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凌晨6時05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顧問張春華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6日下午,記者從國家京劇院獲悉,張春華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9年3月9日(星期六)10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
張春華原名張士銘,生于天津,1934年入天津天華景稽古社科班學習京劇武生、武丑,得婁廷玉、丁秉春等傳授,并得尚和玉指點。出科后,在京、津等地搭班。
1943年春節,年紀尚輕的張春華代葉盛章演出《時遷偷雞》名噪津門,同年正式拜師,并赴京隨富連成科班演出。1946年張春華與張云溪合作成立“云華社”。1949年參加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二團,后轉入中國京劇院,與李和曾、張云溪等長期同臺合作。
由于練功刻苦,張春華的幼功十分扎實,隨著時間磨礪,技藝愈發精湛,尤以白口脆快、開打火爆取勝,是武丑行當有名的表演大師,擅演劇目包括《三岔口》《打瓜園》《三盜九龍杯》等等。
據國家京劇院方面介紹,上世紀40年代,他通過主演外國故事京劇《俠盜羅賓漢》初露崢嶸,1957年曾與法國合拍彩色電影《風箏》,在片中扮演孫悟空。
在所演劇目中,張春華十分注重遵循技藝為塑造人物服務的表演宗旨,尤以設計符合人物性格的武打、塑造鮮活人物形象聞名,一生獲得了不少重要獎項,是京劇葉(盛章)派武丑藝術最優秀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國家京劇院方面表示,當今幾代武丑演員,大多受到張春華先生藝術血脈的滋養。張春華先生晚年應邀擔任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導師,90歲高齡依然在國家京劇院正式收徒課業,培養了許多優秀青年人才,是繼王長林、葉盛章之后京劇武丑行當的泰斗級人物。
張春華(1924年12月-2019年3月5日),原名張士銘,祖籍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區),生于天津,漢族,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京劇院著名武丑演員。
1931年張春華入天津華景稽古社科班工武丑、武生。
1944年出科到北京尋求發展,后經梨園朋友牽線又拜著名京劇武丑表演藝術家葉盛章先生為師,繼續深造,成為葉盛章先生的主要傳人,與賀玉欽等人合作在上海天蟾舞臺演出。
1943年春節,代葉盛章演出《時遷偷雞》名噪津門,同年正式拜葉為師,赴京隨富連成科班演出。同年,赴滬與賀玉欽同臺合作。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因其主演外國故事京劇《俠盜羅賓漢》而初露崢嶸。后來憑著他主演的《盜甲》、《酒丐》、《巧連環》等多出精彩劇目活躍在京、滬京劇舞臺上,尤以白口脆快、開打火爆的高超技藝取勝。在所演的劇目中,張春華先生的表演十分注重遵循技藝為塑造人物服務這一宗旨,其中尤以擅長設計武打動作而最為馳名。
1946年與張云溪合作成立云華社。曾因腿傷一度輟演。
1949年加入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二團,后轉入中國京劇院,與李和曾、張云溪、李洪春等長期同臺合作。
1951年,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在德國,以啞劇形式參賽,演出《三岔口》獲一等獎。他還演出了《三打祝家莊》、《獵虎記》、《五鼠鬧東京》等許多新編劇目,并向川劇名丑周企何學演了《秋江》,使其成為京劇保留劇目。
1952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
1955年隨中國藝術團赴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瑞士、英國、南斯拉夫等國演出,轟動巴黎、羅馬、倫敦等西歐城市。中國京劇院二團成立,張春華與張云溪、李宗義、云燕銘同為主要演員,他們先后聯袂排演了《獵虎記》、《高亮趕水》、《九龍杯》、《三盜令》、《大破銅網陣》等一批優秀京劇劇目。
1957年在與法國合拍電影《風箏》扮演片中的孫悟空。
1978年隨中國藝術團赴美國各大城市演出《秋江》一劇,受到美國廣大觀眾歡迎。
1979年后,他仍堅持舞臺演出,與李世濟、張云溪等經常巡回演出于全國各地。
1987年赴英國卡迪夫,給來自世界各國的京劇愛好者講授京劇表演藝術以及京劇武丑的藝術特點,并在倫敦高夫先生舉辦的東方古典藝術研討會上演出了《秋江》與《借扇》,受到各國藝術家和新聞界知名人士的熱烈歡迎。
1988年在全國新劇目會演中與天津青年京劇團合作主演新編劇目《草莽劫》。
2019年3月5日6時許,京劇武丑名家張春華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