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草(學名:Scutellaria indica L.)別名耳挖草、金茶匙、牙刷草,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韓信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腫之功效。韓信草常用于癰腫疔毒,肺癰,腸癰,瘰疬,毒蛇咬傷,肺熱咳喘,牙痛,喉痹,咽痛,筋骨疼痛,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皮膚瘙癢。下面分享好看的韓信草圖片,不同品種的韓信草圖片,唯美韓信草花圖片高清,名貴的韓信草圖片,各種韓信草圖片大全大圖。
多年生草本韓信草;根莖短,向下生出多數簇生的纖維狀根,向上生出1至多數莖。莖高12-28厘米,上升直立,四棱形,粗約1-1.2毫米,通常帶暗紫色,被微柔毛,尤以莖上部及沿棱角為密集,不分枝或多分枝。
韓信草葉草質至近堅紙質,心狀卵圓形或圓狀卵圓形至橢圓形,長1.5-2.6(3)厘米,寬1.2-2.3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圓形、淺心形至心形,邊緣密生整齊圓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糙伏毛,尤以下面為甚;葉柄長0.4-1.4(2.8)厘米,腹平背凸,密被微柔毛。
韓信草花對生,在莖或分枝頂上排列成長4-8(12)厘米的總狀花序;花梗長2.5-3毫米,與序軸均被微柔毛;最下一對苞片葉狀,卵圓形,長達1.7厘米,邊緣具圓齒,其余苞片均細小,卵圓形至橢圓形,長3-6毫米,寬1-2.5毫米,全緣,無柄,被微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2.5毫米,被硬毛及微柔毛,果時十分增大,盾片花時高約1.5毫米,果時豎起,增大一倍。花冠藍紫色,長1.4-1.8厘米,外疏被微柔毛,內面僅唇片被短柔毛;冠筒前方基部膝曲,其后直伸,向上逐漸增大,至喉部寬約4.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圓狀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先端微缺,具深紫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小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4裂。
韓信草成熟小堅果栗色或暗褐色,卵形,長約1毫米,徑不到1毫米,具瘤,腹面近基部具一果臍。韓信草花果期2-6月。
韓信草主要變種
小葉變種韓信草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植株通常矮小,高8-16(20)厘米,多分枝;葉通常心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長0.8-1.5厘米,寬0.8-1厘米;花冠長1-1.5厘米。
分布于中國安徽,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日本也有。生于路旁、疏林下、山坡或荒坡草地上。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縮莖變種 金耳挖(福建福安),天田盞(福建南靖)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節間十分縮短;葉通常聚生于莖頂,圓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1.6-4(5.2)厘米,寬1.2-4(4.4)厘米;花序密集,短,長2-3.5(6)厘米。
分布于中國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及云南等地;日本亦有分布。生于海拔(800)1500米以下地方的石縫或石上陰處。模式標本采自廣東英德龍頭山。
長毛變種韓信草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莖、葉柄、葉兩面密被白色平展具節疏柔毛。
分布于中國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四川;生于海拔900米以下地方的山坡、路旁及草地上。模式標本采自貴州桐梓。
韓信草分布于中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河南,陜西,貴州,四川及云南等地;朝鮮,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我國。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
野生的韓信草常見于田間、溪邊及疏林下,因此韓信草喜濕潤、蔽蔭或部分遮陰的環境條件下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宜。
韓信草多用于盆花及花壇栽培,也可用于風景園林及地栽。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