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花為白玉蘭,是屬于玉蘭花的其中一種。選擇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象征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1986年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
上海市花來歷
1983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將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鵑、白玉蘭等作為候選市花。同年在人民公園、中山公園、復興公園、楊浦公園等11個公園設點,請市民投票評選。據悉,市政府最后收得10萬多張票,其中以白玉蘭票數最多,桃花居次。隨后,經專家評議,白玉蘭被初定為市花。
根據市園林管理局《關于推薦本市市花的報告》,上海市人民政府最后于1986年9月9日提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
1986年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白玉蘭在上海的氣候下,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清明節前,它就繁花盛開,白玉蘭花大而潔白,開放時朵朵向上。
上海市花白玉蘭英文:Shanghai magnolia flowers
上海市花白玉蘭簡介
白玉蘭又名白蘭花,是常綠喬木,高達17米,枝廣展,呈闊傘形樹冠;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灰色;揉枝葉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黃白色微柔毛,老時毛漸脫落。葉薄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0-27厘米,寬4-9.5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時兩面網脈均很明顯;葉柄長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葉痕達葉柄中部。
白玉蘭花白色,極香;花被片10片,披針形,長3-4厘米,寬3-5毫米;雄蕊的藥隔伸出長尖頭;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長約4毫米,心皮多數,通常部分不發育,成熟時隨著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時鮮紅色。花期4-9月,夏季盛開,通常不結實。
上海曾經市花
棉花曾經是上海的市花。1929年4月,新成立不到兩年的上海特別市,在報刊上公開評選市花,棉花名列第一,當選上海市花。其實,棉花和上海的淵源自古就有,明代,棉花是上海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享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譽。從宋元到明清,棉紡織業和航運業一直是上海的兩大經濟支柱,上海不僅是因港成市,而且是因棉興市。20世紀20年代,上海已是世界第五大都會,常有一些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當時,上海市政府想要選一種市花與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姐妹城市互相比美。1929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府社會局初步確定市花的一項,提出蓮花、月季、天竹三種花卉,送交市長擇定。二三月間,事情忽起波折。當時,市政府忽然決定不由市長裁定,而交由全市民眾投票選舉,并且可以擴大候選花卉的品種。
投票時間是4月1日起到4月20日截止,統計投票有效選票17000多張。棉花以5496票高居榜首,奪得了市花的桂冠。《申報》在1929年4月29日關于棉花當選市花的報道中解釋:“棉花為農產品中主要品,花類美觀,結實結絮,為工業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賴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貿易,尤為進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業,擴大紡織經營,用為市花,以示提倡,俾冀農工商業,日趨發展……希望無窮焉。”闡述了市民選棉花做市花的緣由。
不僅如此,上海的近代工業也是由紡織業興起并興旺。因此紡織業也被親切地稱為上海的“母親工業”。據統計,在棉花當選市花的后一年(即1930年),上海產業工人共有28.5萬人,其中紡織行業獨占20萬人之多。至1949年上海解放時,上海共有紡織企業4552家,棉紡錠占全國總數高達47.23%。
棉花選為市花還有一說,那就是從1920年秋季開始起,上海華資的紡織廠就已經備受日資壓迫,出現衰落景象,在選市花期間,民國日報有文章呼吁“擁護中國所種之棉花,不讓外來之棉紗奪中國市場之利”,“棉花做了上海的市花,更望上海市民有擁護國種棉花的熱心,不讓美國棉、日本棉奪了中國的棉花市場”。故而頗有選棉花就是選擇愛國之意。
上海市市標
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三角圖形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征著上海是一座不斷前進的城市;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象征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