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柑子,中藥名。為天南星科石柑屬植物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 Merr.、紫苞石柑Potho scathcartii Schott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曬干或鮮用。石柑子分布于臺灣、湖北、華南、西南等地,紫苞石柑分布于云南。別名:石氣柑、竹結草、爬山虎、石蒲藤、巴巖香、青蒲蘆茶、石葫蘆、百步藤、柑子菌芋、葫蘆鉆。下面分享石柑子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石柑子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植物石柑子、紫苞石柑形態特性
1、石柑子
又名竹結草、爬山虎、風癱藥、毒蛇上樹、上樹葫蘆、六撲風、巴巖香、青葫蘆茶、石葫蘆、馬連鞍、百步藤、石上蟾蜍草、大瘡花、葫蘆草、石百足、千年青、落山葫蘆、小毛銅錢菜、伸筋草、青竹標、巖石焦、鐵斑鳩、巴巖姜、石柑兒、關刀草、猛藥、鐵板草。附生藤本,長0.4-6米。莖亞木質,淡褐色,近圓柱形,具縱條紋,粗約2厘米,節間長1-4厘米,節上常束生長1-3厘米的氣生根;分枝,枝下部常具鱗葉1枚;鱗葉線形,長4-8厘米,寬3-7毫米,銳尖,具多數平行縱脈。葉片紙質,鮮時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干后表面黃綠色,背面淡黃色,橢圓形,披針狀卵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長6-13厘米,寬1.55-5.6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常有芒狀尖頭,基部鈍;中肋在表面稍下陷,背面隆起,側脈4對,最下一對基出,弧形上升,細脈多數,近平行;葉柄倒卵狀長圓形或楔形,長1-4厘米,寬0.5-1.2厘米,約為葉片大小的1/6。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6)枚;苞片卵形,長5毫米,上部的漸大,縱脈多數;花序柄長0.8-1.8(-2)厘米;佛焰苞卵狀,綠色,長8毫米,展開寬10(-15)毫米,銳尖;肉穗花序短,橢圓形至近圓球形,淡綠色、淡黃色,長7-8(-11)毫米,粗5-6(-10)毫米,花序梗長3-5(-8)毫米。漿果黃綠色至紅色,卵形或長圓形,長約1厘米。花果期四季。
2、紫苞石柑
攀援亞灌木,長5米以上。枝圓柱形,因葉柄下延而具棱,有細條紋;節間長1-2厘米。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5-9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形,葉脈細弱,側脈3對,2對由中肋基部伸出,另1對由中肋中部伸出,細脈傾斜,多數,網結;葉柄寬,長圓狀鍥形,先端具短耳或否,渾圓或截平,形狀多變,與葉片近等長,長4-8厘米,寬0.5-1厘米,側脈2-3對從中肋上部出發,至邊緣下彎而平行。花序腋生;苞片4-5,覆瓦狀排列,卵形,上面的較大,長5-15毫米;花序柄超過苞片,長2-4厘米;佛焰苞紫褐色,寬卵圓形,銳尖,長2厘米,寬2.3厘米,展開或反折,基部沿序柄稍下延;肉穗花序直立,具長5毫米的梗,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10毫米,僅達佛焰苞的中部,粗7-8毫米。花期4月。
石柑子的功效與作用
1、理氣止痛,祛風濕。
2、石柑子主治心胃氣痛,疝氣腳氣,風濕骨痛。
3、《分類草藥性》:“消食。治風濕麻木。”
4、抗腫瘤作用。
5、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小兒消化不良,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和飲食不消化等。
石柑子的使用方法
1、治風濕疼痛:石柑子15g,見血飛15g,常春藤15g。水煎服。
2、治小兒疳積或生翳膜:石柑子、葉下珠各等份。研末。每用6g,蘸豬肝吃。
3、治飲食停滯,脘腹脹痛:石柑子15g,雞屎藤30g,香通12g,水煎服。(1-3方出自《四川中藥志》)
石柑子用法用量
內服:15-30g;或泡酒服。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搗爛取汁滴患處。
石柑子的使用禁忌
虛寒者忌用。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