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莖葉。荷葉別名:蓮葉、鮮荷葉、干荷葉、荷葉炭。荷葉主治:口干引飲、小便短黃、頭目眩暈、面色紅赤、高血壓、高血脂癥、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后血暈。下面分享荷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荷葉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一、荷葉的炮制方法
荷葉:噴水,稍潤,切絲,干燥。
荷葉炭:取凈荷葉,放煅鍋內裝滿,上面覆蓋一鍋,兩鍋結合處用黃泥封閉,上面鍋底貼白紙,用火煅至白紙顯焦黃色為止,待涼取出。
二、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1、荷葉治產后血運,煩悶不識人。或狂言亂語,氣欲絕:荷葉三片,蒲黃二兩,甘草二兩(炙微赤,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入生地黃汁一合,蜜半匙,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荷葉散)
2、荷葉治嘔血、吐血。《日用本草》
3、荷葉治腹瀉 夏秋季節,由于感受暑濕或飲食不潔而致嘔吐、腹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糞色黃而臭穢難聞等,可用本品清暑利濕、補助脾胃、澀腸止瀉。荷葉洗凈,置鍋內燜炒成炭,放涼研成細末,取10——15克用白糖沖服,日服3次,數日即愈。
4、荷葉治陽水浮腫: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證治要訣》)
5、荷葉上清頭目之鳳熱,止眩暈,清痰,泄氣,止嘔,頭悶疼。《滇南本草》
6、荷葉治吐血咯血:荷葉焙干,為末,米飲下二錢匕。(《經驗后方》)
7、荷葉治食蟹中毒。《品匯精要》
8、荷葉止渴,并產后口干,心肺燥,煩悶。《日華子本草》
9、荷葉開胃消食,止血固精。《本草通玄》
10、荷葉舂汁,治白濁,(煅)存性,治蓮蓬瘡。《生草藥性備要》
11、荷葉治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火干荷葉五斤。燒令煙盡,細研,食前以童子熱小便-小盞,調三錢匕,日三服。(《圣惠方》)
12、荷葉治遍身風宿:荷葉三十枚,石灰一斗,淋汁,合煮漬之,半日乃出,數日一作。(《圣惠方》)
13、荷葉治下痢赤白:荷葉燒研,每服二錢:紅痢蜜、白痢沙糖湯下。(《綱目》))
14、荷葉治黃水瘡:荷葉燒炭,研細末,香油調勻,敷患處,一日二次。(《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15、荷葉治水腫 枯萎荷葉,燒干研末,每次服10克,小米湯沖服,日服3次。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顏面浮腫、小便量少等癥均有效。
16、荷葉治陽乘于陰,以致吐血衄血: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上研,丸雞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婦人良方》四生丸)
17、荷葉治黃水瘡 是一種自身傳染性皮膚病,比較頑固。《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載:荷葉燒炭,研成細末,香油調均,涂敷于患處,一日二次,有特效。
18、荷葉治雷頭風證,頭面疙宿腫痛,憎寒發熱,狀如傷寒:荷葉一枚,升麻五錢,蒼術五錢。水煎溫服。(《內經類編試效方》清震湯)
19、荷葉主血脹腹痛,產后胞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本草拾遺》
20、荷葉功略同于藕及蓮心,而多入肝分,平熱、去濕,以行清氣,以青入肝也。然苦澀之味,實以瀉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熱、平氣血也。《醫林纂要》
21、荷葉治脫肛不收:貼水荷葉,焙,研,酒服二錢,仍以荷葉盛末坐之。(《經驗良方》)
22、荷葉治吐血不止:經霜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新水服二錢。(《肘后方》)
23、荷葉治斧傷瘡:荷葉燒研擦之。(《瀕湖集簡方》)
24、荷葉洗腎囊風。《本草備要》
25、荷葉清涼解暑,止渴生津,治瀉痢,解火熱。《太蘋再新》
26、荷葉治赤游火丹:新生荷葉,搗爛,入鹽涂之。(《摘元方》)
27、荷葉治腳脛生瘡,浸淫腿膝,膿水淋漓,熱痹癢痛:干荷葉四個,藁本二錢半。上細切,水二斗,煎至五升,去渣。溫熱得所,淋渫,仍服大黃左經湯。(《證治準繩》荷葉藁本湯)
28、荷葉生發元氣,裨助脾胃,澀精濁,散瘀血,淆水腫、癰腫,發痘瘡。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后惡血、損傷敗血。《綱目》
29、荷葉治崩中下血:荷葉(燒研)半兩,蒲黃、黃芩各一兩。為末。每空心酒服三錢。(《綱目》)
30、荷葉治秋時晚發之伏暑,并治濕溫初起:連翹三錢(去心),杏仁二錢(去皮、尖,研),瓜蔞殼三錢,陳皮一錢五分,茯苓三錢,制半夏一錢,甘草五分,佩蘭葉一錢。加荷葉二錢為引,水煎服。(《時病論》)
31、荷葉治妊娠傷寒,大熱悶亂,燥渴,恐傷胎臟:卷荷葉嫩者(焙干)一兩,蚌粉花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新汲水調下,食前服。(《三因方》罩胎散)
32、荷葉用于婦人慢性子宮炎,赤白帶下,男子遺精或夜尿證;又為解毒藥。《現代實用中藥》
33、荷葉治漆瘡:荷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了,以貫眾末摻之,干則以油和涂。(《圣濟總錄》荷葉湯)
三、荷葉的食用方法
(一)荷葉粥
材料:新鮮荷葉1張,梗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取梗米煮粥,待粥熟后加適量冰糖攪勻。
2、趁熱將荷葉撕碎覆蓋粥面上,待粥呈淡綠色取出荷葉即可。
用法:可作夏季清涼解暑飲料,或作點心供早晚餐溫熱食用,也可涼飲。
功效:清暑利濕,止血、降血壓、降血脂。適用于中暑、高血壓病、高脂血癥、肥胖癥以及夏天感受暑熱而致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
(二)荷葉綠豆芽
材料:荷葉250克,綠豆芽450克,調料適量。
做法:
1、將荷葉洗凈,加水適量,用文火煎湯汁備用。
2、鮮山藥洗凈,切成絲,在油鍋中煸炒至七八成熟。
3、將綠豆芽洗凈,與山藥一起放入油鍋中煸炒,加入荷葉汁,再加入各種調料調味即可。
(三)荷葉竹菇茶
材料:鮮荷葉,鮮株菇60克,醋適量。
制作:荷葉、竹菇加水煎煮,待開水后加醋即可。
用法:適量飲用。
功效:用于傷暑身熱。
(四)蘑菇荷葉湯
材料:蘑菇2兩,荷葉1張
做法:先把蘑菇和荷葉洗干凈,然后把蘑菇放入鍋內,加上一大碗水,沸騰后,把荷葉放進一起煮5分鐘加鹽即可。
用法:每天晚上就喝這碗湯,外加個水果即可。
功效:荷葉為瘦身的良藥,因為荷葉的根和葉有單純利尿,通便的作用。蘑菇所含的大量植物纖維,具有防止便秘,預防糖尿病及大腸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五)山楂荷葉茶
材料:山楂5錢,荷葉3錢,紅棗2——3顆。
做法:將500ml 開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煮滾約5分鐘后,即可渣飲用。
功效:降體脂、健脾、降血壓、清心神,可以預防肥胖癥、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若胃腸功能弱,可加入紅棗讓茶飲更平和好喝。
(六)荷葉蒸雞
材料;凈雞肉400克,豬五花肉150克,五香米粉100克,精鹽6克,味精2克,醬油25克,白糖4克,姜末4克,料酒20克,嫩荷葉5張,熟豬油20克。
做法:
1、嫩荷葉用水洗凈,放入七成熱的水中燙一下,切成15厘米見方的小塊(共20塊)。
2、五香米粉用溫開水調和成漿。
3、雞肉、豬肉分別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厚片(共20塊),各盛于碗內,用料酒、精鹽、白糖、醬油、味精、姜末腌半小時,拌上五香米粉漿和熟豬油。
4、把荷葉展開,一片荷葉內包一塊雞肉和一塊豬肉,逐個放入籠內,用旺火蒸1小時取出,拆開荷葉,裝入盤中即成。
功效:有補虛損、益五臟、實筋骨、活血脈、耐寒暑、清熱法等功能。既可作孕婦、乳母、老人的滋補食品,又可充當貧血、肝炎、結核病等患者的廉價藥膳。
(七)荷葉山藥粥
材料:大米100克,荷葉30克,山藥20克,白糖4小匙。
做法:
1、將荷葉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煮約15分鐘,去渣,留荷葉汁液;山藥用清水浸泡1夜,去皮,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凈備用。
2、坐鍋點火,加入荷葉汁,放入大米,山藥,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燉煮35分鐘,然后加入白糖攪勻,即可出鍋裝碗。
功效:清熱解毒,減肥護膚。
(八)陳皮荷葉蒸乳鴿
材料:乳鴿2只、荷葉1張、花生油20毫升、蔥花少許,陳皮、紅棗、杞子、胡椒粉、生抽、生粉、鹽、糖各適量。
做法:
1、陳皮、紅棗、杞子用溫水泡一下,剁茸備用;
2、荷葉用溫水泡軟洗凈備用;
3、乳鴿宰好,洗凈斬件,放上荷葉上,以鹽、糖、胡椒粉、生抽、花生油、生粉拌勻,加入陳皮、紅棗、杞子,放入蒸爐蒸10分鐘,取出撒上少許蔥花便成。
(九)黃魚頭荷葉湯
材料:黃花魚頭1個(約500克)、鮮連莖荷葉2張、蜜棗20克、味精適量
制法:
1、黃花魚頭治凈,砍成兩半;荷葉洗凈,連莖扎成一束。
2、凈鍋上火,摻入清水,放入荷葉、黃花魚頭和蜜棗,燒沸后轉小火煮約1小時,用精鹽、味精調準味,起鍋裝入湯碗即成。
功效:具有通竅,清火之功效,對鼻塞頭痛、聲音沙啞、心煩厭食者療效明顯。
四、荷葉的使用禁忌
1、荷葉升散消耗,虛者禁荷葉。《本草從新》
2、荷葉畏桐油,茯苓、白銀。《綱目》
3、荷葉性味寒涼,傷脾胃,務必加少許寒必溫緩和寒涼之性。
4、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荷葉。《隨息居飲食譜》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