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根,中藥名。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尤以臺灣為最多。春、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不宜火烘,以免香氣揮發(fā)。別名:香通、走馬胎、樟腦樹根、土沉香、山沉香。下面分享香樟根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香樟根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植物樟形態(tài)特性
樟又名:烏樟、香樟、小葉樟。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zhì),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cè)脈1-3-5(7)條.基生側(cè)脈向葉緣一側(cè)有少數(shù)支脈,側(cè)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nèi)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厘米,腹凹背凸,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厘米,具梗,總梗長2.5-4.5厘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jié)上尤為明顯?;ňG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ū煌饷鏌o毛或被微柔毛,內(nèi)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ㄆ?-5月,果期8-11月。
香樟根成分
根含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為黃樟醚,松油醇等;還含新木姜子堿及網(wǎng)狀番荔枝堿等生物堿。
香樟根的功效與作用
1、樟腦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增進呼吸及循環(huán)。
2、樟腦對心肌也有直接的作用,使其代謝增強,并提高其對交感神經(jīng)的敏感性。
3、樟腦對皮膚黏膜有局部的刺激作用,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能促進黏膜分泌,并有刺激冷覺感受器而使皮膚有清涼感的作用。
4、具有鎮(zhèn)痙,止癢,止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5、溫中止痛,辟穢和中,理氣活血,祛風除濕。
6、香樟根主治胃脘疼痛,霍亂吐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瘙癢。
7、《貴陽民間藥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p>
香樟根的使用方法
1、治胃寒腹痛:香通9g,茴香根9g,青藤香9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風濕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貴陽民間藥草》)
3、治跌打內(nèi)傷:樟根浸酒服。(《湖南藥物志》)
4、治嘴歪風(面神經(jīng)麻痹):鮮香樟根60g,楓香樹根皮15g,混合搗爛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5、治狐臭:香樟根為細末,加入米飯混合成團,搓揉腋下,約四五次可好。(4-5方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6、樟楓合劑:樟樹根2000g,鮮楓樹葉2000g,甘草150g。用于痢疾、腸炎。
香樟根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內(nèi)服,煎湯,3~10g;或研末調(diào)服。外用,適量,煎水洗。
香樟根的使用禁忌
凡氣虛有內(nèi)熱者禁服。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