以上來源于《中國藥典》2015版
2、與槐花相似,但止血作用不及槐花,清降泄熱之功較強(qiáng),并能潤腸,善止痔血、便血,多用于痔瘡腫痛出血。
3、槐角主治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zāi)砍嗟劝Y。
4、現(xiàn)代藥理研究,槐角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還有雌激素樣作用和抗生育作用;其提取液對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縮力增強(qiáng)。
5、《本草綱目》:去大腸風(fēng)熱。
6、《本經(jīng)》:“主五內(nèi)邪氣熱,止涎唾,補(bǔ)絕傷,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臟急痛。”
7、《本草備要》:“苦寒純陰。入肝經(jīng)氣分。疏風(fēng)熱,潤肝燥,涼大腸。治煩悶風(fēng)眩,痔血腸風(fēng),陰瘡濕癢,明目止淚,固齒烏髭,殺蟲墮胎。去單子及五子者,銅槌槌碎,牛乳拌蒸。槐花苦涼,入肝、大腸血分而涼血。治風(fēng)熱目赤,赤白泄痢,五痔腸風(fēng),吐崩諸血。”
8、《本草逢原》:“苦酸咸寒,無毒。取子入牛膽中,陰干,日服七枚,久服有明目通神,白發(fā)還黑之功。有痔及便血者尤宜服之。”
槐角的使用方法
1、內(nèi)痔外痔:許仁則方:用槐角子一斗,搗汁曬稠,取地膽為末,同煎,丸梧桐子大。每飲服十丸。兼作挺子,納下部。或以苦參末代地膽亦可。(《外臺秘要》)
2、治五種腸風(fēng)瀉血。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后有血名內(nèi)痔,大腸不收名脫肛,谷道四面 肉如奶名舉痔,頭上有孔名 瘡,內(nèi)有蟲名蟲痔,并皆治之:槐角(去梗,炒)一兩,地榆、當(dāng)歸(酒焙)、防風(fēng)、黃芩、枳殼(麩炒)各半兩,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和劑局方》)
3、大腸脫肛:槐角、槐花各等分,炒為末。用羊血蘸藥,炙熟食之,以酒送下。豬腰子(去皮)蘸炙亦可。(《百一選方》)
4、治眼熱目暗:槐角、黃連各60g。將以上中藥研成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飯后以溫水送服20丸,臨睡時再服。
槐角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5?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嫩槐角搗汁外用。
槐角使用禁忌
1、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2、兒童不宜用。
3、可致過敏反應(yīng),見發(fā)熱、顏面、頸部及四肢皮膚潮紅,或密集丘疹、瘙癢、刺痛等。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