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anthurium)又名安祖花、火鶴花等,栽培品種主要是由andreanum和scherzerianum兩個種經雜交選育而成。紅掌以其翠葉欲滴,佛焰苞片猩紅亮麗,肉穗花序鑲金嵌玉的風姿,令人神往。它那熱烈、熱心、熱情、進取向上的意境使人油然欣喜近幾年來,隨著紅掌盆花銷售形式的持續走好,越來越多的花卉生產商想進入這個領域,也迫切想了解種植紅掌需要的條件和注意的問題。筆者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一整套盆栽紅掌栽培管理經驗,現將主要經驗介紹如下:植物學特性,紅掌屬于天南星科花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是典型的半肉質須根系,并具氣生根。莖極短,近無莖。可常年開花,一般植株長到一定時期,每個葉腋處都能抽生花蕾并開花。紅掌常采用異花授粉,授粉方式主要借助于昆蟲,如蜜蜂、蝴蝶、飛蛾等。
【紅掌學名】Anthurium andraeanum
【紅掌別名】花燭、安祖花、火鶴花、紅鵝掌、鵝掌紅
【紅掌科屬】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天南星科Araceae,花燭屬Anthurium Schott?
紅掌花又名弗拉門戈花或豬尾巴草,一旦誤食,嘴里會感覺又燒又痛,隨后會腫脹起泡,嗓音變得嘶啞緊張,并且吞咽困難。多數癥狀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減輕直至消失,如果想減輕痛苦,可以選擇清涼液體、止痛藥丸或者甘草類和亞麻仁的食物。
紅掌形態特征
其株高一般為50~80cm,因品種而異。具肉質根,無莖,葉從根莖抽出,具長柄,單生、心形,鮮綠色,葉脈凹陷。花腋生,佛焰苞蠟質,正圓形至卵圓形,鮮紅色、橙紅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直立。四季開花。葉子和枝莖外形奇特:其葉顏色深綠,心形,厚實堅韌,花蕊長而尖,有鮮紅色、白色或者綠色,周圍是紅色、粉色或魄的佛焰苞,全都有毒。
產地分布
原產于南美洲熱帶雨林潮濕、半陰的溝谷地帶,通過引種改良和用光、溫、水調節系統的大棚栽培,現在歐洲、亞洲、非洲皆有廣泛栽培。目前,紅掌世界科研已處于較為深入地階段,其中歐洲水平較高,亞洲次之,非洲較差。荷蘭在紅掌的系統研究中居于領先地位。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種栽培。
價值用途
紅掌觀賞價值
其花朵獨特,為佛焰苞,色澤鮮艷華麗,色彩豐富,是世界名貴花卉。花期長,切花水養可長達1個半月,切葉可作插花的配葉。可作盆栽,盆栽單花期可長達4~6個月。周年可開花。
經濟價值
紅掌是重要的熱帶切花,佛焰花序,其佛焰花苞碩大,肥厚具蠟質,色澤有紅、粉、白、綠、雙色等。其色澤鮮艷,造形奇特,應用范圍廣,經濟價值高,是目前全球發展快、需求量較大的高檔熱帶切花和盆栽花卉。
種植材料
目前我國盆栽紅掌生產用苗主要從荷蘭進口,如安祖公司、瑞恩公司都是荷蘭著名的紅掌種苗生產供應商。紅掌盆栽材料常見的有四種:組培苗、切株、穴盤苗和盆栽苗。一個基本的原則:越小的植株,栽培難度越大。組培苗和切株需要特殊的種植方法,難度較大,一般不推薦。對于種植者而言,如果栽培條件比較好,又有一定的經驗,可選擇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這種苗能直接種在最后的盆里,比較安全。當你有足夠的經驗時,可選用株高6-10厘米的穴盆苗,這種苗運輸比較便宜。
紅掌繁殖特征
紅掌主要采用分株、扦插、播種和組織培養進行繁殖。分株結合春季換盆,將有氣生根的側枝切下種植形成單株,分出的子株至少保留3~4片葉,扦插繁殖是將老枝條剪下,去葉片,每1一2節為一插條,插于25~35″C的插床中,幾周后可即可萌芽發根。人工授粉的種子成熟后,立即播種,溫度25~30C,兩周后發芽。為大量發展花燭,現采用組織培養進行繁育。花燭及其同屬的花卉是目前國內外新興的切花和盆花,每朵花的花期可達一個月,全年均可開花。由于花燭的花苞艷麗,植株美觀,觀賞期長,市場需求量增大。盆花多在室內的茶幾、案頭做裝飾花卉。
紅掌花語
紅掌的花語:大展宏圖、熱情、熱血
希臘文名之“安世蓮”,譯意為“有尾的花”。它有如一只伸開的紅色手掌,在掌心上豎起一小條金黃色的肉穗,在學術上叫做“佛焰苞”。
用西方插花的方式,用低淺的花瓶集叢插養,周圍再襯陪白色或紫色的小花,使廳堂顯得異常瑰麗和華貴。此外,當新店開張或婚禮喜慶時,人們還挑選它砌作花籃,以增添歡樂的氣氛。檀長花道的日本人將它冠以“大紅團扇”的美譽。
紅掌生長習性
紅掌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環境,怕干旱和強光暴曬。其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光強以16000~20000 lx為宜,空氣相對濕度(RH)以70%~80%為佳。
紅掌原產于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常附生在樹上,有時附生在巖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性喜溫暖、潮濕、半陰的環境,忌陽光直射。
紅掌栽培管理
目前我國盆栽紅掌生產用苗主要都是從荷蘭進口,如安祖公司、AVO公司(荷蘭佛格式紅掌股份有限公司) 、瑞恩公司都是荷蘭著名的紅掌種苗生產供應商。紅掌盆栽材料常見的有四種:組培苗、切株、穴盤苗和盆栽苗。一個基本的原則:越小的植株,栽培難度越大。組培苗和切株需要特殊的種植方法,難度較大,一般不推薦。對于種植者而言,如果栽培條件比較好,又有一定的經驗,可選擇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這種苗能直接種在最后的盆里,比較安全。當你有足夠的經驗時,可選用株高6-10厘米的穴盆苗,這種苗比較便宜。
溫度
紅掌對溫度較敏感,適宜生長溫度14-35℃,最適溫度19-25℃,晝夜溫差3-6℃,即最好白天21-25℃,夜間19℃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有利于紅掌養分的吸收和積累,對生長開花極為有利。長時間低于13℃左右,植株雖不會死亡,但很長時間難以恢復生長;當溫度高于35℃,且光照較足,葉面易出現灼傷,因受害葉片不會逆轉,影響紅掌整體品質,也為下步養護制造了困難。
在集約化生產條件下,升溫常采用溫度自動控制設備,冬季由鍋爐供暖或安裝暖風供暖設備,如燃油加溫機、雙層塑料布、防寒布、蒲席、稻草等。降溫常采用水簾–風扇降溫系統,這也是我國北方降溫常用的方案,或水霧降溫增濕設備,也可開溫室頂窗、側窗,卷起塑料棚側面的塑料布。
紅掌屬耐蔭植物,忌陽光直射,但不要認為紅掌是耐蔭花卉,可不需光。據觀測,當光照增加1%,其產花量也會增加1%,只不過這是在紅掌適宜的光照強度范圍內。較適宜的光照強度范圍是10000-20000勒克斯,主要依據不同的品種、不同生長期的不同生長情況而定,在任何情況下要確保光照不可長時間超過25000-30000勒克斯。
在集約化生產條件下,遮蔭常采用雙層遮蔭網,溫室外用一層40%的固定遮蔭網,溫室內架一層可移動的60%遮蔭網,每天視光照強度自由調節,其固定遮蔭網是相對的,有能力也可做可移動式的遮蔭網。家庭養護,在夏季可放在房間的陰面或廳內有散射光的位置,也可放在室外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如樹蔭下、花叢下或陰涼處。在冬季應放在房間的陽面。紅掌原產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性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但不耐陰,喜陽光而忌陽光直射,不耐寒,喜肥而忌鹽堿。盆栽紅掌宜選用排水良好的基質,規模化生產用泥炭、珍珠巖、沙的復合基質,其比例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巖: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6.5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低于10℃隨時有凍害的可能。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宜低于50%,因為保持栽培環境中較高的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紅掌不耐強光,全年宜在適當遮陰的環境下栽培,即選擇有保護性設施的溫室栽培。春、夏、秋季應適當遮陰,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陽光直射會使其葉片溫度比氣溫高,葉溫太高會出現灼傷、焦葉、花苞褪色和葉片生長變慢等現象。
上盆
1、花盆規格不同階段對盆的規格要求不同,小苗階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生產時所購買的紅掌苗均是中苗(15厘米左右)以上。所以,在上盆種植時,可選擇一次性使用的160×150毫米的紅色塑膠盆種植。
2、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必須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強、通透性好、不積水、不含有毒物質并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種植前,基質還必須經徹底的消毒處理,以殺滅病蟲害,保持其正常生長。3、上盆種植紅掌是喜陰植物,種植時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網,以防止過強的光照。采用雙株種植優于單株種植,上盆種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長點露出基質的水平面,同時應盡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質。上盆時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顆粒狀的碎石物,然后加培養土2-3厘米,同時將植株正放于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開,最后填充培養土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應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長點及基部的小葉。種植后必須及時噴施菌劑,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發生。
水分
紅掌屬于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品種,因此,應盡量把基質pH值控制在5.2-6.1之間,最適紅掌生長。如果pH值過小,花莖變短,就會降低觀賞價值。自來水適宜栽植紅掌,但價格貴;天然雨水是紅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盆栽紅掌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質中分布較淺,不耐干旱,栽后應每天噴2-3次水,要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促使其早發多抽新根,并注意盆面基質的干濕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較多,水分供應必須充足;開花期應適當減少澆水,增施磷、鉀肥,以促開花。然而,規模化栽培紅掌成功的關鍵是保持相對高的空氣濕度。尤其在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淋系統、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噴霧葉面,一定要保證紅掌葉面夜間沒有水珠 ,以避免高溫灼傷葉片,出現焦葉、花苞致畸、褪色現象。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干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在高溫季節通常2-3天澆水一次,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寒冷季節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
肥料
根據荷蘭栽培的經驗,對紅掌進行根部施肥比葉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為紅掌的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不能對肥料進行很好的吸收。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則,秋季一般3-4天為一個周期,如氣溫高,可以視盆內基質干濕程度可2-3天澆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氣溫高時可多澆一次水;秋季一般5-7天澆肥水一次。施肥時間因氣候環境而異,一般情況下,在上午8時至下午17時前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時至下午16時前進行。每次施肥必須由專人操作,并嚴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釋濃度和施用量。把稀釋后液肥的pH值調至5.7左右,EC值為1.2ms/cm時施用。此外,在液肥施用兩小時后,用噴淋系統向植株葉面噴水,沖洗殘留在葉片上的肥料,保持葉面清潔,避免藻類滋生。
光照
紅掌是按照“葉→花→葉→花”的循環生長的。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腋中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花與葉的產量相同,產量的差別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植株所產生的同化物也很少;當光照過強時,植株的部分葉片就會變暖,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紅掌產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后期的產品質量。為防止花苞變色或灼傷,必須有遮陰保護。溫 室內紅掌光照的獲得可通過活動遮光網來調控。在晴天時遮掉75%的光照,溫室最理想的光照是20000Lux左右,最大光照強度不可長期超過25000Lux,早晨、傍晚或陰雨天則不用遮光。然而,紅掌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各有差異。如營養生長階段(平時摘去花蕾)時光照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長;開花期間對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動遮光網調至10000Lux至15000Lux,以防止花苞變色,影響觀賞。
濕度
紅掌生長需要比較高的溫度和相當高的濕度,所以,高溫高濕有利于紅掌生長。溫度與濕度甚為相關,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境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必須使用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以營造紅掌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但在冬季即使溫室的氣溫較高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反而降低其御寒能力,使其容易凍傷,不利于安全越冬。在高溫季節,光照越強,室內氣溫越高,這時可通過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空氣相對濕度,但須保持夜間植株不會太濕,減少病害發生;也可通過開啟通風設備來降低室內濕度,以避免因高溫而造成花芽敗育或畸變。在寒冷的冬季,當室內晝夜氣溫低于15℃時,要進行加溫;當氣溫低于13℃時更需要用加溫機進行加溫保暖,防止凍害發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生產
紅掌經過一段時間的栽培管理,基質會產生生物降解和鹽漬化現象,從而使其基質pH值降低、EC值增大,從而影響植株根系對肥水的吸收能力。因此,基質的pH值和EC值必須定期測定,并依測定數據來調整各營養元素的比例,以促進植株對肥水的吸收。另外,大多紅掌會在根部自然地萌發許多小吸芽,爭奪母株營養,而使植株保持幼齡狀態,影響株形。摘去吸芽可從早期開始,以減少對母株的傷害。
紅掌栽培養護
紅掌性喜溫暖、濕潤、空氣流通的環境。在室內栽培養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控制好室溫。紅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28℃,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低于10℃隨時會產生凍害的可能。夏季,當溫度高于32℃時需采取降溫措施,如加強通風,多噴水,適當遮蔭等。冬季如室內溫度低于14℃時需進行加溫。
2、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紅掌生長需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不應低于50%,高溫高濕會更有利于紅掌生長。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境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可采用噴霧來增加葉面和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以營造紅掌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但在冬季即使室內氣溫較高時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反而會降低抗寒能力,容易產生凍害。
3、控制好光照。當光照過強時,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光照管理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盆花的質量,關系到花的多少。紅掌是喜蔭植物,因此,在室內宜放置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處,千萬應注意不要把紅掌放在有強烈太陽光趨直射的環境中。
4、水肥管理要恰當。紅掌屬于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品種,水的含鹽量越少越好,最好采用自來水。肥料往往結合澆水一起施用,一般選用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復合肥,把復合肥溶于水后,用濃度為千分之一的液肥澆施。春、秋兩季一般每3天澆肥水一次,如氣溫高視盆內基質干濕可2一3天澆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氣溫高時可加澆水一次;冬季一般每5一7天澆肥水一次。也可直接使用紅掌專用肥。
5、換盆時基質要疏松。可用泥炭土、葉糠和珍珠巖按3:2:1的比例配成混合土使用。
6、家庭養護。在夏季可放在房間的陰面或廳內有散射光的位置,也可放在室外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也可放在廳內,或白天移出室外,放置樹蔭下、花叢下或陰涼處。在冬季應放在房間的陽面,夜間可放在窗簾里面,或離熱源較近的位置。
紅掌病蟲防治
1.盆栽紅掌有時會出現花早衰、畸形、粘連、裂隙及玻璃化和藍斑等現象,這多為施肥、盆土和空氣濕度管理不當或品種原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止方法是改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適當通風。
2.盆栽紅掌主要的病蟲害有細菌性枯萎病、葉斑病、根腐病、柱孢屬、柱枝雙孢菌屬、線蟲、紅蜘蛛 、蚜蟲、鱗翅目害蟲、白粉虱、介殼蟲、蝸牛等。
3.炭疽病是紅掌常見病害之一。病原是盤長孢屬或刺盤孢屬真菌。前者癥狀是沿葉脈形成圓形棕色病斑,之后病斑連在一起,形成具有棕黃色邊緣的大病斑,病部最后干枯。后者與前者相似,在分生孢子盤上長有黑色壞毛,且會引起花腐,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壞死斑點。高濕是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為藥劑防治和加強栽培管理,要經常通風透光,避免澆水或空調冷凝水濺在葉片上,及時摘除病葉。
紅蜘蛛為害癥狀:主要使葉片和花出現褪色,影響葉片和花的商品性。為害初期可噴藥防治,防治藥劑有:三氯殺螨醇、遍地克、氧化樂果和氟氯菊脂等。
細菌性枯萎病由黃單胞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侵染葉片和肉穗花序。發病初期,葉部形成水漬狀、半透明的不規則小斑,之后變為黑色,外有一鮮黃色邊緣,病斑周圍失綠。該病菌可造成系統性侵染,表現為老葉變黃,葉柄折斷,維管束變黃。防治的方法是加強栽培管理,輔以藥劑防治,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燒毀。栽培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人為傷口,盡量減少使用銨態氮肥。一般是在發病初期噴施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
紅掌細菌性葉斑病
表現的癥狀是一種是在葉和花上,在葉花的背面初期可見水漬狀斑點,后期就是葉緣出現棕褐色斑點,還伴有有黃色暈環。另外一種是細菌侵染開始在莖上,通過微管束侵染細胞迅速擴大到整個植株。在初期可以發現新葉葉色暗淡,是由于微管束被細菌的填堵,阻礙了體內水分的流動與營養的運輸,使葉色暗淡,葉片發黃,在較短的時間內該類型侵染就會導致花梗和葉片從植株脫落,生長點迅速腐爛并有菌濃流出。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