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樹是一種灌木植物,因為它開花的時候花朵呈現鐘型,看著就像是掛滿了小燈籠,秋季的時候葉子會變成紅色,觀賞性比較好。今天春暖花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燈籠樹怎么養?燈籠樹的栽培技術與繁殖方法等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燈籠樹的別名
燈籠樹又叫:吊鐘花、貞榕、鉤鐘、鉤鐘花、息利素落、荔枝木、女兒紅、貞榕、燈籠花。
二、燈籠樹的生長特性
燈籠樹是陽型植物,喜愛光照,而且能夠耐半陰。這是能夠耐低溫的,而且能夠耐干旱和瘠薄。對土質的要求不高,其較為喜愛在石灰質土質中生長。它的病害還是比較少的,很容易養護。
三、燈籠樹的名稱來歷
燈籠樹是比較漂亮的樹種,其在夏季的時候會開花,長者肉色的花朵。另外燈籠樹的果實比較好看,橢圓形,棕色,果梗朝下,先端彎曲朝上,果實直立著,就像是舉滿了小燈籠。所以燈籠樹的名字由此而得。
四、燈籠樹的栽培技術
燈籠樹插后管理
燈籠樹新芽萌發后,還要注意不受倒春寒的侵害,保護好幼苗。夏季大雨時要避免雨水沖擊,并注意排水,為了減少病害,蒔養者還可用0.1%的托布津水溶液進行1-2次噴灑,防止黑斑病等的發生。髙溫季節,要增加地面、葉面的噴水次數,注意通風、降溫和遮蔭,防止烈日灼傷葉片。8月末撤去蔭棚,加強光照,使之小苗更加健壯,深秋落葉便可進行分栽,或者用森林腐殖土盆栽。
燈籠樹選地栽植
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海拔在300米左右、空氣濕潤的地區,都可進行群植或單株栽培,特別是園林樹緣或髙大建筑物旁,是栽培燈籠樹的最好地區。栽培時間一般在秋季落葉后的10月下旬或11月上、中旬進行。操作時挖坑要大,坑底要填入堆積尚未腐熟的干雜肥、磷礦粉或過磷酸鈣,上面填土壓實,然后帶上團挖取苗株,植于大坑中央,周圍填土壓實,把水灌透,入冬前再灌一次,植株就能成活。次年發芽后便可進行正常的水肥、光照管理。
燈籠樹水肥管理
燈籠樹施肥:在一年一度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增加和補充一定的養分,植株吸收養分多,可以加速成型,提早開花結果。 基肥一般在9-10月果實成熟后追施。方法是:在植株周圍60-100厘米處,進行球狀挖溝,溝深15-20厘米,施入長效有機液體肥料,待土壤吸干水分后,再施入堆積的干雜肥,最后回土填平。這時候施肥,燈籠樹尚未落葉,地溫氣溫還很高,植株根系還在繼續活動,需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而這時雨水多,更有利于肥料的分解,能在次年充分發揮肥效,對植株的生長極其有利。追肥一般在掛果以后進行,因為燈籠樹在掛果以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步進行,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分,蒔養者根據栽培地土壤的肥力,及時補充養分。施肥時,可在植株周圍挖放射狀淺溝,施入以氮為主的有機液體肥料,如油枯水、人糞尿等。必要時,還可適當加入少量的尿素,施后覆土。這次施肥不但可以促進果實的成長,而且能加速植株樹態的形成,是一次較為關鍵的肥料管理工作。
澆水:燈籠樹在生長季節也需要大量的水分,栽培在坡地的植株,春季要灌水3-4次,使其施入土壤中的有杋肥,能夠得到迅速分解,滿足植株春季萌發生長對養分和水分的要求。孕蕾開花期,一般要求土壤稍微干燥一些,但是,過于千燥的地方,也應灌透水1-2次,以利于開花掛果。夏季是燈籠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旺盛時期,一般要求土壤濕潤,蒔養者可結合施肥,把水灌透。栽培在洼地或平地的植株還要注意挖溝排水。秋季澆水要少,果實采收后,結合施肥,可灌1-2次透水, 入冬前再灌一次,讓其安全越冬。
燈籠樹溫度光照
燈籠樹光照:燈籠樹春季新芽萌發,夏季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需要一定的陽光照射;但是,它主要生長于山區的林緣地帶,因而也能耐陰,夏季在散射光照的環境里生長更好。一般露地園林綠化、庭院美化栽培,如果復季陽光強烈,溫度過高,蒔養者叮通過灌水的方法,降低環境小氣候,加大植株氣孔的蒸發,從而降低體內溫度,保護好植株的葉片。秋季在柔和陽光的照射下,植株的葉片由綠轉黃,最后呈現殷紅色,這是燈籠樹最艷麗非凡的時期。盆栽燈籠樹,夏季要適當遮蔭,經常向葉片表面進行霧狀噴水,同樣能正常開花掛果。若能精心培育造型,用于陽臺蒔養陳列。
燈籠樹溫度:燈籠花性喜溫暖,也能耐寒。落葉以后,一般能經受零下低溫,但是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8℃。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植株生長特別旺盛。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一般最冷月平均氣溫都在2 9℃,最高月平均氣溫在20-22℃,年平均氣溫為15-19℃,無霜期為240-310天,因此,在不需要任何輔助措施的環境下,燈籠花都可平安的越冬和度夏,和原生長地一樣都能正常綻蕾揚花,繁茂生長。
五、燈籠樹的繁殖方法
燈籠樹播種
燈籠樹結實率高,種子繁多,而且發芽率也較好,播種后能獲得大量的實生苗,同時,播種的幼苗可塑性強,長勢旺盛,是引種、育種的主要繁殖手段。燈籠樹的果實9-10月成熟。成熟時,蒴果為褐黃色,采收后置于室內通風處晾干,待其種殼開裂后取出種子,貯藏于室內干燥處,待到次年春暖花開時進行播種繁殖。
播種可用廢舊木箱,改制成播種苗床,一般箱長為50-55厘米,寬為35-40厘米,高為20-25厘米。木箱做好后,可用0.2-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清洗消毒。苗床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5 份、蘭花泥5份充分混合配制,然后進行高溫消毒,或用200倍福爾馬林或3000倍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攤曬5-7天,待其藥味完全揮發后,裝箱備用。
燈籠樹播種前,要用40℃左右的溫水浸種24~48小時,待種皮吸水膨脹撈出種子,稍晾一下,便可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木箱內,覆蓋細沙土,再用木板輕輕壓一壓,然后用細孔噴壺把水噴透,或用浸水法將木箱置于水槽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讓水分緩慢浸入木箱苗床內,直至整個基質濕透為止。而后用白色海玻璃蓋住苗床,以減少水分蒸發, 保持床內溫度。種子出苗前,要保持基質的絕對濕潤,一般溫度控制在18-22℃,發芽率在80-90%,15-20天后出苗,此后可將覆蓋物揭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的抗性?;|干燥時,用噴霧器噴灑, 注意不要沖倒幼苗,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移植,擴大株行距。 移植苗床可用淺盆,基質可用播種用土,置于半蔭蔽處,使之進行散射光照,待幼昔成長壯大后,逐步加強陽光照射使之茁壯成長。
燈籠樹扦插
根據燈籠樹的生長習性,在植株休眠時進行扦插繁殖。扦插以前,蒔養者可在房前屋后挑選背風向陽的地方,挖一長200-300厘米、寬60-80厘米、深50-60厘米的長形土槽,槽底先墊一層尚未腐熟易于發熱的干雜肥,肥上回填30-35厘米的消毒黃素沙土,作為扦插基質。當燈籠樹落葉休眠以后,剪取生長旺盛、腋芽飽滿的硬枝,毎段長8-10厘米, 有3-4個節間,剪口要臨節,下端平切,上端剪成40°-45°的斜面,以便排水。為了插穗的愈合和生長,還可用0.01-0.03%濃度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2厘米處,12-18小時后取出,按3-4厘米的株行距進行扦插。插入土壤的深度為6-8厘米,一般上端只留一個節間,插后用細孔噴壺把水噴透。苗床上面用竹片拱架,上面覆蓋塑料薄膜。這種方法一般地溫高于氣溫,插穗愈合后越冬,次年早春便生根萌芽,有的當年生根,次年蔭發新芽。
-

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
價格范圍:¥55.0 至 ¥2,29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
價格范圍:¥169.0 至 ¥599.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

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
¥99.0 加入購物車 -

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
價格范圍:¥299.0 至 ¥1,188.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春暖花開















