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白居易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杜鵑花簡介
rhododendron
湖南省長沙市市花
廣東省韶關市市花
湖北麻城市市花
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并有以花為節的習俗。杜鵑花多為灌木或小喬木,因生態環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習性和形狀。最小的植株只有10厘米高,呈墊狀,貼地面生。最大的高達20米,巍然挺立,蔚為壯觀。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統稱,花葉均美觀。杜鵑花屬很大,種類極富變化,約含800種。主要原產于北溫帶,特別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及馬來西亞山區的潮濕酸性土壤,在該處形成濃密的灌叢。本屬包括映山紅(azalea)種類,有些園藝家視之為另一屬。
杜鵑花的習性由常綠到落葉,由低矮的地表覆蓋植物到高大的喬木不等。最早於17世紀中期栽培供庭園觀賞者為密毛高山杜鵑(R. hirsutum),高可達1米(3尺)。其他由高僅10厘米(3寸)的席狀矮生種到高逾12米的喬木不等,前者如原產中國云南的匍匐杜鵑(R. prostratum),后者如樹形杜鵑(R. arboreum)、硬刺杜鵑(R. barbatum)及原產亞洲的大樹杜鵑(R. giganteum)。除了映山紅種類外,葉皆厚、革質、常綠;花通常筒狀至漏斗狀,顏色變異頗大,有白、黃、粉紅、緋紅、紫及藍等色。
美國東南部產的山柳葉杜鵑(R. catawbiense)數量很多,6月花季為大煙山脈國家公園的勝景。山柳葉杜鵑與近緣種雜交,可產生hearty catawba雜種杜鵑。柳葉杜鵑(R. maximum)與山柳葉杜鵑的分布區重疊,且更朝東北分布,常栽培供觀賞;兩者皆可長成6米或更高的小喬木。加拿大杜鵑(R. canadense)原產北美東北部,在葉子展開前綻放玫瑰紫色的花朵。
杜鵑花產地分布
中國是杜鵑花的分布中心,約有530種,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均有分布。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產地,均分別占百種以上,僅云南的杜鵑花品種就占全國品種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從這里引種。
杜鵑花是一個大屬,全世界約有900余種,分布于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而以亞洲最多,有850種,其中我國有530余種,占全世界59%,特別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區的橫斷山脈一帶,是世界杜鵑花的發祥地和分布中心。喜馬拉雅山山脈的不丹、錫金、尼泊爾、緬甸、印度北部,種類也較多,日本、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和高加索僅有少數種類。
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棠口鄉龍源村口,樹高3米多,樹冠直徑5米,七枝叢生,棱干上布滿苔蘚,樹齡在400年以上,一年中僅7月份無花,其余時間均可見花,花色大紅,經專家考證,為錦繡杜鵑的變種,十分珍貴。近來,在熙嶺鄉九峰寺、天平山寶林寺、劉公巖景區的山上也發現類似的杜鵑花。
貴州西部黔西縣與大方縣交界處有一“百里杜鵑”的地方,那是延綿五十公里的一條自然野生杜鵑林,從而那里被稱為“地球的彩帶、世界的花園、索瑪的故里”(索瑪是彝族語言里對杜鵑花的稱呼)。此杜鵑林的杜鵑花的花種占全世界5個亞屬中的4 個,品種亦十分繁多。而大方縣內花區被譽為“杜鵑王國”“花海之心”,黔西縣更是被譽為“杜鵑花之都”。近年來,百里杜鵑管理委員會加大旅游的開發力度,著力打造以彝族文化和杜鵑花文化相結合的旅游資源,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的時候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旅客。
湖北麻城分布有100萬畝古杜鵑,其中包括龜峰山風景區的10萬畝原生態古杜鵑群落。經專家考證,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稱華中一絕,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古杜鵑原始群落。 其中,龜峰山“杜鵑花王”樹齡300多年,次生枝干達56枝,每枝干莖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間,樹冠冠莖達6米,覆蓋面積達35平方米,龜峰山古杜鵑群落2009年0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堪稱麻城杜鵑甲天下。
杜鵑花形態特征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于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
生態習性
我國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為杜鵑花屬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鵑花屬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但多數種產于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并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于5℃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后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后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后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應用價值
除作觀賞,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花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藥用,有些亦可食用。映山紅的花味酸無毒,可生食;大白杜鵑、粗柄杜鵑 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優美蔬菜;用羊躑躅的枝、葉、花浸泡漚制,可作殺蟲農藥;興安杜鵑等,可 制藥。有些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可提取栲膠;杜鵑花的木材、根兜,質地細膩、堅韌,可制碗、筷、盆、缽、煙斗、根等日用工、藝品。杜鵑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醫學上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去風濕,調經和血,安神去燥,民間常用此花和豬蹄同煲,可治女性白帶赤下。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杜鵑花栽培管理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播種,常綠杜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杜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度時,約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間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插后設棚遮蔭,在溫度25℃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嫁接,西鵑繁殖采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野生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在蔭蔽條件下地栽。西鵑全行盆栽,培養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葉土及煤渣、鋸末等配制的培養土,只要pH值在5.5~7.0之間,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進行。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及生長發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忌堿性,用自來水時,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長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節,要防積水;7~8月高溫季節,蒸發量大,要隨干隨澆,午間、傍晚還 要往地面、葉面噴水降溫;11月上旬進房,若室內加溫,生長仍旺,需水仍大,尤其開花抽梢之際,需水更多;若室內不加溫則生長緩慢,3~5日澆一次水即可。要薄肥勤施。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及壓條等方法繁殖。
杜鵑花養護要點
一、環境條件
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干燥,用中溫 (15 ℃左右 ) 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 30% 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二、盆土要求
杜鵑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PH 值為 5.0 — 6.0 。如用粘土或堿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采用 3 種配制的培養土。 (1) 山土 7 份、干苔草屑 1 份、干腐葉土 2 份,干肥 1 份混合配制。 (2) 山皮土 ( 表土 )3 份、馬糞 3 份,落葉雜草 3 份、人糞尿 1 份分層堆制,經過 1 — 2 年后過篩備用。 (3) 山土 3 份、腐葉土 3 份、園土 4 份、砂土 2 份混合配制,并每盆加入 50 克麻醬渣、骨粉。
三、花盆選擇
栽培杜鵑花的花盆,可根據用途,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長,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于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彩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加觀賞價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種植時,應在四周盆壁墊以碎瓦片 ( 舊瓦片 ) 這樣利于排水。選盆的大小要視植株年齡,一般 4 — 6 年生植株用 5 寸盆; 7 — 10 年生植株用 6 寸盆; 11 — 15 年生殖株用 8 寸盆。
四、改善水質
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 1 — 2 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 0.2% 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 7 — 10 天澆 1 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
杜鵑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 4 — 5 天澆水 1 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進行。具體可視盆土干燥情況適量澆水。 3 月間,杜鵑花發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于春鵑。一般每隔 2 天在上午適量澆水 1 次。 4 — 6 月杜鵑花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 1 次。 7 — 9 月上旬高溫干燥季節,早晚各澆水 1 次,水量不宜過多,并在中午在葉面和地面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 9 月中旬至 11 月,天氣逐漸轉涼,為杜鵑花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 1 次,保持濕潤即可。杜鵑花比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云英等經腐爛后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后至花蕾吐花前,每隔 10 天施 1 次薄肥,濃度為 15% ,共施 2 — 3 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后,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 5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施肥 5 — 6 次。如連續下雨,可施干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 1 — 2 次。
六、室外遮蔭
在出房前到開花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 60% ;在 6 月到 7 月上旬的梅雨期間,正是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 9 時至下午 4 時還應遮蔭,以防灼傷新葉。 7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每天上午 8 時至下午 5 時要遮蔭,防止烈日照射。 9 月以后的秋季生長期可縮短遮蔭時間,一般可在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遮蔭, 10 月以后宜多見陽光。 后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七、整形修剪
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后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杜鵑花病蟲害防治
防病治蟲 : 軍配蟲 ( 又名冠網蝽 ) 在危害期間噴灑 40% 樂果 1500 倍液,每 7 天噴 1 次,連續 3 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 40% 樂果乳油 2000 倍液或敵敵畏 1500 倍液噴殺。
紅蜘蛛,可用1000倍的三氯殺螨醇液防治。軍配蟲可用1500倍樂果或敵敵畏防治。病害最常見的是褐斑病,可用800倍托布津或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
杜鵑花盆景制作
杜鵑花的繁殖可用壓條、扦插、分株、嫁接等方法。也可用生長多年,根干古雅奇特的杜鵑老樁制作盆景,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謝前挖掘移栽,移栽時多帶宿土,對主干和主根要進行適當修剪,剪除影響造型的枝條,多留側根和須根,對大的枝干則要仔細審視,確定造型不需要后再將其去掉。先栽在瓦盆或地下養坯,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秋末冬初挖的樁子栽后用沙土將其全部埋起來,僅露出少許的枝干,澆透水后罩上塑料袋保溫保濕;春季挖的樁子也要埋入土中2/3。栽后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等植株活穩發芽后再逐漸除去樹干部位的沙土。養坯過程中應經常向葉面及樹干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但根部不要過濕,特別要避免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夏季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暴曬。
杜鵑花可制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雙干式、多干式、露根式、懸崖式、附石式、水旱式等多種形式的盆景。對于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的幼苗可在生長3至4年后逐年進行造型,造型時間多在春季萌芽前或夏、秋的生長季節進行,方法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造型時應遵循先粗后細的原則,對主干、主枝進行適當蟠扎,其他枝條則以修剪的方法使之成型,由于杜鵑花枝干比較脆弱,容易折斷,操作時應小心謹慎。在生長季節若枝條出現一些斷裂,可在傷口處抹上黃泥,外包塑料薄膜,很快就會愈合恢復。而杜鵑花老樁則要靠修剪成型,但對某些枝條也可進行適當蟠扎。為提高觀賞性還可用生長多年、枝干較粗、形態優美的毛白杜鵑老樁做砧木,以品種優良的杜鵑花做接穗,用靠接或切接的方法進行嫁接。還可根據樹樁的情況,逐漸去掉部分泥土,將根部提出土面,使其懸根露爪,古樸遒勁。
杜鵑花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風。平時可放在光線明亮養護,夏季和初秋的高溫季節要進行遮光,避免烈日暴曬,否則強光會灼傷葉片,但也不能過于蔭蔽,以免植株徒長,影響開花,可放在陰棚下或樹陰下養護。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積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氣干燥時可向植株及周圍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防止葉片干枯。還可在盆土表面覆蓋一層軟草,以防烈日灼傷盆土表面的細須根。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預防黃化病的發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礬,以使葉色濃綠光亮。現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過磷酸鈣之類的磷肥,可促使花大色艷。冬季移入室內陽光充足處,維持0℃以上土壤不結冰,并控制澆水,使盆土稍濕潤即可。每年的花后進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蟲枝、干枯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枝、徒長枝,對過長的枝條也要適當短截,以使株形優美、枝條分布合理,加強內膛的通風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長。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質豐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質土壤。
杜鵑花植物染料作用:作為花卉的陪襯,杜鵑花的枝葉作用沒有被人重視,實際上是一種天然的染料。使用部位:枝葉。
在家養環境中,杜鵑花以盆栽為佳。上盆時間選在早春或晚秋為宜。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溫度低時少澆;高時,要隨干隨澆,但絕對不能積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對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