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家。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扎伊爾交界,北與烏干達接壤。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大部地區屬熱帶高原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溫和涼爽。盧旺達多為熱帶草原氣候,有錫、鎢、鈮、鉭等礦物,森林約占全國面積的21%。下面介紹盧旺達人口2020總人數、盧旺達國土面積、盧旺達首都、盧旺達主要城市、盧旺達國旗圖片。

盧旺達國旗圖片
盧旺達共和國,非洲
盧旺達英文全稱:Republic of Rwanda
盧旺達縮寫:RWA
盧旺達首都:基加利
盧旺達官方語言:肯尼亞—盧旺達語、法語、英語
盧旺達面積:26,338平方公里
盧旺達主要貨幣:布隆迪法郎
盧旺達國際電話區號:250
盧旺達人口2020總人數:1250萬人
由胡圖(85%)、圖西(14%)和特瓦(1%)三個部族組成。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和英語。居民45%信奉天主教,44%信奉原始宗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1%信奉伊斯蘭教。
盧旺達人口指標
出生率 :30.131/1000
死亡率 :5.814/1000
預期壽命(男女):67.6
男性平均壽命:65.43
女性平均壽命:69.73
生育率:3.781/1
出生性別比例:1.023男性/女性
嬰兒死亡率:37.028/1000
平均生育年齡:30.02歲
自然增長率:24.317
盧旺達,全稱為盧旺達共和國,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家。西和西北與剛果(金)為鄰,北與烏干達接壤,東與坦桑尼亞毗連,南界布隆迪。全境多山地和高原,有“千丘之國”之稱。大部地區屬熱帶高原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溫和涼爽。
16世紀圖西族人在盧旺達建立了封建王國。19世紀中葉起,英、德、比勢力相繼侵入。1890年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1916年被比利時占領。1922年根據凡爾賽和約,國聯將盧“委托”比利時統治,成為比屬盧安達-烏隆迪的一部分。1946年成為聯合國托管地。仍由比利時統治。1960年比同意盧“自治”。1962年7月1日宣告獨立,定國名為盧旺達共和國。
盧旺達是落后的農牧業國家,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牧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2004年,因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和國內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旱災,盧經濟增幅放緩。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內引外聯、招商引資,宏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盧旺達國旗啟用于2001年10月25日,由一位工程師也是藝術家設計。國旗長寬比例為3:2。國旗為藍黃綠三色旗。藍色代表人民必須為和平而戰方能使經濟持續成長并帶來快樂生活;黃色代表人民必須安居樂業以促進永久的經濟發展;綠色象征藉由人民合理的開發達到繁榮的希望,也象征國家的資源。右上方有一二十四道光芒的太陽標志,二十四道光芒指引著全國人民,表示團結一致、純真透明,與對抗無知的奮斗。
盧旺達城市主要包括:基加利,布塔雷。
基加利是盧旺達首都,位于國境中部高原。是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新興山地城市,雖然距離赤道240公里,但因地勢較高,加上季風帶來的雨水,年平均溫度19℃,氣候清爽宜人,全城居民散居在十幾個山頭上,山山相連,崗崗環繞,林木蔥郁,花果飄香,蝶飛鳥鳴,環境幽雅,被人們稱為“非洲的避暑勝地”。市區除了波平如鏡的山間湖泊和茂密翠綠的樹林灌木之外,單就市區十幾座大小山丘而言,也是千姿百態,別有一番情調。
農業占生產總值的2/5以上,占用約9/10的勞動力。主要糧食作物有馬鈴薯、高粱、大豆、大蕉、甘薯、木薯、和香蕉。經濟作物有咖啡、茶葉、甘蔗、殺蟲菊和奎寧。養有大批牛羊。林業和漁業主要是地方性經濟活動。
布塔雷舊名“阿斯特里達”。盧旺達南部城市,布塔雷省首府。人口約2.2萬(1978)。它是文教中心,有國立大學、師范學院和熱帶醫學研究室。公路樞紐,通基加利、尚古古和鄰國布隆迪。 也是農產品貿易中心,附近產咖啡、金雞納等。有制藥廠和火柴廠。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