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榆是一種中藥,多年生草本,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葉老鸛草的根。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秋末采挖,洗凈,除去須根,切片曬干。別名:紅地榆、隔山消、萬兩金、雀食地榆、萬欖筋、紅寒藥、紫地榆。下面分享赤地榆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赤地榆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紫地榆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主根圓錐形,紫色,有較長的須根。葉基生或莖生,葉柄長;葉片3~5掌狀分裂,直徑3~5厘米,有小羽狀托葉。花1~2朵生于莖頂,紅色,徑約1.5厘米。蒴果長喙狀,成熟后由基部向上反卷而開裂,將種子彈出后而懸掛于花柱上。花期夏季。
多生于向陽山坡。分布云南。
赤地榆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利濕,涼血,消炎,止血,澀腸。
2、赤地榆主治泄瀉;痢疾;消化不良;脘腹;鼻衄;便血;有經過多;產后出血不止;跌打損傷。
3、《滇南本草》:”止面寒、背寒、肚腹痛,日久大腸下血,七天后赤白痢癥。”
4、《云南中草藥》:”消食健胃,止痢止血,治痢疾,腹瀉,內出血,月經過多,胃痛。”
5、《云南中草藥選》:”收斂止血,活血,止痛,健胃止瀉。治腸炎,痢疾,慢性胃炎,腹瀉,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產后流血不止,鼻衄,跌打勞傷。”
赤地榆的使用方法
1、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赤地榆一錢為末,熱燒酒下。
2、治氣管炎:紫地榆25g,陳皮15g。兌紅糖,水煎服。
3治腸胃積熱,大腸經便血或腸風便血,紅血痢癥:赤地榆一兩,槐角(炒,或花亦可)三錢,枳殼五錢,黃芩三錢,荊芥穗二錢,全秦歸五錢,黃連(酒炒)二錢。共為細末,合丸桐子大。每服二錢,米湯下。(《滇南本草》)
赤地榆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內服,煎湯,15~25g;浸酒或入丸散。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