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指專以雕塑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的藝術家,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相當多制作人像、建筑物外部浮雕的雕塑家。雕塑家,指經(jīng)過一定塑造專業(yè)訓練具有一定專業(yè)造型能力的雕塑工作者,專業(yè)意指專以塑造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的藝術家,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相當多制作人像、建筑外部浮雕的雕塑家。
而在中國,青銅器的制造者,可算從事造型工作的匠人。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雕塑,屬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原始社會雕塑對探討社會發(fā)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與意識形態(tài)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歷來深受人們的重視。這一時期雕塑的造型還都是依附整體器物上的飾物,均為粗略的,夸張式的,具有極強裝飾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陶塑人像。石雕與骨雕人像僅有少量出土。而在中國,青銅器的制造者,也可算一種雕塑家,并不僅限于泥塑,木雕等題材。
世界著名雕塑家簡介
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雕塑家、建筑師、畫家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其雕塑作品《大衛(wèi)》是美術史中最為人們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鮮明展示盛期文藝復興意大利美術特點的作品。在用一塊久被棄置的名貴石材雕刻大衛(wèi)形象時,他真正實現(xiàn)了把生命從石頭中釋放出來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強烈的信心,雕鑿出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
吉安·洛侖索·貝爾尼尼
十七八世紀中巴洛克風格的杰出代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也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創(chuàng)始者。貝爾尼尼是雕塑家、建筑師、畫家、舞臺設計師和作家。他把高超的技術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在選題方向,還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羅馬點綴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羅馬街頭,這些作品隨處可見。他的作品將建筑與雕刻、繪畫等姊妹藝術完美地融合為一個整體。他的作品證明當藝術與教廷互相滿足彼此需要之時,促進了彼此的繁榮和發(fā)展,并由此引導了時尚。
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呂德
巴黎凱旋門上的群像浮雕《馬賽曲》的作者,在雕塑上,他與另一位浪漫主義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駕齊驅,與19世紀法國最杰出的雕刻家烏頓、羅丹等人齊名。在浪漫派雕刻史上,《馬賽曲》被認為是不朽的。
著名雕塑家:羅丹
全名奧古斯特·羅丹,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雕塑藝術家,羅丹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羅丹的作品架構了西方近代雕塑與現(xiàn)代雕塑之間的橋梁,羅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tǒng)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
《思想者》是羅丹晚年最偉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會進程中一直發(fā)生著強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紀初,它被視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這件作品將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與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體,體現(xiàn)了羅丹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征。羅丹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剛健之美,而且蘊藏著深刻與永恒的精神。
著名雕塑家:馬約爾
羅丹的學生之一,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之一。馬約爾重要的作品包括1912年為塞尚設計的紀念碑,以及一系列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紀念碑。而《地中海》是馬約爾第一件偉大的作品,是他一系列不朽之作的開端。這件作品通過女性裸體表現(xiàn)作者對地中海,對生活在地中海周邊的國家、居民和文化的理解,富有象征意義和哲理性。假如說羅丹的理想是把云石和青銅變成肉體,那么馬約爾的理想則是將肉體化為云石和青銅。他的作品不訴諸文學情節(jié),也不刻意追求繪畫效果,而是賦予一種抽象的寓言性質和象征意義。
著名雕塑家:康丁斯坦·布朗庫西
20世紀現(xiàn)代雕塑的先驅和本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布朗庫西以簡略的造型樣式創(chuàng)作了《祈禱者》,為雕塑藝術走向現(xiàn)代邁出了第一步。不斷尋找雕刻的完美和優(yōu)雅,運用最純凈想象馳騁藝術創(chuàng)作簡煉境界的布朗庫西,創(chuàng)作理念對現(xiàn)代雕塑藝術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發(fā)價值。布朗庫西探索形的單純性的過程,在時間上與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平行,但他始終沒有卷入任何流派,而保持著個人的獨特風格。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對現(xiàn)代主義美學的核心課題——造形與材質,作出嶄新響應的典型代表,即使是一件坐落于羅馬尼亞偏遠小鎮(zhèn)的鐵柱作品,也被認為是現(xiàn)代雕塑極致表現(xiàn)的杰作之一。
中國著名雕塑家主要有:潘鶴、曹春生、錢紹武、黎明、韓美林、田世信、吳為山、隋建國、陳云崗、葉毓山、龍翔、李廣玉等等,他們都是經(jīng)過一定塑造專業(yè)訓練具有一定專業(yè)造型能力的雕塑工作者,專以塑造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的藝術家。
潘鶴:代表作品 《潘鶴雕塑作品選集》《潘鶴水彩紀游》
曹春生:代表作品 《列寧》《周恩來》《陳毅》等
錢紹武:代表作品 《大路歌》《李大釗紀念碑》
黎明:代表作《橘子洲頭毛主席雕像》
韓美林:代表作品《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國航航徽》
田世信:代表作《漢宮秋月》《魯迅》《大軀干》
吳為山:代表作品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群雕》《老子》《孔子》
隋建國:代表作品 《動物兇錳》《歐亞大陸東側裝置與繪畫1996》等
陳云崗:代表作品 《大江東去》《中國老子》等
葉毓山:代表作品 《遵義紅軍烈士紀念碑》《歌樂山烈士紀念碑》等
世界著名的十座雕塑:擲鐵餅者、大衛(wèi)人體、斷臂的維納斯、雅典娜神像、夫婦像、復活島雕塑、羅馬母狼銅雕、獅身人面像、漢謨拉比碑刻、思想者。
一下世界著名的32座雕塑:
1、斷臂的維納斯。(作者:亞力山德羅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稱《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維納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亞力山德羅斯創(chuàng)作于約公元前150年左右,現(xiàn)收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從雕像被發(fā)現(xiàn)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2、林肯雕像。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有許多的亞伯拉罕·林肯的紀念碑和紀念館,其中以丹尼爾·切斯特所完成的林肯雕像,被公認為是最好的一座。林肯紀念館興建案于1911年核淮,1922年完工。其主廳的林肯雕像(座像),于1920年完工,1922年揭幕。
3、小美人魚。小美人魚銅像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是丹麥的象征。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
4、救世基督像。救世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約熱內(nèi)盧,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跡。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總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nèi)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頂,俯瞰著整個城市。
5、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紐約港。這座塑像由法國雕塑家弗里德利·奧古斯特·巴特勒迪設計,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
6、垂死的高盧人。這個大理石雕像是公元1—2世紀古羅馬人所雕塑。它描繪一名高盧戰(zhàn)士胸部受重傷,在生命的盡頭時,低垂著頭,仍想要撐起身子繼續(xù)再戰(zhàn)。此雕像是1623年在羅馬的盧多維西別墅的地下所發(fā)掘的,現(xiàn)存于義大利首都羅馬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7、納芙蒂蒂半身像。納芙蒂蒂半身像始現(xiàn)于1912年,一支德國考古隊在埃及阿瑪納古雕刻家圖特摩斯的工作室里,發(fā)現(xiàn)了這尊具有3300馀年歷史的石灰石半身像。娜芙蒂蒂是公元前14世紀法老阿肯那頓的王后。此半身像收藏在德國柏林的新博物館。
8、吻。這是法國雕塑家羅丹在1889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塑。它融合了情欲和理性主義,產(chǎn)生的一個表達人類性與愛的藝術作品。
9、圣母憐子。圣母憐子亦稱哀悼基督,是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在1496年的成名之作,坐落在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之內(nèi)。它描繪圣母瑪利亞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時悲痛萬分的情形。這是藝術家以此為題的第一件作品。
10、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或稱人面獅身像,是一座位在埃及卡夫拉金字塔旁的雕像,外型是一個獅子的身軀和人的頭。獅身人面像長約73.5米,寬約19.3米和高約20.22米。獅身人面像是現(xiàn)今已知最古老的紀念雕像,一般相信是在法老哈夫拉統(tǒng)治期間內(nèi)建成。
11、擲鐵餅者。擲鐵餅者,古希臘雕塑作品,是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完成于古風時期末。原作已失傳,通過眾多羅曼錫青銅復制品而廣為人知。作品描繪了鐵餅被擺至最高點即將拋出的一刻,有著強烈的動感,將完美的人體造型和瞬間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2、大衛(wèi)雕像。大衛(wèi)雕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雕塑家(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創(chuàng)作于公元1501-1504年,現(xiàn)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雕像用整塊大理石雕成,高517厘米,重5000多千克。
13、米洛的維納斯。米洛的維納斯,也稱斷臂維納斯,是一尊著名的古希臘雕像,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130到100年之間,表現(xiàn)的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羅馬神話中與之對應的是維納斯女神。這座大理石塑成的雕像高202厘米,略大于人體真實大小。1820年發(fā)現(xiàn)于希臘米洛斯島,故被稱做米洛的維納斯。
14、雅典娜神像。雅典娜,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也是雅典城的守護神。原作為巴特農(nóng)神廟大殿的主像,全身高達13米,用銀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鑲嵌著象牙與黃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國時代被毀壞。這里介紹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整個形象富有女性的溫柔和充滿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絕少神性,表明希臘化時期藝術已走向世俗化。
15、門考拉夫婦立像。閃綠色粘板巖雕刻,高約142 厘米,約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2600年,現(xiàn)收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這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的一尊雙人立像,也是當時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劃的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第五個法老門考拉和他的王妃。
16、思想者。又稱沉思者,最早是奧古斯特·羅丹安置在群雕“地獄之門”橫楣上一座銅雕,后來羅丹及其學生用大理石和石膏重塑了該雕像,成為了羅丹著名作品之一。雕像人物俯首而坐,右肘支在左膝上,右手手背頂著著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視,陷入深思。目前至少存有28座,一座位于臺灣臺中的亞洲大學亞洲現(xiàn)代美術館。
17、抱鵝的少年。這件作品出自希臘哈爾基頓的雕刻家波厄多斯之手,原作青銅,留存至今的是羅馬復制品。波厄多斯擅長于風俗題材雕塑,成為當時專門雕刻兒童形象而聞名的藝術家。從這個天真活潑的幼兒抱著有生命的鵝,可見雕刻家對生活和人的理解,這是一組活靈活現(xiàn)的兒童生活雕像。
18、阿波羅像。希臘早期雕像有模仿埃及雕刻造型的痕跡,古風時期尚殘存,但雕刻家已開始不滿足于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體結構和人體比例,創(chuàng)作出寫實、自然、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來。這尊被稱為阿波羅的青年立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但他低頭和手勢姿式已趨生活化。他向下視,兩臂向前伸,似有接物之意,看得出人物形態(tài)已從直立僵化向生活化活動邁前一步。
19、摩艾石像。摩艾石像又譯作摩埃石像、毛埃石像,位于智利復活節(jié)島。多數(shù)為一體成形,從一塊大石頭刻出來的。全復活島上已知有超過六百尊摩艾石像。當?shù)氐幕鹕讲墒瘓鏊坪跏峭蝗槐贿z棄,留下許多未完成的石像,而當?shù)貛缀跛型瓿傻哪Π竦胶髞矶急粛u上原住民推翻了。
20、奧爾梅克巨石頭像。奧爾梅克巨石頭像,高約305厘米,重約30噸,現(xiàn)收藏于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中美洲神秘莫測的奧爾梅克文化興盛于約公元前800-600年,也稱為拉本塔文化,主要分布于墨西哥灣沿岸地區(qū)。
21、祖國母親在召喚。祖國母親在召喚是一座為紀念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而設立的雕像,位在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崗,1967年完工。是當時最高的雕像,也是目前最高的非宗教或神話雕像。高85米,連底座重8000噸。
22、天壇大佛。香港的天壇大佛是一座位于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峰上的釋迦牟尼佛像,座落于海拔520米的昂坪,于1993年落成。這是世界上第二大戶外青銅座佛,重250公噸,僅次于臺灣高雄市佛光大佛。
23、獅子的露臺。希臘提洛島是一個地位神圣的圣所,前千禧年奧林匹斯山的希臘神話中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的誕生地。1873年,考古學家在這里大體上勘查出了古城當年的輪廓。其中尤其以巨大的阿波羅神廟與圣湖的9尊大理石獅最為有名。9尊大理石獅雄踞湖濱,氣勢懾人。現(xiàn)藏于提洛島博物館。
24、尿尿小孩。坐落在比利時的大廣場不遠處,這聞名的『尿尿小孩』銅像的真身遠較想像中小,但威力無窮,小小一個銅像便可吸引無數(shù)旅客到此一游,相信亦為比利時賺取了不少外匯。原來『尿尿小孩』的由來有多個不同傳說,其中一個是:相傳十四世紀時,Brussels正被外來敵對勢力入侵,在久攻不入之下,便于城墻下暗埋炸藥,剛巧給一名叫Juliaanske的小孩夜半起來尿尿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但可惜他找不到水源撲滅,于是便靈機一觸,因利成便地用尿把那正燃燒的引線灑滅,避過了一場災難。后人便在原地建造石像以作紀念,其實早期的『尿尿小孩』的確是個石像,經(jīng)過多次被盜之后,便于1619年由當時的比利時名雕刻家從新打造目前這尊青銅的『尿尿小孩』。每當各國官員到比利時訪問時,總喜歡送贈『尿尿小孩』一套新衣服,據(jù)說,收藏已達七百多件,現(xiàn)保存在大廣場的國王之家『尿尿小孩』的專屬衣柜內(nèi)公開展出,而每當不同節(jié)慶,『尿尿小孩』都會穿上不衣飾與大眾一起慶祝。
25、朱庇特的母狼。這座銅像高30英寸,現(xiàn)存于意大利羅馬市政博物館,博物館中有一個單獨以它命名的房間,而銅像擺放在這個房間的正中心。朱庇特的母狼幾世紀以來它是羅馬城的象征物,并是一件青銅澆鑄和雕刻的杰作,與任何希臘雕塑動物都不同,特別是母狼緊張而又警覺的寫實姿態(tài)集中體現(xiàn)了最優(yōu)秀、最生動實在的、非理想化的、切切實實的伊特魯里亞美術特征。
26、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大理石雕塑,高213 厘米,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作于約公元前330年左右,現(xiàn)收藏于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赫耳墨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商業(yè)和信息之神,是主神宙斯的兒子,小酒神是幼年的狄俄尼索斯。據(jù)說這尊雕塑表現(xiàn)的是赫耳墨斯帶著還是嬰兒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到山野精靈那里去作客,在途中歇息的情景。赫耳墨斯的手臂已斷,據(jù)說他正拿著一串葡萄逗弄小酒神。作者通過這一題材顯露了秀美富麗的人體形象。赫耳墨斯姿態(tài)安詳,身體曲線柔和,倚在一個樹樁上,右腳支撐著全身的重量,左腳放松,左手抱著嬰兒。這種輕松、隨意的動作,把生活的氣氛灌注到了神話的形象中。雕像輪廓清新、柔和、含蓄,細節(jié)的處理也十分出色,骨骼、肌肉和毛發(fā)都顯得光滑而雅致,尤其小酒神下面衣服的處理,逼真得幾乎無懈可擊。雕像中人物的表情似乎正沉迷于迷蒙的想象之中,溫柔而寧靜。 整個作品華美、富麗,充滿了抒情的意境,人物造型別具特色,顯示了藝術家極其高深的藝術造詣,雕塑在氣質上則反映了希臘社會鼎盛時期貴族階級的藝術風尚。
27、薩凡納鳥女孩雕像。銅像高大約127厘米,大約是八歲左右的小女孩子,她的雙手個捧一只喂鳥的圓盤。Sylvia Shaw Judson是個美國雕塑家和教師。她1936年在美國伊利諾州萊克縣創(chuàng)造了這尊鳥孩兒。美國暢銷書作家約翰 伯蘭特出版他的第一部非虛構小說《午夜善惡花園》時,把美國攝像家Jack Leigh拍攝的一個照片《鳥孩兒》做成了他的新書封面。這尊鳥孩兒很快成名了,引起游客特意去佐治亞州東南部的一個古老城市薩凡納旅游尋找具有充分戲劇性的面貌和魔鬼的故事。
28、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公元前190年左右,為了迎接凱旋的國王和將士們,在薩摩色雷斯島的一座神廟前豎起了這尊雕像。女神迎著海風,張開華美的翅膀,好像就要擁抱上岸的英雄們。雕像的頭部已經(jīng)被損壞,但是她美麗的身體,仍然能透過薄薄的衣衫及衣褶顯現(xiàn)出來,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整座雕像將近三米高,有一種壓倒一切的氣概,充分地體現(xiàn)了它的主題,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形象。這尊雕像于1863年發(fā)現(xiàn)于愛琴海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最早只是碎塊,后經(jīng)多年修復并加以改造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少臂。
29、青銅騎士。“十二黨人廣場”是為紀念1825年12月在這里發(fā)動反對沙皇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而命名的。廣場上聳立著彼得大帝騎馬的塑像,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這一塑像曾受到偉大的俄國詩人普希金的高度頌揚。塑像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馬上,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從任何方向欣賞這座塑像,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銅像的底座是40噸重的一整塊花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蘭灣處找到的,用了5個月的時間運到這里,在花崗石上面刻著“葉卡捷林娜二世紀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騎的馬代表俄羅斯,它雙腳騰空,好象要沖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馬掌下有一個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維新的守舊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沖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貧窮的俄羅斯,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30、王子夫婦像。有著4500多年歷史的石像吸引了眾多的游客,無論是慕名而來還是遇巧路過,常會駐足許久、驚嘆不已。這件作品由一對男女塑像組成。塑像中的男子名叫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斯內(nèi)夫魯時期的王子,身邊女子諾佛列特,是她妻子。雕塑高度真人大小,由石灰石制成。塑像所展露的人物形態(tài)仿佛是在一個正式典禮上正在發(fā)生的瞬間場景。王子和妻子正襟危坐,雙腿并齊,王子右手攥拳,浮于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妻子雙手護胸,夫妻猶如禱告、發(fā)誓狀。塑像人物表情刻畫含蓄,但是,仍可以從中觀察出內(nèi)心充滿確定、憂傷的思慮。然而,動人之處不僅限于表情和體型,在色彩上的吸引力更加直接。王子系白色短腰裙,皮膚棕紅,象征剛健的體魄;妻子偏淡黃味的膚色,展現(xiàn)了皮膚的白嫩,半披的白色長裙透現(xiàn)出豐腴圓渾的乳房,全身如微風柔水,晶瑩剔透。這尊塑像從鮮明的顏色對比中暗喻了剛柔變化,表露出亙古的情韻。
31、阿波羅。阿波羅,又譯作“貝爾維德雷的阿波羅”。在1509年被鑒定為“貝爾維雷德庭院里最珍貴的作品”后的幾個世紀里,這件阿波羅成為“審美的標準”。直到雅典帕臺農(nóng)神廟的淺雕塑被發(fā)現(xiàn)后,人們才知道:這是公元2世紀羅馬復制的公元前4世紀的一件雅典作品。
32、阿波羅與達芙妮。當阿波羅走近河神女兒達芙妮時,小愛神立即向他們分別發(fā)出兩支愛情之箭,射向阿波羅的是鐘情達芙妮之箭,而達芙妮中的卻是拒絕求愛之箭,這引起神界的求愛追逐。當阿波羅即將追逐到女神時,女神大聲向河神發(fā)出呼救:“親愛的爸爸快把我十分喜愛的美貌改變吧!”即刻河神將愛女變成一棵月桂樹。無奈的太陽神愛之不得,只得取下月桂枝編織成桂冠,賜給一切有成就的人,這就是“桂冠”的由來。雕刻家貝尼尼著意塑造阿波羅剛要觸摸到女神身體時,女神立即變成月桂樹的瞬間情節(jié),這組雕像表現(xiàn)了兩個處于激烈運動中的人體,人物都處在乘風追奔的運動之中,給人以向上升華、輕盈、充滿生命力的優(yōu)美感覺。激情、激烈運動正是巴洛克藝術的特征。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yè)花籃 創(chuàng)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chǎn)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chǎn)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