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學名:Gladiolus × gandavensis Van Houtte)別名菖蘭、劍蘭、扁竹蓮、十樣錦、十三太保,是鳶尾科、唐菖蒲植物。在中國北方,用于秋末將球莖自地中挖出,放在室內干燥處過冬,為觀賞花卉;其球莖可入藥,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療腮腺炎、淋巴腺炎及跌打勞傷等。下面分享好看的唐菖蒲圖片,不同品種的唐菖蒲圖片,唯美唐菖蒲圖片高清,名貴的唐菖蒲圖片,各種唐菖蒲圖片大全大圖。
植物唐菖蒲為一雜交種,可能是由非洲南部產的G. psittacinus Hook.與緋紅唐菖蒲(Gladiolus cardinalis Curtis)雜交而成,或者后來再混入G. oppositiflorus Herb.。
多年生草本唐菖蒲。球莖扁圓球形,直徑2.5-4.5厘米,外包有棕色或黃棕色的膜質包被。葉基生或在花莖基部互生,劍形,長40-60厘米,寬2-4厘米,基部鞘狀,頂端漸尖,嵌迭狀排成2列,灰綠色,有數條縱脈及1條明顯而突出的中脈。
唐菖蒲花莖直立,高50-80厘米,不分枝,花莖下部生有數枚互生的葉;蝎尾狀單歧聚傘花序長25-35厘米,每朵花下有苞片2,膜質,黃綠色,卵形或寬披針形,長4-5厘米,寬1.8-3厘米,中脈明顯;無花梗;花在苞內單生,兩側對稱,有紅、黃、白或粉紅等色,直徑6-8厘米;花被管長約2.5厘米,基部彎曲,花被裂片6,2輪排列,內、外輪的花被裂片皆為卵圓形或橢圓形,上面3片略大(外花被裂片2,內花被裂片1),最上面的1片內花被裂片特別寬大,彎曲成盔狀;雄蕊3,直立,貼生于盔狀的內花被裂片內,長約5.5厘米,花藥條形,紅紫色或深紫色,花絲白色,著生在花被管上;花柱長約6厘米,頂端3裂,柱頭略扁寬而膨大,具短絨毛,子房橢圓形,綠色,3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橢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時室背開裂;種子扁而有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唐菖蒲主要品種
唐菖蒲品種有上萬個,形態、性狀多樣。
按生態習性分類有:
①春花類。植株矮小,球莖亦小.莖葉纖細,花小型,有香氣。耐寒性較強,在溫暖地區秋植春花。主要由歐亞原種雜交選育而成。
②夏花類。植株高大,花多數,大而美麗。花型、花色、花徑、香氣、花期等均富于變化。耐寒力弱,春植夏花。多數由南非的印度洋沿岸原種雜交選育而成。
按花型分類有:
①大花型。花大.排列緊湊,花期較晚,新球、子球發育較緩慢。
②小蝶型。花稍小,花瓣有褶皺,常有彩斑。
③報春花型。花形似報春.花少,排列稀疏。
④鳶尾型。花序短,花少而密集,花冠向上開展.輻射對稱。子球增殖能力強。
按生育期長短分類有:
①早花類。種球種植后60-65天,有6-7片葉時即可開花。
②中花類。種球種植后70-75天后即可開花。
③晚花類。生長期較長,80-90天,需8-9片葉時才能開花。
唐菖蒲品種的花色十分豐富又極富變化,大致可以分為10個色系:白色系、粉色系、黃色系、橙色系、紅色系、淺紫色系、藍色系、紫色系、煙色系及復色系。
生唐菖蒲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生長環境,喜歡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pH值5.5-6.5為宜。生長適溫白天20-25℃,夜間10-15℃,屬長日照植物。
唐菖蒲原產于非洲好望角,南歐、西亞等地中海地區亦有分布。主要生產于美國、荷蘭、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廣東、四川、福建、吉林、遼寧、云南、上海、甘肅、江蘇、深圳和河北;貴州及云南一些地方常逸為半野生。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