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鵝掌柴,別稱:花葉鴨腳木、斑葉鵝掌柴,掌狀復葉,小葉7-10枚,革質,長卵圓形或橢圓形,葉綠色,葉面具不規則乳黃斑、白斑。為五加科鵝掌柴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南洋群島一帶。性喜暖熱濕潤氣候,生長快,用種子繁殖。植株緊密,樹冠整齊優美可供觀賞用,或作園林中的掩蔽樹種用。
花葉鵝掌柴的栽培技術
花葉鵝掌柴常用扦插、壓條和播種繁殖。
扦插繁殖技術
從生長幾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條6~8厘米,或結合換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條作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葉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過的珍珠巖為基質,口徑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盤,以便接滲出液。每盆插3株或單株,扦插后約1個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經常灌水保持濕潤。插后放在室內弱光處,加強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澆營養液,盆中每周補液1次,每次補液100毫升。
注意:補液當日不能補水,以免影響營養液的濃度。盆插繁殖取6寸-8寸盆,底孔用小石堵住,將珍珠巖或經篩細干凈的河沙裝于中,巖面或沙面低盆邊高1厘米,如用珍珠巖裝盆上面最好壓一層河沙(增加緊實度),此時可從成株花葉鵝掌柴上剪取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底部剪成斜面形,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許沒有也可以,將插穗的2/3插入沙或珍珠巖中,每盆3株-4株,插后澆透水,將盆放于一個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應經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2然后用一個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處,溫度保持在15℃-25℃,經30天-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時就可將鵝掌柴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應裝篩細的優質農肥、腐殖土、細沙按3∶2∶1充分混勻的肥沃營養土,栽后澆透水,放置半陰處7天,以后移放到明亮處管理。
水插繁殖取大瓶空可口可樂或高腳玻璃瓶罐頭瓶,沖洗干凈,里面裝滿干凈的清水(自來水),將剪下的花葉鵝掌柴插穗,固定好插入瓶中(插穗底部離開瓶底1厘米),每瓶可插2枝-3枝,用透明塑料袋罩好,放于明亮處,溫度保持15℃-25℃,經30天-35天,插穗底部長出0.5厘米-1厘米長的白根,此時就可按上述方法,移出上盆。
花葉鵝掌柴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花葉鵝掌柴盆栽高30~80厘米,莖干直立,枝條緊密,掌狀復葉有長柄,小葉有5~9片,革質,濃綠而有光澤,鑲嵌著不規則的黃斑,株形秀麗,層次感、立體感強,觀賞價值高。
各種質地的盆都可用于栽培花葉鵝掌柴,若用較美觀而通透性較差的塑料盆、瓷盆種植,應在盆底放層碎硬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能力,防爛根。鵝掌柴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質土中生長最佳,可用腐葉土、菜園土、沙按5:3:2混合后,加些氮磷鉀復合肥做培養土。每年春季萌芽前翻盆換土1次,如植株生長過高與盆的大小比例失調,可在此時重剪。
花葉鵝掌柴在空氣濕度大、盆土濕潤而不漬水的條件下,生長最佳,生長期應常澆水,并常向枝葉噴水,這樣既可提高空氣溫度,利其生長,又可除塵,使葉片清新鮮艷。冬季休眠期,用與室溫相近的水,10天各澆、噴1次即可。生長期半月左右施1次氮磷鉀液肥或復合肥,忌單施氮肥,否則黃斑易消失,觀賞價值降低。盛夏、嚴冬不施肥。
鵝掌柴原生長在我國廣東、福建亞熱帶樹林中,喜溫暖半陰的環境,長期放在室內觀賞者,宜置于通風良好、散射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能見3~4小時小的斜射光更好。若長期過陰,不僅黃斑易消失,葉片黯淡無光,且生長瘦弱,觀賞價值降低。置于室外者6~9月要避開中午前后的強光暴曬。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4~30℃,冬季在最低氣溫0℃以上的地方可在室外越冬,低于0℃應入室越冬,保持室溫5℃以上即可。
鵝掌柴,冬開白花,有香味,結暗綠色球形果。扦插繁殖從5~6月剪取長約10厘米的枝條作插穗,剪去下部葉片,蘸硫黃粉或草木灰后插于素沙土中,置陰處常噴水保濕,一月左右生根發新葉,再過一月即可帶土上盆定植,以上就是關于花葉鵝掌柴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的介紹。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