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是甘藍的一個變種,常常可以在花壇當中看到它的身影,單單是它的形態,就感覺像是一朵美麗的大花了。今天春暖花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羽衣甘藍怎么養?羽衣甘藍的栽培技術與繁殖方法等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羽衣甘藍的別名
羽衣甘藍又叫:牡丹菜、花包菜、綠葉甘藍。
二、羽衣甘藍的形狀特點
羽衣甘藍,它的形狀和包心菜很差不多,差別就是說羽衣甘藍不容易在管理中心卷參團。羽衣甘藍擁有蓮座狀的葉片,有高低不一樣的種類,葉片也是皺葉及其不皺葉之分,色調較為變化多端,十分漂亮。
三、羽衣甘藍的生長習性
羽衣甘藍喜愛冷涼的氣侯,抗寒性較為強,因此在嚴寒的冬天,大家也可以看它在生長發育。羽衣甘藍能夠耐陰,可是在充裕的陽光照射下,葉子的生長發育會更為優良。它對水份的要求較為大,不可以旱災,不然會生長發育遲緩,可是特別注意它也不可以受澇。
土壤層得話,羽衣甘藍通常必須含有腐殖質的土壤層,以沙質土土壤層或是是黏質土壤層為宜。在生長發育期內必須常常的追施肥料。
四、羽衣甘藍的栽培技術
羽衣甘藍品種選擇:可根據栽培目的選擇適宜的品種。食用種有東方綠嫩、阿培達、科倫內等;觀賞種有花羽衣甘藍、京引“14006”、穆斯博等。
羽衣甘藍定植:當幼苗5-6片葉時定植。定植前施足優質腐熟基肥,每畝2500千克,并施用30千克復合肥,做寬100-120厘米的小高畦,株、行距30×50厘米,每畝保苗4500株左右。
羽衣甘藍田間管理:定植后7-8天澆1次緩苗水,到生長旺盛的前期和中期重點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氮、磷、鉀復合肥25千克;同時注意中耕除草,順便摘掉下部老葉、黃葉,只保持5-6片功能葉即可。白天溫度保持在15-20℃,夜間5-10℃。
羽衣甘藍采收:從播種至采收要55-65天,從定植到采收要25-30天。外葉展開10-20片時即可采收嫩葉食用。每次每株能采嫩葉5-6片,留下心葉繼續生長,陸續采收,一般每隔10-15天采收1次。晚春、夏、秋如果管理得好,又無菜青蟲為害,可采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經霜凍后風味更好。在夏季高溫季節,葉片變得堅硬,纖維稍多,風味較差,故要早些采摘。
五、羽衣甘藍的繁殖方法
羽衣甘藍營養土配制:播前每畦(1.5米×7米)施腐熟并過篩的有機肥200千克,每平方米土中加入50%多菌靈0.5千克,將細土、肥、藥充分混合拌勻。
羽衣甘藍播種方法:平整苗床后澆足底水,播種量為15-20克/平方米,干種直播,播后覆細土0.5-1厘米。
羽衣甘藍苗期管理:播后溫度保持在20-25℃,苗期要少澆水,適當中耕松土,防止幼苗徒長。
六、羽衣甘藍的病蟲防治
羽衣甘藍注意萊青蟲、蚜蟲、黑斑病等病蟲害的發生。要及時除去基部的老葉、黃葉,基部留5-6片優質功能葉,以利植株間的通風透光。還可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加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防治炭疽病1次;用21%的滅殺斃乳油2000倍液防治菜青蟲及蚜蟲1次。
七、羽衣甘藍的主要價值
羽衣甘藍食用價值
采集中心部位剛展開的羽狀嫩葉為食用部分。羽衣甘藍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VA、Vc、VB2及多種礦物質,特別是鈣、鐵、鉀含量很高。其中每100克嫩葉中Vc含量達153.6-220毫克,可與西藍花媲美。羽衣甘藍可連續剝取葉片,并不斷產生新嫩葉,適口性好、質脆味清,可炒食、涼拌、腌制、做湯等,烹調后能保持鮮美的顏色,與其它蔬菜可拼成各種圖案的“沙拉”,在菜肴裝飾中堪稱上品。
羽衣甘藍保健價值
羽衣甘藍熱量僅為209焦耳,是健美、減肥的理想食品。其Vc含量是綠葉菜中最高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為甘藍類蔬菜之首,有“抗癌蔬菜”的美稱。相關研究表明:它含有豐富的鈣、VD和VE,長期食用有助于治療老年婦女常患的骨質疏松癥。另外,還具有一定的養胃和中、清熱除煩、利水、消食通便、防治口干食少等功效。
羽衣甘藍觀賞價值
其葉緊密互生、團抱成球形,葉片較寬大,葉緣細密多皺并具波狀起伏。心部葉片的色彩豐富,因品種不同而呈紫紅、桃紅、青灰、淡黃至乳白色的變化,全株好似一朵盛開的牡丹花,故又名葉牡丹。葉片觀賞期為1-2個月,株高一般20-40厘米。因其具有獨特的葉色、姿態、適應性強、養護簡便等特點,可作為北方晚秋、初冬季城市綠化的理想補充觀葉花卉,還可家庭盆植于屋頂花園、陽臺、窗臺觀賞。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