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蘭又名跳舞蘭、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蘭科中的文心蘭屬植物的總稱,本屬植物全世界原生種多達750種以上,而商業上用的千姿百態的品種多是雜交種,植株輕巧、滯灑,花莖輕盈下垂,文心蘭花朵奇異可愛,形似飛翔的金蝶,極富動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種類之一。
文心蘭形態特征
文心蘭的形態變化較大,假鱗莖為扁卵圓形,較肥大,但有些種類沒有假鱗莖。葉片1~3枚,可分為薄葉種、厚葉種和劍葉種。一般一個假鱗莖上只有1個花莖,也有可能一些生長粗壯的2個花莖。有些種類一個花莖只有1~2朵花,有些種類又可達數百朵,如作為切花用的小花種一枝花幾十朵,數枝上百朵到數百朵,其花朵色彩鮮艷,形似飛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蘭或舞女蘭。文心蘭的花色以黃色和棕色為主,還有綠色、白色、紅色和洋紅色等,其大小有的極小如迷你型文心蘭,有些又極大,花的直徑可達12厘米以上。花的構造極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花瓣與背萼也幾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狀,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狀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點,頗為奇特,故名瘤瓣蘭。
文心蘭品種情況
本屬植物全世界原生種多達750種以上,而商業上用的千姿百態的商品種多是雜交種。它的形態變化較大,假鱗莖為扁卵圓形,較肥大,但有些種類沒有假鱗莖。葉片1~3枚,可分為薄葉種、厚葉種和劍葉種。薄葉種葉片較薄,稍革質,多數植株生長健壯,適合中溫溫室種植;厚葉種耐干旱能力強,在溫室內栽培冬天幾十天不澆水也不至于因干旱而死亡;劍葉種株型較小,適于家庭栽培。一般一個假鱗莖上只有1個花莖,也有可能一些生長粗壯的2個花莖。有些種類一個花莖只有1~2朵花,有些種類又可達數百朵,如作為切花用的小花種一枝花幾十朵,數枝上百朵到數百朵,其花朵色彩鮮艷,形似飛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蘭或舞女蘭。文心蘭的花色以黃色和棕色為主,還有綠色、白色、紅色和洋紅色等,其大小有的極小如迷你型文心蘭,有些又極大,花的直徑可達12厘米以上。花的構造極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花瓣與背萼也幾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狀,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狀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點,頗為奇特,故名瘤瓣蘭。
文心蘭常見栽培品種
常見栽培品種有甜香(SweeFragrance),花紅色,具白色唇瓣。沃爾卡諾女王(VolcanoQueen),花黃色。特色(Characteristics),花大,黃色,花期有1~2個月。永久1號(Ever-LastingNo.1),花淡黃色,具褐紅色條斑。永久2號(Ever-LastingNo.2),花紅色,唇瓣白色。
文心蘭產地分布
文心蘭原種原生于美洲熱帶地區,種類分布最多的有巴西、美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等國家。但其分布地區較廣,有熱帶、暖帶、高山的溫帶和寒帶等。
文心蘭觀賞應用
文心蘭是一種極美麗而又極具觀賞價值的蘭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蘭花切花品種之一,適合于家庭居室和辦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籃的高檔用花材料,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跳舞蘭就是文心蘭,,它有著亮麗的黃,每一朵花,像美麗的少女,裙擺飄飄,翩翩起舞,其花語是快樂無憂,寓意忘卻煩優
生長習性
文心蘭原產美國、墨西哥、圭亞那和秘魯。原葉型(或稱硬葉型)文心蘭喜溫熱環境,而薄葉型(或稱軟葉型)和劍葉型文心蘭。喜冷涼氣候。厚葉型文心蘭的生長適溫為18~25℃,冬季溫度不低于12℃。薄葉型的生長適溫為10~22℃,冬季溫度不低于8℃。
文心蘭喜濕潤和半陰環境,除澆水增加基質濕度以外,葉面和地面噴水更重要,增加空氣濕度對葉片和花莖的生長更有利。硬葉型品種耐干旱能力強,冬季長時間不澆水未發生干死現象,其忍耐力很強。規模化生產需用遮陽網,以遮光率40%~50%為合適。冬季需充足陽光,一般不用遮陽網,有益于開花。
用蕨根、苔蘚、火山灰、樹皮塊等盆栽或種植床栽培. 薄葉種葉片較薄,稍革質,多數植株生長健壯,適合中溫溫室種植;厚葉種耐干旱能力強,在溫室內栽培冬天幾十天不澆水也不至于因干旱而死亡;劍葉種株型較小,適于家庭栽培。
文心蘭繁殖方法
文心蘭的繁殖方法有組織培養與分株繁殖。文心蘭為復莖類洋蘭,成株后都會長出子株,待子株有假鱗莖時剪離母株即可。分株繁殖一般在開花后或春秋季進行。
文心蘭的組織培養較易,一般利用種子或莖尖、花穗等營養器官來進行繁殖。在種子培養中,采用3克花寶一號和2克胰蛋白胨及35克食用糖配制培養基對其種子萌發效果較好。加入15%的椰子汁能促進種子的萌發。文心蘭的莖尖培養和花穗培養一般沒有褐變,莖尖和花穗培養的最適初代培養基為1/2MS、改良Knudson C、V&W培養基。或播種培養基均可,原則上不用激素。原球莖的繼代培養可采用相同的培養左附加5%~10%的香蕉汁或15%~20%的椰子汁。成苗培養可采用以上培養基或V&W培養基。
分株繁殖
春、秋季均可進行,常在春季新芽萌發前結合換盆進行分株最好。將帶2個芽的假鱗莖剪下,直接栽植于水苔的盆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很快恢復萌新芽和長新根。
組織培養繁殖
選取文心蘭基部萌發的嫩芽為外植體,用70%酒精進行表面消毒,滅菌后用無菌水洗凈,切成1~1.5毫米厚的莖尖薄片,接種在準備的培養基上,保持溫度(26±2)℃,光照強度500勒克斯,照射時間16小時,在MS培養基添加1毫克/升6-芐氨基腺嘌呤的培養基上,原球莖的形成最快,只需45天。將形成的原球莖繼續在增殖培養基中采用固體培養,20多天后原球莖頂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分化根。約10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長出2~3片葉,成為完整幼苗。
文心蘭栽培管理
盆栽文心蘭常用15厘米盆,也可用蕨板或蕨柱栽培。常用基質為碎蕨根40%、泥炭土10%、碎木炭20%、蛭石20%、水苔10%。盆底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于透氣和排水。開花植株栽植在花謝后進行最好,未開花植株在萌芽前進行,這樣有利于文心蘭新根生長。5~10月為文心蘭的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休眠期可停止施肥和澆水,增加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即行。液施肥料流失嚴重,每半月可用0.05%~0.1%復合肥噴灑葉面加以補充。開花后要及時摘除凋謝花枝和枯葉。文心蘭的大多數種類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與栽培蝴蝶蘭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碎蕨根、木屑、木炭、珍珠巖、碎磚塊、泥炭土等。這些植料組合應用效果好,如以細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巖或蛭石20%、碎石和碎磚塊10%混合調制效果好。種植時要用碎石或碎磚墊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通氣和排水。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燒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蘭,植株逐漸長大并長出小株,根系過滿,要及時換盆。換盆通常在開花后進行,未開花植株,可選擇在生長期限之前進行,如早春秋后天氣變涼時進行,栽培材料應一起更換,換盆可結合分株一起進行。
夏時要注意遮蔭,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降溫。盛夏秋季每天都要澆透水一次,即澆到盆底孔出水為止。施肥以施復合化肥為好,宜薄肥,忌濃肥,宜于清晨或下午3時以后施肥。7、8月份,是植株抽花時期,此期由于高溫、高濕,易生細菌性軟腐病,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為此,可在晴天時把盆內植材曬干,則細菌不易在干燥條件下繁殖,同時,將爛葉爛莖及時剪掉。在進入高溫、高濕的季節之前,應加強施肥,特別是要增加鉀肥的比重,培養壯苗,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日常管理文心蘭對環境的要求一般不太嚴格,但冬季溫度不宜低于15℃,空氣濕度四季在80%左右。春、夏、秋三季需半陰環境,冬季可給予充足陽光,但切勿使其曝曬在炎夏的烈日中。文心蘭繁殖多用分株繁殖法,一般剛分株后勿立即澆水,當稍干時往葉面噴些水,等有新根長出時再澆水,然后噴些平均肥,但濃度不可過高,一般0.6%至0.8%。在養護過程中水不可澆得過多,這樣容易爛根,應注意通風透光。如有發病株,應及時銷毀,并用一些殺菌劑噴灑。開花期的溫、濕度都不易過高或過低,這樣會影響花朵壽命,縮短花期,甚至出現落蕾或提早枯萎現象。
栽培設施
文心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攝氏度,空氣相對濕度為75%-85%。光照強度 為10000Lux-25000Lux。小苗生長量少,一般光照強度以5000Lux-15000Lux為宜,中大苗生長量大,一般光照強度以15000Lux-25000Lux為宜。蔭蓬不能太低,以4-4米為宜,太低則影響通風效果,栽培架以0.6-1.0米為宜。
文心蘭栽培基質
文心蘭所需基質要求通風透氣利水,常用基質有樹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實踐認為:小苗用水苔,中、大苗用木炭做栽培基質,具有生長好、成本低等特點。木炭一0.5-2cm為宜,并在栽種前用水浸泡沖洗以除去炭粉。盆栽宜選用氣孔較多的素燒盆或容積較小的淺盆種植,用桫欏凰木炭渣和椰糠作植材,在盆底加墊小磚粒或風化石,以利疏水保濕。植株栽好后,可于盆面鋪上一層水草,以防旱保濕,有利氣生根的生長。
文心蘭肥水管理
小苗的肥水管理
經過充分煉苗洗干凈后用離干的水苔做基質并定植與Ф3cm塑料軟杯中,定植后當天用65%好生靈1000倍液混合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噴灑防病。待盆中水草較干時,用清水澆半水,使水草呈濕潤狀態。之后約15天開始有新根生長,可用20-20-20彼得肥3000倍液澆灌,每周一次。
文心蘭換盆與中大盆肥水管理
小苗經過3-4個月后,長至4-6個假鱗莖,根系密集,并有部分根長出盆外,此時應換盆。換盆時先將小苗脫盆放于裝有少量木炭快墊底的塑盆中,再加適量木炭塊于植株四周。
當中苗經過5-6個月后,長至6-8個假鱗莖,根系將木炭塊很好包住,此時應為中苗換盆。
文心蘭中大苗肥水管理
小苗、中苗換盆當天應噴1次65%好生靈1000倍與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混合液防病,定植后3-5天澆水1次。由于夏秋季及干燥天氣應增加澆水次數并每天加噴1次葉面水,冬季干冷天氣每2-3天噴一次葉面水,6-7天澆1次透水。4-10月為文心蘭生長盛期,此時每月還應間施1-2次5-11-26彼得肥,防止植株徒長及提高抗病能力,此外還應適當補充鈣元素以增加葉片厚度。
文心蘭的栽培條件
溫度 由于文心蘭的品種繁多,各種品種間的原生環境氣候差異甚大,很難正確地說明其生長溫度。不過,一般而言,文心蘭不宜在溫度太低的環境下生長,當溫度低于10℃時,文心蘭就會受到傷害,但對于一些較不耐低溫的品種而言,當溫度在12℃時,就會因受寒害而枯死。然而在高溫的情況下,文心蘭則必須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安然度過。
日照 無論是哪一種文心蘭都只能接受冬天的直射陽光,而其他的三季里,則必須加遮陰,以達到與原產地相似的日照。夏季的陽光最為強烈,因此在室外栽培時,必須加設50%~60%的遮光網,否則葉片易被陽光灼傷;而在春秋兩季里,陽光較夏季柔和,—般只需要30%左右的遮光網,就能保護蘭株。
澆水 大部分的文心蘭較喜歡干燥的環境,因此澆水時,宜以介質的干燥程度作為標準,當介質表面干燥時,應立即充分澆水;在生長旺盛的季節里,因需水量增加,最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到了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停止澆水,以助其順利越冬。
通風 良好的空氣流通是栽培蘭花時的必要條件,文心蘭也不例外,尤其是具有假球莖及薄葉的品系,悶熱的環境容易引起病害。臺灣夏季的溫度對文心蘭而言,稍嫌炎熱,解決的方法除了在栽培環境四周灑水外,同時還要加強通風更能幫助蘭株消暑。
施肥 施肥的時間必須配合植株的生長情形,雖然不同品種的文心蘭生長狀況并不一致,然而仍可遵循—般的施肥基本原則。首先,當植株抽出花莖起,應停止施肥,直至花期過后,方能恢復施肥;其次,溫度低于10℃時,亦須停止施肥。其余時間可每月施加已稀釋的液態肥2~3次,此外固態肥亦可同時施用。
盆土及換盆 由于文心蘭喜歡較干燥的環境,故宜使用排水、通氣良好的介質,因此蛇木屑就是最佳的選擇,最好添加少許具有保水力的水苔,更能使植株生長良好。文心蘭的換盆作業通常在蘭株花期過后進行,并且每隔2~3年換盆1次即可。
繁殖 以分株為主要的繁殖方法,進行分株繁殖的最佳時機也是在花期過后,因此需要分株時,可與換盆同時進行。
日常管理
溫度管理 緩苗階段,白天溫度25℃~28℃,晚上23℃~25℃。新根萌長快,待長出新根后,溫度可適當放寬些,但保持上述溫度有利于蘭苗生長,鱗莖生長成熟后晝夜溫度在(26℃~29℃)/(23℃~25℃)時,文心蘭可從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文心蘭花期較短,為了延長花期,可適當降低溫度。文心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2℃~33℃,低于12就停止光合作用。如低溫超過6~8小時就會發生凍害,高于33℃生長發育也會受阻,特別在強光照下會灼傷蘭苗。溫度變化不宜太熱,否則易引起落蕾現象。
濕度管理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80%,剛栽植的小苗濕度應在80%左右,濕度不應太大或太小,太大易感染病害,太小對蘭花生長不利。在炎熱的夏季應在植株周圍的地面、臺架、葉片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否則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假鱗莖易腐爛。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向盆內大量灌水來提高濕度,否則極易引起爛根,濕度變化也不宜太大,否則不僅不利于生長,也極易引起落蕾現象。光照管理 光線不能過強或過弱,過強易引起灼病,輕者組織受傷,葉變黃色,嚴重的呈灰白色,并引發炭疽病。光線過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導致葉片徒長軟弱下垂,不利于花芽分化,開化數量少,生長不良。剛栽植的幼苗,光照在10000~15000lux,隨著幼苗的長大,光照逐漸增強,最高達30000~35000lux,在這個光照條件下,文心蘭花芽分化快,營養生長可以更好地轉為生殖生長。一般夏季遮光60%~75%,春秋季遮光40%~50%。
文心蘭水肥管理 總的澆水原則是干濕交替,每次澆水要澆透,下次要等到基質略顯干燥時再澆。春季剛分株時少澆水;夏季植株生長旺盛,蒸發水分快,要多澆水。可每天澆一次。上午澆過后,下午再對葉片實行噴霧澆水,這種霧水不但可降低葉面溫度,不定期可以增強植株的呼吸功能。傍晚過后,一般不能再噴霧,否則葉面持水時間過長,易誘發病害。由于文心蘭栽培基質主要是椰殼和石子,不易保水、保肥,應在盆中放一些鄉釋肥,以增加肥效。施肥種類及數量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進行調整,一般一次肥一次水或兩次肥一次水。為防止椰殼內有病菌滋生,可經常澆灌1000倍液多菌靈或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基質pH值應控制在5.5~6.5,EC值在1.2~1.6mS/cm。
文心蘭采收處理
文心蘭切花采收
待花苞60%~70%天放時進行采收,冬季溫度低,可適當晚此采收。夏季溫度高,應提前采收。剪花時從基部2~3cm處剪斷,然后對采收的切花進行嚴格分級,精心包裝。切花分級標準見表面現象 。
一般人們認為文心蘭的切花瓶插壽命有7日以上,但實際上只有5~6日。購自批發商的切花不一定比零售店有較高的壽命,可能是因為運銷過程有延誤,使這些花在出售時出現瓶插壽命縮短等現象。文心蘭切花的保鮮處理要考慮較多因素,因為文心蘭花朵會因花藥蓋脫落及養分不足而提早萎謝。文心蘭花朵的花藥蓋很小,很容易脫落,文心蘭切花在分級、搬運及裝箱擠壓都會促使花藥蓋脫落,掉了花藥蓋的文心蘭大約會提早3日老化,由于文心蘭花藥蓋掉落后2~4小時即有乙烯產生,乙烯會導致花朵提早老化;養分不足是文心蘭切花的另一個特性,已經開張的花朵和花苞之間會互相爭奪養分,因此溫度高、裝運時間長時,會使文心蘭切花之瓶插壽命快速下降。
文心蘭國內銷售用
采收→田間插水→運送到采后處理場→分級選別→捆把→花莖重切→套保鮮管(或整把套一個塑料袋內加棉花吸水)→裝箱→預冷→運輸→市場拍賣。
采收→田間插水→運送到采后處理場→分級選別→捆把→花莖重切→殺蟲噴藥→甲基環丙烯(1-MCP)熏蒸→套保鮮管→裝箱→預冷→運輸(空運或海運)→國外檢疫通關→市場拍賣。
采收后處理
文心蘭(Oncidium spp.)的市場大多以切花外銷為主,因此其采收后處理的作業流程對于文心蘭切花品質影響很大,連帶使外銷拍賣市場的價格受到波及。目前國內文心蘭業者在采收后處理的過程已顯現的問題包括了采收時成熟度低,瓶插壽命短,花朵互相干涉夾扯導致分裝時掉花。另外也因為花束上花藥蓋容易脫落而致花朵快速老化。花莖切口容易腐爛,尤以夏季天熱時最易發生。還有保鮮、檢疫與包裝的問題。這些采收后處理的問題若不能獲得妥善的改進和解決,則勢必影響品質與商譽形象,逐漸失去現有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文心蘭國內采收后處理作業
目前國內文心蘭業者在收獲與采收后處理的過程為:
1. 采收:以各種市售、自制的剪刀或刀片,自花莖最底部切下,亦有業者直接用手扭摘。
2.田間集花:摘下之文心蘭用手捧住或置于植株、植床上,待一定數目后再收齊到植床最前端或走道上,接著再以約20~30支不等數量的切花,用報紙簡單包住花朵部分,再放到推車上己注有清水或保鮮液的收集桶內,全部裝滿后再運到分級場做分級工作。
3.靜置:花卉送到分級場后,通常于常溫環境放置直到有足夠數量再進行分級作業。靜置時間有超過24小時以上。
4.分級:目前制定的文心蘭分級標準十分明確。在田間采收下來的文心蘭,運送到產銷班或生產者自己的分級處理場進行分級、選別、與整理包裝的作業。各生產場運來的切花由分級人員將報紙拆下,再一支支將夾纏在一起的花分開,比對工作臺上的分級標準記號進行目視選別,并同時剔除不良品。
5.包裝:各等級之切花以10支為一把,將花莖切口重切一次以減少感染,再以不同顏色的膠帶捆扎莖部。需要施藥者則隔離噴藥再加以晾干。晾干后利用透明塑料紙或袖套包住花朵部分,切口套上含有保鮮殺菌液的保鮮管。以20~50把為一箱的大包裝或是以2~10把為一箱的小包裝,交叉橫放裝箱。裝箱后直接送上冷藏貨柜空運日本,或是放入冷藏庫等候裝載。
6.施藥:為因應國外海關的檢疫,許多切花必須予以施藥,因此在分級、捆扎后仍然放入含有清水或保鮮液的收集桶內,再送到噴藥室隔離噴藥。待藥劑干后才進行最后包裝。
7.運送:目前業者多半采取冷藏貨柜送交機場直接空運日本,以節省運輸時間確保切花的鮮度。國內亦有少部分業者在夏秋季盛產時期試驗利用海運銷日以減少運費負擔,但情況并不理想。
8.扺日后再分裝:產品抵達日本拍賣市場后,需要再將花束重新整理,去除不良品并補齊花株等。此種作業也使花朵的受損機率增加。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