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蠟梅,中藥名。為蠟梅科植物夏蠟梅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 et S. Y. Chang的花和根。分布于浙江省。夏蠟梅花,5月采花蕾或初開的花,文火焙或曬干。夏蠟梅根,秋、冬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別名:牡丹木、大葉柴、夏臘梅、黃梅花、蠟木、夏梅。下面分享夏蠟梅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夏蠟梅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夏蠟梅形態特性
夏蠟梅高1-3m;夏蠟梅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凸起;小枝對生,無毛或幼時被疏微毛;芽藏于葉柄基部之內。葉寬卵狀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長11-26cm,寬8-16cm,基部兩側略不對稱,葉緣全緣或有不規則的細齒,葉面有光澤,略粗糙,無毛,葉背幼時沿脈上被褐色硬毛,老漸無毛;葉柄長1.2-1.8cm,被黃色硬毛,后變無毛。花無香氣,直徑4.5-7cm;花梗長2-2.5cm,有時達4.5cm,著生有苞片5-7個,苞片早落,落后有疤痕;花被片螺旋狀著生于杯狀或壇狀的花托上,外面的花被片12-14,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長1.4-3.6cm,寬1.2-2.6cm,白色,邊緣淡紫紅色,有脈紋,內面的花被片9-12,向上直立,頂端內彎,橢圓形,長1.1-1.7cm,寬9-13mm,中部以上淡黃色,中部以下白色,內面基部有淡紫紅色斑紋;雄蕊18-19,長約8mm,花藥密被短柔毛,藥隔短尖;退化雄蕊11-12,被微毛;心皮11-12,著生于杯狀或壇狀的花托之內,被絹毛,花柱絲狀伸長。果托鐘狀或近頂口緊縮,長3-4.5cm,直徑1.5-3cm,密被柔毛,頂端有14-16個披針狀鉆形的附生物;瘦果長圓形,長1-1.6cm,直徑5-8mm,被絹毛。花期5月中、下旬,果期10月上旬。
夏蠟梅的功效與作用
1、解暑、清熱、理氣、止咳
2、夏蠟梅主治胃氣痛。
3、《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胃氣痛。”
夏蠟梅的使用方法
治胃氣痛:夏蠟梅花或根12g,白馬骨、堅漆柴根各9-12g,寒扭根12-15g,仙鶴草6-9g。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夏蠟梅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