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野丹參(Salvia vasta H. W. Li)是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的根。別名:血參、紫丹參、紅丹參、靠山紅、逐烏、水羊乳、朵朵花根、山參、蜜罐頭、接骨風、活血根、紅蘇子、紅山蘇根、陰行草、紅根、紅根筍、紅娘子棵、丹參鼠尾草、夏丹參、郗蟬草、五風花、紅參、紅骨筍、紫參、紅根紅參、紅根赤參、蜂糖罐、大葉活血丹、赤丹參、葛公菜、山紅蘿卜、血生根、大活血丹、郄蟬草、木羊乳、赤參、山紫草、血參根、血參、四方藍花草、血丹參、燒酒壺根、扎扎蒿、逐馬、血山根、紫花地寧子、紅丹參、大紅袍、蠶連花、奔馬草、燒酒壸根、山蘇子、野蘇子根、山蘇子根、紫丹根、紫丹參、扎扎花、野蘇子、郁蟬草。下面分享野丹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野丹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野丹參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木質,略粗厚,主根1-3,外皮紅赤色,橫切面淡黃色,粗達5毫米,須根多數。莖直立,高30-80厘米,有時在1米以上,鈍四棱形,具四槽,初被微柔毛,后變近無毛,常帶紫色。葉為羽狀復葉,常10-20厘米,有小葉5-7片,頂生小葉寬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6.5厘米,寬1.8-3.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或稍偏斜,邊緣有整齊或有時不整齊的鋸齒,草質,上面全面散布微柔毛,下面僅沿脈被微柔毛余部無毛,側脈5-6對,與中脈上面平坦下面明顯,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生小葉較小,基部常十分偏斜;葉柄長4.5-11厘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輪傘花序具(2)4-8花,疏離,組成長15-35厘米的頂生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達9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略被微柔毛,邊緣全緣且具緣毛;花梗長約4毫米,與花序軸被具腺疏柔毛。花萼筒狀,長約9毫米,外面主要在下部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白色長剛毛,二唇形,分裂至花萼長約1/4,上唇寬三角形,長約3毫米,寬5毫米,先端有靠合的3齒,下唇較長,三角形,長4毫米,寬5毫米,先端淺裂成2齒,齒長三角形,先端銳尖,極靠近。花冠黃色,長達2.5厘米,外被疏柔毛,內面全筒部被柔毛,無明顯毛環,冠筒明顯外伸,直出,長達1.5厘米,基部寬約2毫米,喉部寬達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鐮刀形,兩側折合,長約1.2厘米,寬4毫米,先端2裂,幾與下唇成直角,下唇平伸,長方形,長約8毫米,寬6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長4毫米,寬5毫米,先端2裂,小裂片全緣或邊緣微波狀,側裂片寬卵形,寬3-4毫米。能育雄蕊2,延伸至上唇內,花藥長約5毫米,花絲長約4毫米,扁平,無毛,藥隔長14毫米,上臂長約10毫米,下臂長約4毫米,二下臂藥室不發育,頂端連合。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后裂片較短。花盤前方略膨大。小堅果橢圓形,長約2.5毫米,淡褐色,頂端略被微柔毛。花期5-6月,果期6月以后。
野丹參的功效與作用
1、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
2、野丹參主治冠心病,心腦血管病,關節痹痛,跌打瘀腫,血虛心悸,瘡瘍腫毒,丹疹疥癬。
野丹參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1、野丹參煎服。野丹參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寧心作用,常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骨節疼痛,瘀血腹痛,驚悸不眠,惡瘡腫毒等癥狀的治療,副作用較小或無副作用,群眾長期服用野丹參,作為日常預防保健使用。
2、野丹參和田七都屬于活血化瘀藥,能夠修復損傷的血管,改善血液流動,起到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和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3、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丹參、田七粉來預防高血脂、冠心病等,效果極好。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