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山姜(學名:Alpinia zerumbet (Pers.) Burtt. et Smith):姜科山姜屬植物,艷山姜花極美麗,常栽培于園庭供觀賞。根莖和果實健脾暖胃,燥濕散寒;治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葉鞘作纖維原料。今天春暖花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艷山姜怎么養?艷山姜的栽培技術以及價值作用等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艷山姜的別名
艷山姜又叫:艷山紅、彩葉姜、斑紋月桃、玉桃、月桃。
二、艷山姜的形狀特點
艷山姜主莖葉子為披針形。
艷山姜的花序成錐體狀,松馳感顯著。花瓣展現乳白色,頂部為淡粉色。
其開花期為每年的4—6月份。結果實的時間是每年的7—10月份。
三、艷山姜的價值作用
艷山姜主要具有醫藥、觀賞、經濟價值,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艷山姜醫藥價值
根狀莖和果實:辛、澀,溫。燥濕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用于脘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咳嗽。【基諾藥】賴約歌:種子治胃脘脹滿痛。
艷山姜經濟作用
臺灣原住民排灣族及魯凱族采用艷山姜的莖狀葉鞘,于花期前采收曬干后,提取纖維以編織成繩索、置物藍、盤、簍、涼席或草席等編織品,北方澳漁民則編織成大繩索以綁鐵錨。
艷山姜觀賞價值
艷山姜葉片寬大,色彩絢麗迷人,是一種極好的觀葉植物。襯托在蠟石下,給人生機盎然之感。種植在溪水旁或樹蔭下,又能給人回歸自然、享受野趣的快樂。
四、艷山姜的栽培技術
艷山姜種苗選擇
種苗可選用1年生苗,也可以選用老兜苗,但以1年生苗較好,且成活率高。對1年生苗,要求每叢保留3-5株,且生長健壯的植株;老兜苗要求有1-2株,且保留3-5個完整的芽,切忌選用無芽的植株進行定植。
艷山姜造林選擇
造林地塊可選房前屋后、路旁、水旁、田埂、地角,也可選用農土,但所選地塊,要求地勢相對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相對濕度較大,無霜凍且積溫又相對較高。切忌選用海拔較高(不能超過800米),坡陡、保水性差、土壤粘重,貧瘠的地塊。從羅甸縣種植情況看,以四旁、田埂較好。
艷山姜整地定植
整地采用穴狀整地,穴規格60×60×60厘米。回填時,可先在穴內放置10-20公斤腐熟的餅肥,再回土拌勻,回土高于地面10厘米,呈饅頭狀,待陰雨或小雨天定植。定植株數為1080-1665株/hm2,為提早產出可適當密植,達2505株/hm2。定植時一定要注意不傷芽,做到根系舒展,苗正。如用分株老兜苗,則截稈2/3或保留稈端2片葉,這樣避免水分蒸發快,引起體內水分失調,導致植株死亡。定植后,澆定根水,以提高成活力。
艷山姜撫育管理
⑴幼林撫育管理。種植前以水肥管理為主,促進幼苗生長。每年冬秋進行1次施肥,在株叢的上下或左右各挖1條深25-30厘米的溝,每叢放腐熟的有機肥5-10公斤和0.5-1.0公斤的三元復合肥。生長季每月宜追施1次清人糞尿。及時清除園內雜草,做到適時澆水。
⑵成林撫育管理。艷山姜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掛果,每叢產量可達1.5-2.5公斤,4-5年后單叢均產量可達5-15公斤。因此,這期間應做好水肥,控制密度扶壯工作。每年采收后,結合施肥對園地進行1次深翻和培土,每叢施腐熟有機肥10公斤。4月中旬開花時噴施1次硼肥或速效鉀肥,有利掛果和提高產量,及時追施清糞水。但切忌用尿素進行追肥,否則將引起植株燒死。采收后應及時清除采果的植株,注意扶壯新長植株,控制好每叢株數,一般每叢保留40-60株即可。如果是高密種植,應隔叢挖出,以利園內通風透氣,增加光照,利于幼株生長。
艷山姜病蟲防治
艷山姜病蟲害較少,主要病蟲害有葉枯病和褐斑病,葉枯病發病初期,每隔7-10天噴灑波爾多液1-3次;發生褐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