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壓海棠》是民間故事里的一句詩,化用自元稹詩《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壓象床”,用來調侃老年丈夫娶年輕妻子,梨花指的是白頭發的丈夫,而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
《一樹梨花壓海棠》作品原文
該詩有多種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如下: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原文翻譯解讀
詩文的前兩句說明了兩者的年齡差異,也描寫了兩者之間在容貌上的懸殊。一個是白發老者,一個是青蔥紅妝。詩的后兩句描寫洞房之夜新人同房時的情景,在這里出現整首詩的神來之筆——一樹梨花壓海棠。作者用一樹梨花來形容好友的須發皆白,用粉紅的海棠花來比喻新娘的姣美。一白一紅形成意識形態上的視覺對比,使人感受到強烈的反差認知。
此詩成詩于北宋年間,后世多有引申使用“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句,一般用來嘲諷老夫少妻或“老牛吃嫩草“這一類型的婚姻和戀情。
《一樹梨花壓海棠》相關謠言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廣見于明代迄今筆記小說的民間段子,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之后如《北華月刊》、《寄廬茶座》、《拾慧篇》等書都收錄有類似的段子,故事主人公和詩句各有不同,但都沒說作者是蘇軾,只說是民間“某翁”“浙江定海徐某”或者“滬上詩翁陳某”等所作。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蘇軾寫“一樹梨花壓海棠”調侃張先的說法。此說法是把民間故事與歷史事實混為一談。蘇軾的確曾因張先納妾而相互和詩,蘇軾寫的是《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張先的詩沒流傳下來,宋代葉夢得《石林詩話》里收錄了兩殘句: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因為都是寫詩調侃老年丈夫娶妻,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典雅的原詩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間段子所取代,以至于造成很多人誤以為真。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