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中藥材名。本品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樹皮。別名:赤龍皮、槲木皮、槲樹皮。下面分享槲皮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槲皮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槲樹形態特征
槲樹(《綱目》),又名:樸桑ā妒經》),槲桑ā抖雅》郭璞注),金雞樹、大葉櫟(《綱目》),槲櫟、大葉柞、柞櫟。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直徑達1米許。樹皮暗灰色,有深溝;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被灰黃星狀柔毛。葉互生,革質或近革質,闊倒卵形至倒卵狀楔形,長10~20厘米,亦有達30厘米者,寬6~13厘米或較寬,邊緣具4~10對深波狀齒或深裂,基部耳形,有時楔形,先端鈍,上面深綠色,初有短柔毛,后無毛,下面有灰綿毛及星狀毛;側脈4~10對,直達齒端;葉柄長2~6毫米。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生于新枝葉腋,花被具灰白色絨毛,雄蕊8~10;雌花數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頭3。殼斗大,杯狀,包圍堅果1/2,鱗片披針形,呈覆瓦狀排列,棕紅色,薄,向外反卷。堅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5~2.5厘米,無毛。花期5~6月。果期10月以后。
槲皮化學成份
槲樹皮含鞣質3.70~14.44%。殼斗含鞣質3.41~5.13%。
槲皮的功效與作用
1、治惡瘡,瘰疬,痢疾,腸風下血。
2、《藥性論》:治惡瘡,煎湯洗。
3、《唐本草》:水煎濃汁,除蠱及瘺。
4、《綱目》:止赤白痢,腸風下血。
槲皮的使用方法
①治附骨疽:槲皮燒末,飲服方寸匕。(《千金方》)
②治毒病下部生瘡者:櫸皮、槲皮合煮汁如粘糖以導之。(《補缺肘后方》)
③洗諸敗爛瘡:槲樹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溫用。洗乳瘡及諸敗瘡,洗了則敷膏。(《肘后方》赤龍皮湯)
④治一切瘺疾:槲白皮,切,五升,水八升,煮令泣盡,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棗許,并涂瘡上。宜食苜蓿鹽飯以助之,以瘥為度。(《崔氏纂要方》)
⑤治小兒瘰疬:槲皮,去粗皮,切,煎湯頻洗。(《圣惠方》)
⑥治一切赤白痢久不差:干姜、槲白皮(姜汁炙五度)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食前,溫米飲調下。(《圣濟總錄》干姜散)
⑦治赤白久痢: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綱目》)
槲皮的使用禁忌
《云南中草藥》: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