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為莧科植物青葙的種子。青葙子別名:大尾雞冠花、草決明、野雞冠花子、野雞冠花、狼尾花、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青葙子功效主治:肝熱目赤、眼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下面分享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青葙子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
1、青葙子治肝臟熱毒沖眼,赤障、青盲、翳腫。主惡瘡疥瘙,治下部蟲瘡。《藥性論》
2、青葙子除心經火邪。《本草原始》
3、青葙子治急性結膜炎,目赤澀痛:青葙子、黃芩、龍膽草各9克,菊花12克,生地15克,水煎服。
4、青葙子治高血壓:青葙子、決明子、菊花、夏枯草各9克,石決明12克。水煎服。
5、青葙子療唇口青。《神農本草經》
6、青葙子治急性結膜炎:決明子、菊花、蟬蛻、青葙子各15g。水煎服。
7、青葙子治少白頭: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8、若肝虛眼目昏澀,淚出翳生者,青葙子則應與干地黃、菟絲子、五味子等配用,以補益肝腎。
9、若傷寒熱毒攻眼,赤痛兼白翳者,青葙子宜與黃連、黃岑、大黃等相合。
10、青葙子即雞冠花之同類。其子苦寒滑利,善滌郁熱,故目科風熱肝火諸癥統以治之。《本草正義》
11、目赤腫痛,翳膜障眼,癥屬風熱者,青葙子與可菊花、蔓荊子、木賊等配伍,以疏風清熱明目。
12、青葙子去風熱。《會約醫鏡》
13、青葙子治眼,與決明子、莧實同功,《本經》雖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決明,主唇口青,則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竅,唇口青者,足厥陰經之證,古方除熱亦多用之,青葙子之為厥陰藥,又可知矣,況用之治目,往往有驗,尤可徵。《本草綱目》
14、凡治目生翳膜者,青葙子均可與谷精草、密蒙花等并用,以增強明目退翳之功。
15、屬肝火上炎者,青葙子可與決明子、梔子、夏枯草等同用,以清肝瀉火退翳。
16、青葙子治五臟邪氣,益腦髓,明耳目,鎮肝,堅筋骨,去風寒濕痹。《日華子本草》
17、青葙子治風熱目疾,與決明子功同。其治風瘙身癢,皮膚中熱,以能散厥陰經中血脈之風熱也。《本經逢原》
18、青葙子明目,青葙子治淚澀難開,白翳遮睛。《滇南本草》
二、青葙子的食用方法
1青葙子散
組成:青葙子半兩、雄黃(研)半兩、硫黃(研)半兩、蕪荑仁半兩、雷丸半兩、苦參(銼)3分、狼牙3分、藜蘆(去蘆頭)1分。
用法:以綿裹1錢匕,納下部中,日再易之。
制法:上為散。
功效:殺蟲。
主治:疳濕(匿蟲)。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三
2青葙子丸
組成:青葙子3兩、五味子3兩、菟絲子(酒浸,別搗為末)3兩、地骨皮3兩、生干地黃(焙)3兩、決明子(炒)3兩、葶藶子(隔紙炒)3兩、車前子2兩半、麥門冬(去心,焙)2兩半、地膚子2兩半、萎蕤2兩半、赤茯苓(去黑皮)2兩半、子芩2兩半、澤瀉2兩半、防風(去叉)2兩半、兔肝1具(炙干)、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1兩、細辛(去苗葉)1兩、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食后米飲送下,1日3次。
功效:主治目赤熱痛,羞明淚出,或生翳障。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三。
3青葙子魚片湯
材料:青葙子3克、魚肉40克、豆腐250克、海帶、時令蔬菜、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青葙子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2次。
2、取青葙子煎汁放鍋內,放入洗凈切碎的海帶再煮,煮10分鐘后棄海帶。
3、將魚肉切成片,放入碗內加少量湯汁拌和,下鍋內,并下豆腐,稍煮后下蔬菜,加調料,略煮即可。
三、青葙子的使用禁忌
1、瞳子散大者忌服青葙子。《本草備要》
2、青葙子清泄肝火之力較強,且能擴散瞳孔,故肝腎陰虛之目疾及青光眼患者忌用青葙子。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