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薏米仁別名:炒薏苡仁、薏苡仁、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谷米、解蠡、起英、贛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兒、贛珠、珠珠米、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裕米、益米。薏米仁功效主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下面分享薏米仁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薏米仁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薏米仁的功效與作用
1、薏米仁治腸癰,可與附子、敗醬草、丹皮合用,如薏米仁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
2、薏米仁治腸癰,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米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金匱要略》薏米仁附子敗醬散)
3、薏米仁治腸癰:薏米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兩,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4、薏米仁治肺癰咯血:薏米仁三臺。搗爛,水二大盞,入酒少許,分二服。(《濟生方》)
5、薏米仁,性燥能除濕,味甘能入脾補脾,兼淡能滲泄,故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及風濕痹,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總之,濕邪去則脾胃安,脾胃安則中焦治,中焦治則能榮養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脈也。甘以益脾,燥以除濕,脾實則腫消,脾強則能食,如是,則已上諸疾不求其愈而自愈矣。《本單經疏》
6、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濕病易去。故凡遇水濕之癥,用薏仁一、二兩為君,而佐之健脾去濕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氣味之平和而輕用之,無益也。《本草新編》
7、薏米仁去風濕,強筋骨,健脾胃:薏米仁粉,同曲米釀酒,或袋盛煮酒飲之。(《綱目》薏米仁酒)
8、薏米仁治濕痹拘攣:薏米仁滲濕除痹,能舒筋脈,緩和拘攣。薏米仁常用治濕痹而筋脈攣急疼痛者,與獨活、防風、蒼術同用,如薏米仁湯(《類證治裁》)
9、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主治睥虛泄瀉,致成水腫,風濕筋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濕勝則七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癰腸癰。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腳氣腫痛,腸紅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氣和力緩,倍用無不效。《本草述》
10、薏米仁治脾虛泄瀉:薏米仁能滲除脾濕,健脾止瀉,尤宜治脾虛濕盛之泄瀉,薏米仁常與人參、茯苓、白術等合用,如參苓白術散(《和劑局方》)
11、薏米仁治沙石熱淋,痛不可忍:玉秫(子、葉、根皆可用),水煎熱飲,夏月冷飲,以通為度。(《楊氏經驗方》)
12、薏米仁治肺癰咳唾,心胸甲錯者:以淳苦酒煮薏米仁令濃,微溫頓服之。肺若有血,當吐出愈。(《范汪方》)
13、薏米仁治久風濕痹,補正氣,利腸胃,消水腫,除胸中邪氣,治筋脈拘攣:薏米仁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綱目》薏米仁粥)
14、薏米仁,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濕利水,以其去濕,故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濕痹,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亦殺蛔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隔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但其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本草正》
15、薏米仁治水腫喘急:郁李仁二兩。研,以水濾汁,煮薏米仁飯,日二食之。(《獨行方》)
16、薏米仁治肺癰,腸癰:薏米仁清肺腸之熱,排膿消癰。薏米仁治療肺癰胸痛,咳吐膿痰,常與葦莖、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葦莖湯(《千金方》)
17、薏米仁治消渴飲水:薏米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綱目》)
18、薏米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濕,故泄痢水腫用之。按古方小續命湯注云:中風筋急拘攣,語遲,脈弦者,加薏米仁,亦扶脾抑肝之義。又《后漢書》云,馬援在交趾,嘗餌薏米仁實,云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也。又張師正《倦游錄》云,辛稼軒忽患疝疾,重墜,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東壁黃上炒過,水煮為膏服,數服即消。程沙隨病此,稼軒授之,亦效。《本草》薏米仁乃上品養心藥,故有此功。《綱目》
19、薏米仁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米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米仁甘草湯)
20、薏米仁治風濕久痹,筋脈攣急,用薏米仁煮粥服,如薏米仁粥(《食醫心鏡》);
21、薏米仁治水腫,小便不利,腳氣:薏米仁淡滲甘補,既利水消腫,又健脾補中。薏米仁常用于脾虛濕盛之水腫腹脹,小便不利,多與茯苓、白術、黃芪等藥同用。薏米仁治水腫喘急,如(《獨行方》)與郁李仁汁煮飯服食;薏米仁治腳氣浮腫可與防已、木瓜、蒼術同用。
22、薏米仁治風濕痹氣,肢體痿痹,腰脊酸疼:薏米仁一斤,真桑寄生、當歸身、川續斷、蒼水(米泔水浸炒)各四兩。分作十六劑,水煎服。(《廣濟方》)
23、薏米仁藥性偏涼,能清熱而利濕,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濕溫初起或暑濕邪在氣分,頭痛惡寒,胸悶身重者,如三仁湯(《溫病條辨》)
24、薏米仁,除濕而不如二術助燥,清熱而不如芩、連輩損陰,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濕熱,誠為益中氣要藥。然其味淡,其力緩,如不合群以濟,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25、薏米仁治肺痿唾膿血:薏米仁十兩。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許服之。(《梅師集驗方》)
二、薏米仁的食用方法
1黑米薏米仁紅棗粥
材料:黑米100克、意米50克、蓮子50克、紅棗50克。
做法:
1、取黑米挑干雜質,洗凈,浸泡六小時以上待用。
2、取薏米適量,淘干洗凈,浸泡六小時以上備用。
3、取蓮子適量清洗干凈,浸泡六小時以上備用。
4、取紅棗適量洗凈,浸泡四小時以上備用。
5、將所有洗凈浸泡好的備料下鍋,用漏勺把鍋里泡沫撈去。開足馬力,啟動。
6、煮至九成熟,加入適量冰糖。
功效:經常食用薏米食品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強腎功能,并有清熱利尿作用,因此對浮腫病人也有療效
2涼瓜薏仁排骨湯
材料:薏米仁、排骨、苦瓜、八角、生姜、蔥、鹽、料酒。
做法:
1、提前將薏米仁用清水泡發2個小時左右;
2、水燒開后放入洗凈的排骨,加入八角、生姜、料酒氽燙幾分鐘;
3、將氽燙好的排骨洗凈,和泡好的薏米仁、生姜片、蔥段放入慢燉鍋,一次性加入適量的開水,大火煲開后轉中小火煲2-3個小時左右;
4、將苦瓜去除白色內膜和籽,切成小塊;
5、煲2-3小時以后打開蓋子,加入苦瓜繼續煲制20-30分鐘,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薏米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作為病中或病后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經常食用薏米食品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效果。
3紅豆薏米仁湯
材料:紅豆、薏米仁、冰糖
做法:
1、先將紅小豆挑揀去雜物,洗凈后浸泡在清水里一晚上漲開。
2、把薏米仁也篩選一下,在清水里浸泡。
3、然后將泡好的薏米仁和紅小豆一起倒入煮鍋里,加入清水煮至酥爛。
4、吃時,加入適量冰糖攪勻化即可。
4葛根薏米仁粥
材料:葛根120克、薏米30克、粳米30克、鹽1克
做法:
1、將葛根去皮、洗凈、切片;
2、生薏苡仁、粳米洗凈;
3、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稀粥,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利尿。
5冰糖紅蕓豆薏米粥
材料:50g薏米仁、50g紅蕓豆、50g冰糖。
做法:
1、把薏米仁用清水完全泡發。
2、紅蕓豆也要完全泡發。
3、薏米仁、紅蕓豆放入高壓鍋內。
4、再放入冰糖。
5、加入足量的水。
6、高壓鍋加蓋,放到爐子上大火燒開上汽后轉小火煮15分鐘即可。
6海帶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海帶、薏米、鹽、姜片。
做法:
1、排骨事先灼水,去除雜物,海帶用水清洗稍微泡下即可,薏米少許洗凈;
2、將以上材料一起放入燉盅里,加上一小塊的姜片,隔水燉1.5小時即可。
3、食用前加入少許鹽,味精就能吃了。
7黑豆薏米百合湯
材料:50g黑豆、100g薏苡仁、50g花生、100g黑米、80g大米、20g干百合、20g黑芝麻、適量冰糖
做法:
1、花生洗凈,泡2小時以上備用;
2、薏苡仁洗凈,泡2小時以上備用;
3、黑豆剝開外皮,綠芯的豆仁為精品;
4、干百合洗凈,泡2小時以上備用;
5、黑米洗凈,泡2小時以上備用;
6、大米洗凈,備用;
7、黑芝麻洗凈,備用;
8、鍋內放入適量水,放入花生、黑豆,大火煮開;
9、放入薏米仁、放入黑米;
11、再放入大米,煮約20分鐘;
12、放入泡好的百合。
功效:補腎烏發。
8茵陳小豆苡米粥
材料:茵陳40克、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仁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
1、茵陳洗凈加水約400毫升,煎煮約20分鐘,去渣取汁。赤小豆洗凈泡半天,茯苓磨粉備用。
2、將赤小豆與薏米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爛后,加茯苓粉、茵陳汁再煮成粥,加白糖。
用法:以上為一日量,每日數次,隨意服食,連續一周。
三、薏米仁的使用禁忌
1、薏米仁力緩,宜多服久服。脾虛無濕,大便燥結及孕婦慎服薏米仁。
2、津液不足者慎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