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下面介紹法國人口2020總人數、法國國土面積、法國首都、法國主要城市、法國國旗圖片。

法國國旗圖片
法蘭西共和國,歐洲
法國英文全稱:French Republic
法國縮寫:FRA
法國首都:巴黎
法國官方語言:法語
法國面積:551,602平方公里
法國主要貨幣:歐元
法國國際電話區號:33
法國人口2020總人數:6523萬人
包括400萬外國僑民,其中20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移民人口達到49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8.1%。通用法語。居民中62%的人信奉天主教,6%信奉穆斯林,以及少數新教、猶太教、佛教、東正教徒,26%的人自稱無宗教信仰。
新生兒:2,205人(每小時91.90)
平均每天死亡:1,588人(每小時66.17人)
平均移民數量:186名移民(每小時7.73人)
法國人口年齡結構
15歲以下人口的百分比:18.5%
15至64歲人口的百分比:64.7%
65歲以上人口的百分比:16.8%
15歲以下:12,072,440人(6,183,413名男性/ 5,889,027名女性)
15~64歲之間:42,145,425人(21,090,949名男性/ 21,054,476名女性)
64歲以上:10,911,178人(男性4,579,920人/女性6,331,258人)
法國男女比例:0.95
男性:31,745,834(48.7%)
女性:33,477,631(51.3%)
法國,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法國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
法國國土面積為55.16萬平方公里,全國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國共有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1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679個市鎮。
法國的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洛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貝斯。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占領了高盧全境,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后,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于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
17世紀中葉,法國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侖·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戴高樂、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薩科齊先后出任總統。
國旗:法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法國國旗的來歷有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征國王的神圣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征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又有說法認為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征,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主要城市
巴黎:
法國首都巴黎(Paris)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巴黎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人口為215萬(截至2007年1月1日),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1149萬。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北部諸郊區主要為制造業區。最發達的制造業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藥、食品等。奢華品生產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區;產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專事生產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大巴黎(都市)區電影生產量占法國電影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三。
巴黎是法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國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以及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均設在巴黎。巴黎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建于1253年。巴黎還有許多學術研究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巴黎有75個圖書館,其中國立圖書館規模最大。該館創建于1364—1380年,藏書1000萬冊。
巴黎是一座世界歷史名城,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盧浮宮、協和廣場、巴黎圣母院、喬治·蓬皮杜全國文化藝術中心等,是國內外游客流連忘返的地方。美麗的塞納河兩岸,公園、綠地星羅棋布,32座大橋橫跨河上,使河上風光更加嫵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島是巴黎的搖籃和發源地。
馬賽:
馬賽是法國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23萬。該市三面被石灰巖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馬賽是法國的一個重要工業中心,這里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一帶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能處理石油4500萬噸。馬賽的修船工業也相當發達,其修船量占全國此行業的70%,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只–80萬噸級的油輪。
馬賽幾乎可以說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它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一世紀并入羅馬版圖,后衰落幾近絕跡,10世紀再度興起。1832年港口吞吐量已僅次于英國倫敦和利物浦,成為當時世界第三大港。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馬賽人高唱《萊茵河戰歌》進軍巴黎,激昂的歌聲鼓舞著人們為自由而戰。這首歌后來成為法國國歌,被稱為《馬賽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聚集在港內的法國軍艦拒絕向納粹德國屈服,全部壯烈自沉,馬賽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波爾多: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紀龍德省首府所在地,是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戰略要地。波爾多港是法國連接西非和美洲大陸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歐的鐵路樞紐。阿基坦大區自然條件優越,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農業生產在全國排名第三,玉米生產居歐盟第一位,鵝肝生產和加工居世界第一。
波爾多的葡萄酒品種和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出口歷史有幾個世紀。當地有13,957家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企業,營業額135億法郎,其中出口額占41億法郎。阿基坦大區是歐洲主要的航空航天工業基地之一,2萬名職工直,接從事航空航天工業生產,8,000名職工從事加工生產,有18家大型企業,30家生產和試驗工廠。該大區在法國航空產品出口中占第三位。此外,阿基坦大區的電子、化學、紡織和服裝業也很發達;木材儲量豐富,技術加工能力強。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