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馬拉是古代印第安人瑪雅文化中心之一, 是中美洲人口最多和土著居民比例最高的國家,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另外還有瑪雅等23種土語,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耶穌教。危地馬拉位于中美洲北部,與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接壤,南瀕太平洋,東臨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灣。下面介紹危地馬拉人口2020總人數、危地馬拉國土面積、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主要城市、危地馬拉國旗圖片。

危地馬拉國旗圖片
危地馬拉共和國,南美洲
危地馬拉英文全稱:Republic of Guatemala
危地馬拉縮寫:GUA
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
危地馬拉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危地馬拉面積:108,000平方公里
危地馬拉主要貨幣:危幣
危地馬拉國際電話區號:502
危地馬拉人口2020總人數:1725萬人
為中美洲人口最多和土著居民比例最高的國家,其中印第安人占53%,印歐混血種人占45%,白人占2%。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另外還有瑪雅等23種土語。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耶穌教。
危地馬拉人口指標
出生率 :24.768/1000
死亡率 :4.811/1000
預期壽命(男女):73.75
男性平均壽命:70.51
女性平均壽命:76.93
生育率:2.899/1
出生性別比例:1.05男性/女性
嬰兒死亡率:22.21/1000
平均生育年齡:28.545歲
自然增長率:19.957
危地馬拉,全稱為危地馬拉共和國,領土面積10.8萬多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與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接壤。南瀕太平洋,東臨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灣。全境三分之二為山地和高原。西部有庫丘馬塔內斯山脈,南部為馬德雷山脈,西部和南部屬火山帶,有火山30多座,塔胡穆爾科火山海拔4211米,為中美洲最高峰。地震頻繁。北部有佩滕低地。太平洋岸有狹長的沿海平原。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南部的山間盆地。位處熱帶,北部及東部沿海平原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山地屬亞熱帶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5-10月為濕季,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東北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南部為500-1000毫米。
危地馬拉是古代印第安人瑪雅文化中心之一。1524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27年西班牙在危設置都督府,管轄除巴拿馬以外的中美洲地區。1821年9月15日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宣布獨立。1822—1823年成為墨西哥帝國的一部分。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于1839年再次成為獨立國。1847年3月21日危地馬拉宣布建立共和國。
危地馬拉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8∶5。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邊為藍色;白色長方形中央繪有國徽圖案。國旗的顏色來自原中美洲聯邦國旗之顏色。藍色分別象征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白色象征對和平的追求。
危地馬拉城市主要包括:危地馬拉城,巴里奧斯港。
危地馬拉城是危地馬拉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危地馬拉中部的山谷中,海拔1,493米。人口200萬(1988),為中美洲最大城市。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始建于1524年。因遭地震多次破壞,1776年遷現址。危地馬拉市的地點在2000年以前,就有古瑪雅的大城市Kaminaljuyu,因此遺留了許多古代建筑。西班牙殖民時代早期,危地馬拉市是一個小城鎮,1775年由于地震摧娙了原來的舊都城安提瓜危地馬拉,使這里成為西屬中美洲的首府,城市才日漸發展。
它是咖啡、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集散地。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主要有水泥、木材加工、紡織、煙草、食品加工等。交通樞紐,鐵路向東北、西南分別通達巴里奧斯港和圣何塞。設有大學(1676年建)、科學院、博物館等。中美洲共同市場總部設此。城郊有瑪雅文化古跡。1524年7月28 日,危地馬拉城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成,當時取名 “圣地亞哥”,后改 為危地馬拉城。
巴里奧斯港位于大西洋阿馬蒂克灣南岸,位于危地馬拉東北部港市,伊薩瓦爾省首府。人口3.9萬(1983)。深水港。附近盛產香蕉,輸出以香蕉為大宗,有石油提煉等小型工業。鐵路終點站。自1970年以來,其港口地位已為圣托馬斯·德卡斯蒂利亞所取代。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