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位于西非中南部,東鄰尼日利亞,西北、東北與布基納法索、尼日爾交界,西與多哥接壤,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25公里,全境南北狹長,南窄北寬,南部沿海為寬約100公里的平原,中部為海拔200-400米波狀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為全國最高點,韋梅河是全國最大河流。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高溫多雨。 下面介紹貝寧人口2020總人數、貝寧國土面積、貝寧首都、貝寧主要城市、貝寧國旗圖片。

貝寧國旗圖片
貝寧共和國,非洲
貝寧英文全稱:Republic of Benin
貝寧縮寫:BEN
貝寧首都:波多諾伏
貝寧官方語言:法語
貝寧面積:112,620平方公里
貝寧主要貨幣:西非法郎
貝寧國際電話區號:229
貝寧人口2020總人數:1149萬人
共60多個部族。主要是芳、約魯巴、阿賈、巴利巴、頗爾和松巴等族。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使用較廣的語言有芳語、約魯巴語和巴利巴語。居民中65%信奉傳統宗教,15%信奉伊斯蘭教,約20%信奉基督教。
貝寧人口指標
出生率 :36.399/1000
死亡率 :8.961/1000
預期壽命(男女):61.3
男性平均壽命:59.75
女性平均壽命:62.83
生育率:4.867/1
出生性別比例:1.041男性/女性
嬰兒死亡率:61.305/1000
平均生育年齡:28.855歲
自然增長率:27.438
貝寧共和國(法語República Popular do Benin,La République du Bénin )是位于西非中南部的國家,貝寧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尼日利亞,北與尼日爾接壤,西北與布基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海岸線長125公里。韋梅河是全國最大河流。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高溫多雨。貝寧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棕櫚油。
貝寧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落后,工業基礎薄弱,農業和轉口貿易為國民經濟兩大支柱。資源貧乏。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磷酸鹽、大理石、黃金等。天然氣儲量910億立方米。鐵礦石儲量約5.06億噸。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約有257種。森林面積3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6.6%。工業基礎薄弱,設備陳舊,生產能力較低。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和建材業。有可耕地830萬公頃,實際耕種面積不足17%。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糧食基本自給。主要糧食作物有木薯、山藥、玉米、小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腰果、棕櫚、咖啡等。旅游業是貝寧新興產業,政府對旅游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主要旅游景點有岡維埃水上村、維達古城、維達歷史博物館、阿波美古都、野生動物園、埃維埃旅游公園、海灘等。
貝寧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左側為一綠色豎長方形,右側為上黃下紅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綠色象征繁榮,黃色代表土地,紅色代表太陽。綠、黃、紅三色也是泛非顏色。
貝寧城市主要包括:波多諾伏,科托努,阿拉達。
波多諾伏是貝寧首都,貝寧第二大城市,1752年葡萄牙殖民者建為商業據點。國境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潟湖之濱。西南距外港科托努35公里。人口30萬(1988)。歷史上曾是波多諾伏王國首邑。1752年葡萄牙殖民者建為商業據點?,F與科托努同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波多諾伏年平均氣溫26-27℃,該地區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主要是熱帶海洋氣團伴同西南季風帶來的大量降雨。波多諾伏是以文化為主的都城,它瀕臨幾內亞灣,位于貝寧南部沿海瀉湖——諾奎湖的東北岸。
科托努是貝寧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761137人(2006年)。在國境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東北距首都波多諾伏 35公里,是其外港。十九世紀曾為法國殖民者軍事據點,1890年毀于火災。1965年建成現代化深水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部分政府機關設此。
阿拉達是貝寧南部城鎮。在波多諾伏西北56公里。鐵路北通帕拉庫,南達帕胡。棕仁、棕油、椰干、玉米、木薯集散中心。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