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別名香菖蒲、昌本、菖蒲、昌陽、昌草、堯時薤、堯韭、木蠟、陽春雪、望見消、水劍草、苦菖蒲、粉菖、劍草、劍葉、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石菖蒲是古代文獻稱菖蒲以“一寸九節者良”,故亦稱九節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每年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曬干即可入藥。尚有變種植物細葉菖蒲(又名錢菖蒲)的根莖亦同等入藥,如用鮮品,稱為鮮菖蒲。
一、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1、鎮靜作用。
用菖蒲揮發油的1/6和1/3半數致死量可以減少小白鼠的自發活動,減弱麻黃堿的中樞興奮作用,并可解除獨居小鼠的攻擊行為,這些作用顯示石菖蒲揮發油具有鎮靜效果,此外還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
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菖蒲內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酵,并有弛緩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3、除痰開竅。
石菖蒲味辛性溫,芳香清爽。辛能開泄,溫勝寒濕,芳香開竅。且入心經,則能除痰濁、開心竅、寧神志,故凡痰濕蒙蔽清竅致致的神志昏亂,癲癇呆癡等癥,每多常用,乃豁痰開竅、寧心安神佳品。《本草從新》謂其“辛苦麗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故《梅氏驗方新編》即以本品配生姜,共搗法灌服,專治痰迷心竅。
4、聰耳治健忘。
石菖蒲芳香利竅、疏散開達,《名醫別錄》謂其有“聰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鳴失聰等癥。如(《證治準繩》不忘散),即以菖蒲配遠志等、專治迷惑善忘;《千金方》開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藥,主治健忘。
5、化濕和胃。
石菖蒲辛苦氣香,入胃經則能宣化濕濁、開胃消食,乃化濕和胃良藥。《本草備要》謂其“去濕逐風,脘痞不饑者,癥見:胃脘脹滿悶痛、飲食無味、食欲不振、形瘦體倦、苔膩脈細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濕、辛香宣散、利竅開胃、消積寬中之功也。
6、散寒除痹。
石菖蒲芳香辛溫,溫可勝寒,辛香散濕;更走中焦、則可開發脾胃之氣雨除風寒濕痹。正如《本草求真》謂:“《本經》首言治風寒濕痹,是取其辛溫開發脾氣之力。”本品既“主的肢濕痹,不得屈伸”(《名醫別錄》),亦治邪風冷痹、身體俱痛,如(《圣濟總錄》菖蒲散),以本品配烏頭等,治冷痹身痛。
7、去濕止癢。
石菖蒲辛苦而溫,辛溫能化濕;苦燥可殺蟲,故本品外用涂敷,有去濕療瘡、殺蟲止癢之功。《藥性論》亦載,本晶“殺諸蟲,治惡瘡疥瘙。”對皮膚濕瘡、疥癬等疾,皆可應用。如《濟急仙方》以菖蒲配蛇床子組方、為末涂搽,主治:陰汗濕癢。
8、開竅寧神。
用于濕濁蒙蔽清竅之神志昏亂及健忘、耳鳴、耳聾。本品芳香開竅、寧心安神,兼有化濕、豁痰、辟穢之功。本品單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藥同用,又可治癲狂、癡呆等證。
9、抗驚厥。
本品所含其β-細辛醚有抗驚厥作用。
10、改善記憶。
其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進記憶獲得、改善記憶障礙的作用。
11、抗癌。
本品煎劑體外實驗有抗癌作用。
12、抗菌。
高濃度浸出液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13、健胃。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對制止胃腸的異常發酵有一定幫助,常配厚樸、陳皮等同用。此外,治療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熱閉,開胸進食,也取其健胃理氣作用,配參苓白術散。
14、通淋。
取其有利尿作用,在治石淋或熱淋的方劑中,可用作輔助。
15、明目。
試治角膜潰瘍,配枸杞子、菊花、琥珀等,有名目作用。
16、其它作用。
揮發油對小白鼠有較強的降溫作用。但不能對抗小鼠的扭體反應,提示它沒有鎮痛作用。對小自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癥狀為抽搐,外界刺激可誘發和加劇抽搐,最后死于強直性驚厥,說明中毒主要在興奮脊髓。對某些真菌在試管內有抑制作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可作煙熏消毒。石菖蒲煎劑在體外的篩選試驗中,初步證明能殺死腹水癌細胞。
17、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據說,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個惡日,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在五日要插菖蒲、艾蒿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后來的人們插艾蒿和菖蒲也是為了防病。艾蒿,又名家艾,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上等藥物。人們在端午節這天灑掃庭院,插艾蒿,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也是為了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二、石菖蒲的藥用功效與作用
1、石菖蒲治心膽氣虛,心神不寧證,癲癇與遺精:茯苓30g,茯神30g,人參30g,遠志30g,石菖蒲15g,龍齒15g。煉蜜為丸,辰砂為衣,每服2錢,開水送下。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2、石菖蒲治霍亂吐瀉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白術,甘草(炙)各半兩。上五味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十數沸,傾出,放溫頓服。(《圣濟總錄》菖蒲飲)
3、石菖蒲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4、石菖蒲治風濕頑痹,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藥性論》
5、石菖蒲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熱病神昏,精神病。(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6、石菖蒲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7、石菖蒲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日華子本草》
8、石菖蒲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9、石菖蒲治赤白帶下:石菖蒲、破故紙,等分。炒為末,每服二錢,更以菖蒲浸酒調服,日一服。(《婦人良方》)
10、石菖蒲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普濟方》菖蒲丸)
11、石菖蒲治噤口惡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兩,川黃連、甘草、五谷蟲各三錢.為末,蜜湯調送少許。(《本草匯言》)
12、石菖蒲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13、石菖蒲治陰汗濕癢:石菖蒲、蛇床子等分,為末。日搽二三次。(《濟急仙方》)
14、石菖蒲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胸腹脹悶或疼痛。《廣西中草藥》
15、石菖蒲治陰血虧虛,心腎失調,神志不安者:精神恍惚,驚悸怔仲,夜寐多夢,健忘盜汗,舌紅少苔,脈細而數。柏子仁12g,枸杞子9g,麥門冬5g,當歸5g,石菖蒲5g,茯神5g,玄參6g,熟地黃6g,甘草6g.蜜丸,每服四、五十丸。柏子養心丸(《體仁匯編》)
16、石菖蒲治癰腫發背:生菖蒲搗貼,若瘡干,搗末,以水調涂之。(《經驗方》)
17、石菖蒲治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點之。(《圣濟總錄》)
18、石菖蒲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19、石菖蒲治心積伏粱。(王好古)
20、石菖蒲止鼻血,散牙癰。《本草再新》
21、石菖蒲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別錄》
22、石菖蒲治風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每服,空心溫酒調一錢匕,日再服。(《圣濟總錄》菖蒲散)
23、石菖蒲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飲服如梧子大七丸,上四味末之,蜜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24、石菖蒲治心腎兩虛的尿頻或滑精證:桑螵蛸9g,遠志6g,菖蒲6g,龍骨15g,人參9g,茯神12g,當歸9g,龜甲15g。以上為末,夜臥人參湯調下2錢。方中石菖蒲宣竅寧心,為佐藥。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25、石菖蒲治喉痹腫痛:菖蒲根搗汁,燒鐵秤錘淬酒一杯飲之。(《圣濟總錄》)
26、石菖蒲治九種胃氣,止疼痛。《滇南本草》
27、石菖蒲治癲癇:九節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學正傳》)
28、石菖蒲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搗汁服,解巴豆、大戟毒。《綱目》
29、石菖蒲治小便一日一夜數十行:菖蒲、黃連,二物等分。治篩,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30、石菖蒲補肝益心,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風痹驚癇。《本草備要》
31、石菖蒲治跌打損傷:石菖蒲鮮根適量,甜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32、石菖蒲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33、石菖蒲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本經》
34、石菖蒲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錢。磨水頓服。(《江西草藥》)
三、石菖蒲的食用方法
百合石菖蒲海馬湯
材料:百合30克、石菖蒲20克、海馬3條、豬瘦肉200克、生姜3片。
做法:
1、百合、石菖蒲洗凈,稍浸泡;海馬洗凈,溫水稍浸泡;豬瘦肉洗凈,不刀切。
2、然后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用法:此量為3–4人用,豬瘦肉可撈起拌醬油佐餐用。
功效:清暑熱、祛暑濕過渡到健脾腎、祛濕熱的原則,且健脾腎。
澤瀉菖蒲茶
材料:澤瀉5g、石菖蒲3g、茯鈴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除濕通竅。
主治:中耳積液。
來源:傳統藥茶方。
石菖蒲杏仁燉豬心
材料:豬心350克、石菖蒲10克、杏仁5克、鹽5克
做法:
1、將石菖蒲、陳皮洗凈、豬心洗凈切開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化痰開竅、補心安神
石菖蒲木瓜酒
配方:鮮石菖蒲20克、鮮木瓜20克、桑寄生30克、小茴香10克、九月菊20克、白酒3斤。
制法:將上述藥物加工碎,盛紗布袋內,加白酒密封浸泡2周,即可。
服法:每日早起1次,每次20毫升。
功效:補腎,柔肝
主治:適用于眩暈耳鳴,陽虛惡風,消化不良,行走不利等。
四、石菖蒲的使用禁忌
1、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石菖蒲;
2、秦艽、秦皮為之使。石菖蒲惡地膽、麻黃;石菖蒲忌飴糖、羊肉;
3、石菖蒲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